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前路椎间隙减压联合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效果观察

2017-02-26张德生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脊髓型椎间隙前路

张德生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骨伤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颈前路椎间隙减压联合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效果观察

张德生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骨伤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 探讨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前路椎间隙减压联合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颈前路椎间隙减压联合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优良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JOA评分、Cobb角变化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73例患者手术效果总优良率为95.89%(70/73);手术时间为96~157 min,平均(112.8±24.3)min;术中出血量为118~429 ml,平均(246.9±43.4)ml;住院时间为9~14 d,平均(11.8±2.1)d。术后JOA评分、Cobb角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呼吸困难、切口感染、声音嘶哑、喉返神经损伤、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结论 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前路椎间隙减压联合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出血量少,Cobb角得到改善,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颈前路椎间隙减压;椎体次全切除术;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主要是因为颈椎椎骨间连接结构发生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骨化等退变,从而引发脊髓受压或缺血,最终导致脊髓功能障碍[1]。此病通常会引发相邻连续3个节段椎间盘发生变性或突出,引发椎体后部形成骨赘,导致多颈部脊髓平面受压[2]。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颈部酸痛、肢体乏力以及行走不稳等。本研究旨在观察对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椎间隙减压与椎体次全切除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28例;年龄50~78岁,平均(65.1±5.2)岁;病程3个月~4 a,平均(11.3±2.3)个月。入组患者均伴随一定程度的上肢麻木、下肢步态不稳、躯干出现束带感、髌腱反射活跃、手握力下降等症状。

1.2 手术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取仰卧位,背部垫软垫。选择右侧颈部做横切口,切口长度为5 cm,沿血管神经鞘和内脏鞘之间分离达椎体前方,C型臂X线机透视定位病变的椎间隙。对病变严重节段和椎间隙狭窄明显部位进行椎体次全切除,首先切除与病椎相邻的两个椎间盘,使用Casper椎体撑开器撑开椎体,使用咬骨钳将需切除的椎体咬至其后缘,再用刮匙彻底刮除椎体后壁、增生肥厚的后纵韧带以及后骨赘,有效减压后显示硬膜囊。然后将所切除的椎体碎骨块打入修剪好的钛网内,再将其嵌入椎体间。减压椎体上下椎间隙,并用撑开器撑开椎间隙,切除椎间盘和椎体上下缘骨赘,减压硬膜囊。将切除的椎体松质骨植入合适caga中,压紧后放入椎间隙,再使用钢板螺丝钉固定。在C型臂X线机下见内置物位置满意后进行止血和缝合。在术后1 d给予抗生素,降低感染发生率,术后3 d给予甲强龙缓解患者脊髓和神经根水肿症状。术后需注意尽可能不使患者头颈处于侧屈状态。拔除引流管后使用颈托保护颈部,术后7 d拆线,术后6~8周摘除颈托。

1.3 评价指标 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价,优:患者术后JOA评分改善75%以上;良:患者术后JOA评分改善50%~74%;可:患者术后JOA评分改善25%~49%;差:患者术后JOA评分改善24%以下,甚至加重[3]。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记录患者手术前后JOA评分、Cobb角变化和并发症情况。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73例患者中优38例,占52.05%,良32例,占43.84%,可2例,占2.74%,差1例,占1.37%,总优良率为95.89%(70/73)。

2.2 手术情况 所有患者手术时间为96~157 min,平均(112.8±24.3)min;术中出血量为118~429 ml,平均(246.9±43.4)ml;住院时间为9~14 d,平均(11.8±2.1)d。

2.3 JOA评分和Cobb角 所有患者术后JOA评分、Cobb角分别为(13.85±2.03)分、(3.99±0.56)°,均高于术前的(8.31±2.30)分、(1.41±0.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并发症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呼吸困难、切口感染、声音嘶哑、喉返神经损伤、脑脊液漏等并发症。

3 讨论

目前对于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为颈前路、颈后路椎间隙减压术等[4]。颈后路椎间隙减压术治疗后患者会出现轴性疼痛,并且颈椎不稳、后突畸形的概率较高,且如果患者术前已出现脊柱后凸,则无法使用此手术方式。而采用颈前路椎间隙减压术可有效避免上述缺点[5]。

在本研究中,患者治疗后总优良率为95.89%,并且所有患者术后JOA评分、Cobb角均高于术前,与张世民等[5]研究结果一致。说明颈前路椎间隙减压联合椎体次全切除术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功能评分。其原因为通过此手术方式能够有效消除致压因素,进而促进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颈前路椎间隙减压联合椎体次全切除术对机体损伤较小,手术操作方便,无需做多间隙减压,进而缩短手术时间,两种手术方法互补。对脊髓充分减压,患者术后椎体稳定性较好,缩短住院时间。术中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对于高龄、体质较弱患者建议保守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后韧带通常肥厚硬化,弹性较低,所以在手术中需同时切除,显露硬膜囊,从而起到使脊髓显著减压的效果。彻底刮除椎体增生的后骨赘,对脊髓前方充分减压,减压宽度需达到双侧钩椎关节的内缘。在进行局限性骨化的后纵韧带切除时,视野要清晰,切除骨化的后纵韧带前需找到边界,与硬膜囊分离,用磨钻磨薄后用薄而小的枪式钳咬除,在咬除时注意不能挤压硬膜囊,对有条件者可在显微镜下进行切除。

综上所述,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前路椎间隙减压联合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出血量少,Cobb角得到改善,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1] 贾杰,刘宏建,尚国伟,等.颈椎动态稳定器植入与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比较[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32(11):2878-2880.

[2] 李玉伟,王海蛟,严晓云,等.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钉板系统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J].中华骨科杂志,2015,35(11):1136-1141.

[3] 陈博来,林涌鹏,赵帅,等.零切迹自稳型颈椎融合器(ROI-C)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5,25(10):894-898,925.

[4] 唐步顺,颜程,胡汉祥,等.Smith-Robinson技术联合保留椎体后壁的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5,25(4):311-316.

[5] 张世民,马明,刘昱彰,等.颈前路椎间隙减压联合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J].颈腰痛杂志,2013,34(3):199-202.

R 65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2.013

2016-03-14)

猜你喜欢

脊髓型椎间隙前路
超声与传统体表标记定位孕产妇L3~4椎间隙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国医大师刘柏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用药规律探析
前路漫长,但值得期待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术中恢复椎间隙自然高度对术后疗效的影响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逐梦记·马
新型L5/S1前路钢板的生物力学测试
腰椎正中矢状面椎间隙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预后因素分析
防跌倒警示牌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