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阈下高校青年教师立德树人的长效机制探析
2017-02-26刘倩倩
刘倩倩
(福建医科大学思政部,福州350108)
“互联网+”视阈下高校青年教师立德树人的长效机制探析
刘倩倩
(福建医科大学思政部,福州350108)
积极适应“互联网+”时代,科学利用信息资源,对高校青年教师立德树人十分必要。高校应通过开展“‘互联网+’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青年教师立德”、“‘互联网+’青年教师树人”等方面的创新工作,形成“互联网+”助力高校立德树人的长效机制。
“互联网+”;立德树人;高校青年教师;长效机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务。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的青年教师队伍则是立德树人的先锋队。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在“无人不网,无时不网”的今天,在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涌流的当下,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立德树人工作愈发重要和迫切,立德树人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高校必须转变传统观念,适应形势变化,推进组织建设和工作网络信息化转型,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构建青年教师立德树人的长效机制。
1 “互联网+”时代立德树人的必要性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国互联网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自1997年以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已经对外发布了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根据最新一期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53.2%,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民规模已达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在年龄结构上,20-29岁年龄段网民占比最高,达30.3%,在职业结构上,网民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0%。年轻教师对互联网接受程度高,更容易推产在线教育产品。因此,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潮流不可逆转,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势不可挡,必将深刻影响高校教师立德树人的环境和方式。近年来,各级高校教育工作者或依托于QQ、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或从移动APP、网络课程、慕课、微课等入手,对互联网与立德树人的有机结合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大有可为。
2015年,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在《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提案中向人大提出了“互联网+”战略,并将其解释为: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随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互联网+”的新概念并纳入国家战略,随即迅速引起了各行业的广泛讨论和关注。“互联网+”对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核心任务而言,则意味着: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教育形式的日益丰富,教育评价的系统多元和教育主客体的灵活翻转等。首先应当明确的是,“互联网+”绝不是对传统高等教育的否定和颠覆,而是换代和升级。毋庸置疑,高校教育正被裹挟到一场基于信息技术的伟大变革之中,一味“谈网色变”、闭目塞听只能被时代浪潮所抛弃,必须坚定信心,直面新挑战,抓住新机遇,规避潜在风险,才能走出一条网络育人的新路。
2 探索“互联网+”时代高校青年教师立德树人的长效机制
2.1 “互联网+”与青年教师思政教育
温家宝总理说过“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青年教师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中的生力军,不仅要尽快掌握传道、授业和解惑的本领,更要成为人格、德行和信仰的楷模。青年教师具有自身的群体特殊性。研究表明,青年教师存在“职业认知偏差,德育功能缺失”、“学术思想浓重,政治意识淡漠”、“教育手段单调,创新精神匮乏”等角色定位的缺失[1]。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思潮的冲击,导致青年教师的价值取向也日益多元化,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有所抬头。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多为“70后”和“80后”,生活和成长环境相对优渥,缺少艰难困苦的锤炼,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缺乏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真切使命感。但同时,青年教师也具有知识面广、学习能力强、网络活跃度高、与学生接触较多沟通易、善于解放思想、易于培养塑造等优点。2013年,中组部联合中宣部、教育部共同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高校要创新青年教师思想教育引导的方式方法,拓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途径,占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高地,掌握青年教师思想舆情变化,开展以人为本的网络教育,从而帮助青年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青年教师抵御网络负能量的能力,服务青年教师成长成才。
2.2 “互联网+”与青年教师立德
虚拟的互联网世界里表达的其实是真实的自我。优秀的个人和良好的社会都必须具有虚拟和现实双重健全的人格或文明[2]。古语有云:“一德立而百善从之”。青年教师只有首先知道什么是“德”,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德”,才有可能懂得怎样“立德”,以及怎样通过“立德”来实现“树人”的最终目的。立德树人所强调的德,是指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立德的关键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青年教师广泛形成社会主义道德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前提。
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师[2014]10号)中提到“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师的网络社会行为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也是师德师风一定程度上的映射。因此,“互联网+”时代,青年教师既要“树人德”,更要“立己德”。基于社会对高校教师的期望,教师更要注重“立己德”,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充满正能量的人格品质熏陶感染学生[3]。《左传》中把“立德”作为“三不朽”之首,可见“立己德”实属知易行难。
此外,高校青年教师普遍面临着住房、收入、子女抚养、职称评聘、业务水平等多方面的压力和困难,部分教师自我调适能力有限,容易在网络的虚拟社会中发泄负面情绪,甚至出现心理疾病、职业倦怠和违法乱纪问题,立德树人的能力和效果也随之大打折扣。“互联网+”时代的青年教师立德,首先要发扬“慎独”精神,教师须先确保自身网络行为的文明合法,才能引导学生树立网络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其次,青年教师要自觉承担更多的网络社会责任,始终与学生共同坚守“七条底线”;最后,青年教师要创新发掘更多的网络正能量,与学生共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2.3 “互联网+”与青年教师树人
《论语》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百令不从。”立德树人的最终目的还是培养更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此,高校青年教师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以下三个工作着力点实现“互联网+树人”。
2.3.1 参与“互联网+课程”改革生产和传播知识是高校青年教师的最本职工作,积极利用网络建设课程,增强教学本领,提升教学水平,夯实育人效果,是时代的要求。“互联网+课程”不仅仅产生网络课程,更重要的是它让整个学校课程,从组织结构到基本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互联网的支持下,教学过程打破时空限制,育人手段摆脱传统宏大的叙事说教,教学内容趋于极大丰富,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到极致,学生主体角色得以无限强化,真正有望实现师生双方的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当然,从目前来看,也存在两点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互联网+课程”催生出的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软件等新生事物背后都需要精益求精地研究、制作和测试。教师先期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远远高于“数十年如一日”的照本宣科。其二,触手可得的海量知识可能冲击学生对课程完整的认知体系和逻辑架构,使其精力过多的耗费在碎片化的知识上,而且懒于再加工,无法保证学习的深度。而且教师也面临着失去知识权威的局面,因此,对青年教师而言,更多的是思考如何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陪伴者。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要争当“互联网+”时代立德树人的“排头兵”。
2.3.2 开辟“互联网+实践”阵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是青年教师实践育人的生动教材。理论知识、历史知识可以通过书本学习来获得,品格、意志的锻炼主要是靠在艰苦的实践中去解决。立德树人唯有通过实践才能达到入脑入心,“倍增”放大,学以致用的效果。“互联网+”时代,高校可将传统的创业就业实践、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服务、大学生“三支一扶”、志愿服务等各类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充分与互联网结合,建立相关网络平台,设计网上展示窗口,强化实践的德育效果和社会影响力。特别是高校青年教师中的辅导员队伍和党团系统应主动结合自身工作,创造性地参与其中。
2.3.3 丰富“互联网+大学文化”内容与前两者比较,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相对隐性,具有渗透性、潜在性和持久性的特点,但同时,它的多元性、包容性、价值导向性又与互联网异曲同工,网络无疑也会大大加速大学文化的传播、保存、更新和优化。大学文化是一所高校的灵魂和根基,广大师生是大学文化的缔造者、参与者和受益者。对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来说,与时俱进,传承和创新大学文化既是权利,更是义务。文化育人的关键在于跟随社会发展的进程,构建积极创新的文化氛围,关注美德与素质的提升[4]。大学文化的内容和外延也十分广泛,包括物质、制度、精神、行为等各个方面,与“互联网+”的结合无法同时面面俱到,优先考虑把校园文化和传统文化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既有现实基础,又有可操作性。传统的校园文化本身具备“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校园活动的规模大小,精致与否,主题如何,都可以植入网络元素加以提升。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指出“抛弃传统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立德树人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结合的优秀成果,不仅体现了时代的进步,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总之,利用“互联网+”培育优秀繁荣的大学文化,必将为立德树人带来“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教育实效。
由此,“互联网+”可有效地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起来,将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结合起来,将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结合起来,同频共振,协同互补,形成高校青年教师全过程和全方位立德树人的长效机制。
[1] 李晓静.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青年教师角色定位研究[J].科教导刊,2013(12):7-8.
[2] 全国高校共青团关于科学、理性、健康应用网络新媒体的福州宣言[N].中国青年报,2014-01-09.
[3] 郑吉春.立德树人:回归教育本质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教育,2014(11):57-58.
[4] 任世强.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N].光明日报,2013-12-01.
The Long Term Mechanism of Ethics Development of Young College Teachers in the Vison of“Internet+”
LIU Qianqian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al Department,Fuzhou 350108)
It is important for ethics development of young college teachers to positively adapt the era of“internet+”and scientifically utilize information resources.Universities should launch this work by“education of interne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of young teacher”,“ethics building of young teacher”and“internet moral model setting of young teacher”and so on,combining the concept of“internet+”to promote the long term mechanism of ethics development in universities.
“Internet+”;strength morality education;college young teachers;long-effect mechanism
G641
A
2017-05-12
福建医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课题(2014SZ005)
刘倩倩(1984-),女,福建省福州市人,讲师,研究方向:中共党史、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建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