18岁前会思考就是别人在走你在跑(一)
2017-02-26另维
18岁前会思考就是别人在走你在跑(一)
我要讲的,是我生命里逆袭得最传奇的那个男生。
曾经,私底下,我亲切地叫他周小顺。
1
大多数人听到以下两件事,都嗤之以鼻:我们又不留学,知道这些有啥用?
周小顺是个例外。
我那个不起眼、没主见的高一同学朱一之,出国七年回来,摇身变成斯嘉丽·朱——名牌大学建筑设计师,自信,眼里有光,谈吐不凡。
她一张口,鲜花怒放,气势磅礴。讲起七年前的美国高中生活,她还是一脸骄傲:
每年三月,高四生(美国高中四年)都会去占领大学校园。我们参观,吃食堂,还有帅帅的在校大学生导游带着。对了,我们还能跟着上课,住宿舍,亲身经历在校生的日常,看那学校里有没有想要的生活。
和备战大学申请一样,这些也是美国高四学生必须完成的重要作业——除了高考,他们还要了解想去的大学,想读的专业。去思考,判断和选择。
这个占领大学校园的活动,有个专门的名字,Campus Tour,大学校园参观日。
斯嘉丽·朱转入美国高中之后,住在寄宿家庭里,“爸妈”是一对退休律师,空巢。从她10年级开始,爸妈的夏威夷、坎昆海滩日光浴游,变成了自驾校园游。他们每个圣诞节、暑假都带她看几所大学校园。
说白了,寄宿父母就是收房租的未成年留学生代理监护人而已,即使这样,他们中的许多也会自愿自费带住客游校园。在他们眼里,喊一声父母,这就是父母的义务。
2
有些校园随便闲逛两小时就好,斯嘉丽·朱格外关注的,他们会叫她提前去学校官网申请Campus Tour。
几乎所有的大学官网,都有一个Campus Tour按钮。
学生在申请表里选择日期,学校负责分团、配导游、准备披萨,好多学校还提供一天的宿舍夜宿。全免费。
直到大三,还有美国人同学爱伪装成高中生,蹭大学校园参观日的免费宿舍游遍美国。
高四的二三四月一到,最不得了。
录取通知书们陆续寄到斯嘉丽·朱家里,大学之间展开激烈的生源争夺战。
它们给斯嘉丽·朱写邀请邮件:欢迎你来参观学校,为期三天,体验宿舍生活,品鉴食堂菜肴。这里是各专业基础课课程表,请你随便进去感受。带上礼服,我们为你准备了华丽晚宴。你去挑航班,机票我们买。是的,费用全免,还有校内消费代金券赠送。
——我知道你手里有许多录取信,我对你这么好,喜欢我请选我。
斯嘉丽·朱的教室里,开始出现大面积空桌。老师教她注意事项,爸妈送她去机场。她请假三五天回来,整个教室都在讨论最新出炉的大学校园游记,她兴高采烈加入交流。
每一个普通高中生,毕业之前,都会有大约三到四次这样的免费旅行。
在西方人眼里,选择大学和结婚一样,除了数据排名,更是在选择未来四年甚至更久的生活方式、生活城市,一定要气场合,气质符,心生喜欢。而这一切都需要切身相处来体会。
3
看看校园就完了吗?
第一步而已。
高四学生更重要的作业,是去找到并了解自己喜欢的专业。
五月的一天,成本会计课的课堂坐进了个高中生。他说,你们好,我叫汉尼拔,17岁,在附近读高四,我们有一份家庭作业——实地考察、了解喜爱的专业,写调查报告。我希望成为一名会计学博士,所以给温蒂教授发了邮件,谢谢温蒂教授允许我进入课堂,和诸位交流。
这里的人认为,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比高考重要,也比高考难。因此需要更多帮助,花更多时间。
每回回襄樊,乡亲们最爱问:美国留学啥样?
我讲斯嘉丽·朱和汉尼拔的故事。
他们总结:家里有钱就是好呦,屁股一拍就出国,哪是我们能比的。
噎得我从此只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周小顺是个例外。
周小顺是巷口烧烤摊的儿子,原名周顺,因为父母希望他孝顺,听话,顺利。他不这么介绍自己,从来只爱说:我叫周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顺。
我:飞流直下三千尺没有顺。
他:我感觉有。
周小顺生在六化建大院的工人家庭,牙还没长齐爸妈就赶上了下岗潮,转而开烧烤摊营生。又为了帮周小顺树立考襄樊四中的远大理想,把摊子摆在四中对面,我家巷口。
我大周小顺三岁,我动不动就哭闹要吃烧烤的13岁里,周小顺每天搬小板凳坐在摊子旁边写作业,爸妈一喊“顺儿,上菜!”他就麻溜地起来,雷厉风行端大铁盘。
他还嘴甜:另维姐姐,你最喜欢的脆骨来了,因为你漂亮,我做主送了你一串!
周小顺高一那年,一边上菜一边竖起耳朵听我讲斯嘉丽·朱和汉尼拔。餐后他拽住我,眨巴眨巴大大的单眼皮:另维姐姐,在高中早早了解大学的专业,提前做出选择,设定目标,听起来so棒!我没有条件去美国留学,怎么做到呢?
我询问打听,思考总结。
不能辜负一个15岁孩子闪着光的眼睛。
我兴高采烈冲进四中教室捉周小顺。
还真有办法。(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