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参与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问题探究
2017-11-03叶秋红
叶秋红
(武夷学院,武夷山354300)
企业参与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问题探究
叶秋红
(武夷学院,武夷山354300)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是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企业的积极参与,对校企合作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和企业合作的现状调查,发现企业在参与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企业自身规模有限、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保障、人才市场相对过剩等问题,从而提出企业管理者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突破企业规模限制、全面全程参与校企合作,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成立合作委员会,加大宣传、营造良好校企合作氛围等建议。
校企合作;企业;积极性;地方本科院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各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1]然而,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矛盾,主要表现专业设置和地方产业结构脱节,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育人动力不足等。在目前大力发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环境下,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办学取得了许多成果,然而在实际合作过程中,普遍存在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地方本科院校所在的地级城市发展水平偏低,大多数企业是中小企业,对校企合作热情不高,使得校企合作效果不尽如人意。
1 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企业参与现状分析
为了探究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的现状,本文选取了XX学院作为研究对象,向该学院所在的地级市企业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100%。接受问卷调查的企业涉及制造、批发和零售贸易、科研与技术服务、社会服务等行业。问卷调查对象的职务及比例为: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13%;总经理22%;总经理助理秘书29%;董事长36%。参加调查问卷的人员基本身处企业管理层,对校企合作较为熟悉,可以很好地代表其所在的企业。
问卷第一部分调查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意愿。认为校企合作非常重要的有12%,不重要的51%,对于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意愿,非常愿意的是34%,不愿意的为10%,数据表明企业对于开展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但是通过校企合作来培养企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却引起了他们的兴趣。问卷第二部分调查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概况。数据表明,已经有78%的企业与学校有过合作,但是认为合作效果较为理想的只有5%;企业与学院合作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培训,占44%;这些企业与学校达成合作关系主要是靠学校主动联系,占68%,企业主动联系只有11%。在调查企业最希望学校提供的服务时,企业较为注重的前三位分别是“能提升生产效益”、“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以及“优先提供优秀毕业生”。在校企合作的内容上通过调查发现校企合作层次处于相对较浅,深层次的资源共享、课程共建、联合育人还需更多的企业参与。
如图1所示,企业认为在促进校企合作成功的因素中,“有发展前景的合作项目”最为重要,占67.5%,所以学校在和企业的合作过程中,要多为企业的利益着想,同时要增强自身的科研能力。
图1 企业认为的促进校企合作成功的因素
2 企业参与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2.1 企业思想认识不到位
受传统观念影响,企业管理者们对当前教育投入与自身长远发展关系认识不足,认为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义务,企业培养人才会导致额外的成本支出,需要的人才可以从人才市场上获得,对于已经签订好协议的合作,经常是浮于表面,难以落到实处。
2.2 受企业自身规模的限制
地方本科院校都是在地方办学,本身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企业也大部份是中小企业,自身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如生产规模不够大、技术水平不够高等,这些企业忙于生存发展,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教育的发展。
2.3 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等制度保障
我国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建设起步较晚,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强制要求企业必须参与校企合作,也没有规定企业必须对人才培养进行相应的投资,在缺乏利益驱动及相关法律保障的前提下,难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2.4 高校扩招导致人才市场相对过剩
近些年来高校扩招,导致人力市场供大于求,企业不用参与校企合作也可以从人才市场上获得人才,一些参加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企业,学生毕业后寻求到了更好的发展,不愿意再到企业工作,给企业增加了一定的成本风险。
3 企业参与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对策建议
3.1 企业管理者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许多企业的观念局限在培养人才是政府与学校的事情,与企业无关,并没有意识到参与校企合作既是企业应尽的义务同时也可以让企业精准的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人才[2]。企业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一是在企业的发展规划中纳入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在提升企业的技术实力、推进企业的管理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把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积极主动的承担起培养人才的责任。企业管理者要把人才的培养当做是企业的义务,把校企合作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渠道,积极主动地承担教育责任。
3.2 突破企业规模限制,全面全程参与校企合作
企业只有全面全程参与校企合作,才能培养出符合自己需求的人才。一是主动参与学校人才培养。作为中小企业,可以深入到学校培养过程内部,积极参与学校人才方案制定等,与学校建立不需要企业投入过多的资本紧密联系。二是要充分发挥自身人力资源优势。企业要充分发挥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的优势,从企业选拔符合要求的人员担任高校的兼职教师,同时,也可以对校内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和专业技能。
3.3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成立合作委员会
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在地方职业教育立法层面,据统计,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已经有20个省(直辖市)颁布了《职业教育法》实施办法或本省(直辖市)职业教育条例,作为指导区域职业教育整体发展的主要法律文件[3]。但是,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只强调了企业一方的义务,忽略了企业应享有的权利,需要更进一步的完善相关制度[4]。二是成立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要全面负责校企合作的日常管理工作,对校企合作办学进行指导和监督,形成考评机制,对于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企业,要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切实启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
3.4 加大宣传,营造良好校企合作氛围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加强对企业积极参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培训和宣传,帮助企业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校企合作才能取得良好成效。一是要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化。企业在要构建现代企业社会义务的系统性管理体制,使企业对社会责任、社会义务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形成制度。二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营造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氛围,让企业处于这样一个促使企业承担社会义务的舆论环境、氛围中,意识到承担社会义务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三是树立企业员工参与合作的意识。企业可以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结合企业开发新工艺、新技术的需求,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引导员工积极参与高校的科研活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员工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4 结语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大量增加,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长效育人机制,成为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优势已经逐渐被社会各界认可,但是具体实施起来还是存在许多困难,其中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是各个高校都面临的问题,希望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大舆论宣传,提高企业管理者的认识,能让企业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校企合作中,从整体上提高校企合作的效益。
[1]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 moe_838/201008/93704.html,2015-05-11.
[2] 林慧英.“前校后厂”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证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 靳晓龙.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与法律法规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 赵海婷.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动因、障碍及促进政策研究[J].职教论坛,2016(09):46-50.
Research on Enterprises’Participation in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YE Qiuhong
(Wuyi University,Wuyishan 354300)
Production-teaching integration and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are the main way to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in local universities.And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enterpris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ffect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Based on the actuality investigation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a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insufficient ideological cognition in the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cess of enterprises’participation,the limited scale of the enterprise itself,the lack of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the relative surplus of the talent market and so on.Then the article proposes some relevant proposal included that the managers of enterprise should enhance recognition and renew concepts,the limitation of enterprise scale should be broken through,the enterprises should participated fully in the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improved,the cooperation committee should be established,the propagandist strength should be increased to create excellent atmosphere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enterprise;enthusiasm;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D64
A
2017-04-06
叶秋红(1987-),女,福建省邵武市人,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校企合作。
责任编辑:建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