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最美好的品德教育
2017-02-26江苏宜兴市实验小学潘淼
江苏宜兴市实验小学 潘淼
寻梦:最美好的品德教育
江苏宜兴市实验小学 潘淼
真实,是一切教育的灵魂。范例的“伟大”、手段的“繁复”、语言的“空洞”是以往背离真实的课程所留下的灾难。把实实在在的生活用实实在在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和他们进行实实在在的沟通,才能使他们在课程中找到真实,才能使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逐渐一致,才能使学生们的言语和行动不再分离。
心灵相遇生活相融言行相通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脑海中经常会浮现徐志摩的这句诗。作为一名品德教师,我始终在寻梦——寻找最美好的品德教育。最美好的品德教育在哪里?我从儿童出发,致力追寻品德教学最美好的模样:心灵与心灵的真诚相遇,教育与生活的真心相融,言语与行动的真实相通。
一、从“星级酒店”到“农家乐”:心灵相遇
五年级《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下)》“历史文化名人”——孔子和司马迁。人物离学生的生活很遥远,我苦思冥想,试图从身边的风景导入。
学校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校内许多石头上面都刻着不同字体的同一个字。(出示校园“和”字的图片,从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教师试图让学生从“和”字的演变感受祖先的聪明智慧)
试教后,发现学生对“和”字的演变无动于衷,没有引起共鸣的课堂是失败的。经过搜集资料,我又设计了第二种导入方式:
(1)谈话: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在济南隆重举行,“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山东元素得以隆重展示。你知道圣人说的是谁吗?(孔子)
(2)观看开幕式视频。
这一种导入显然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可视频内容多,节奏慢,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于是,仔细考虑后决定删繁就简:
师:今天老师从大老远赶来和大家一起学习,高兴吗?有一句古文可以表达这种喜悦,谁知道?
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师:昨天老师和大家约定的礼物已经带来了。(生伸长脖子看礼物)这就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想得到礼物的同学举手!(小手纷纷举起)“君子成人之美”,等一会就送给你们。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老师接连说了好几句名言。你知道这么经典的话是谁说的吗?
生(恍然大悟):孔子!
平常而简单的几句名言,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也拉近了学生和孔子的距离,初步感知了孔子的伟大。名言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涵:教师以身示范的诚实守信,真诚的交友之道,与人为善的态度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
在推翻和重建中,我感受到: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出场方式宛如高档豪华的“星级酒店”,让学生疏离文本;朴实无华的开场白反倒好似“农家乐”,让人产生亲近感。从“星级酒店”到“农家乐”,学生们沉醉在自然和谐的氛围里,感受着品德教学的魅力:心与心的交流。最美好的德育势必触及心灵,只有创设心灵沟通和碰撞的平台,心与心才会在这里相遇。
二、从“面上开花”到“点上发芽”:生活相融
活动是品德课的主旋律。可是,丰富多彩的活动并不一定能让学生形成感悟,明白道理,提高认识。撞墙之后,再翻新课标,我发现活动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
1.挖沟<打井——开展“能参与”的课前活动
课前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组织,确保贴近学生生活,确保学生们能参与,易操作。
在教学《逛商场》一课前,先让学生开展小调查:家里需要什么?爸爸妈妈喜爱什么?我准备买什么?然后买回适当的东西。不仅为课堂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还锻炼了生活能力。
对于离生活较远的内容,例如,高年级涉及历史或地理的内容,可开展课前资料收集。为了降低难度,减轻负担,教师可以把预习问题分解成若干小点,引导学生分工后再有针对性地查找某一方面的资料,进行某一角度的研究。正所谓:宁打一口井,不挖一条沟。
2.热闹≠有效——组织“有价值”的课堂活动
教师应以课程目标为导向开展课堂活动,开展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特点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有体验,有感悟,然后才有价值。
在教学《想想他们的难处》一课时,体验“盲人行路”,每个学生都蒙上眼睛,顺着桌子走。殊不知,碰撞引起嘻嘻哈哈,弱化了活动本身所承载的道德信息,偏离了活动的宗旨。第二次上课,我安排一个学生体验,其他同学旁观。学生们看着“盲人”行走艰难的样子十分着急。体验完毕,交流感受,学生都体验到残疾人生活的不便,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有价值的课堂活动,让品德课堂不再是正襟危坐的训导灌输,也不是纯粹好玩的娱乐节目,而是真正走进孩子心灵,成为孩子们的成长方式。
3.实践≈能力——实施“可发展”的课外活动
品德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的真实生活,他杜绝编造虚假的生活、成人化的生活,强调用学生的眼睛观察社会,用学生的心灵感受社会,以学生的方式研究社会。
我在三年级某班成立了“小记者团”。整个学期,小记者们根据品德学习的内容进行课后采访:采访身边同学,了解成功秘诀,学会团结合作;采访交警叔叔,初步形成法制观念;采访电工、游泳馆工作人员、消防员,懂得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学生的道德行为只有回归真实的生活,才能得到强化和巩固。通过采访形式的课后活动,学生受到身边榜样的熏陶,道德认知不知不觉得到了提升。
“活动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使教育与学生生活一体化。最美好的品德教育,一定是回归学生生活的,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道德的感悟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极其个别的心理活动。“面上开花”固然可以春色满园,“点上发芽”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通过真正有效的活动生发心灵的感悟,得到自然的生长。
三、从“两张皮”到“不分离”:言行相通
课堂上,学生们侃侃而谈:孝顺、感恩、诚信……可是,生活中呢?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品德教学中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两张皮”的问题比比皆是。
1.教学范例摒弃“高大全”
社会急剧发展变化的今天,典型的、高大全式的范例,让我们的教育常常浮于表面、缺乏实效。学生的生活绝非每天都充满着惊天动地,我们应该启发学生去捕捉身边的闪光。
在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有个故事经常被讲述:风景区缆车坠落,父母托起了两岁半的儿子。儿子得救,父母失去生命。故事让人很感动,然而意义不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历导致他们无法从中找到“自己的”生活。不如引领学生去回忆父母的神情语言,感受父母的艰辛劳累,聆听父母的心声,把那些被学生忽视的习以为常的一幕幕自然真实呈现,会更有意义。
我们展示给学生的教学范例,既不能是虚构的,也不能是超现实、理想的或抽象的,或是只有正面而没有负面的,而应当是现实的、真实的、切实的。
2.教学手段放弃“难繁杂”
为了让学生感受农村医疗服务方面的变化,教师A用课件呈现了十几张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宣传照和一系列相关视频。由于画面表现力有限,学生看得不是很清楚。教师B则拿着一张“农保卡”走在学生中间,讲述了这张农保卡的主人去年治病的真实故事,让学生清楚感知了农村医疗保险的变化。
当我们审视这两种不同的教学策略时,不难发现第二位教师更具智慧。我们的教学越是接近常态,接近学生,就越富有生命力。
3.教学语言舍弃“空美精”
很多精品课、展示课,往往也是教师的“才艺展示课”,大段设计精美、充满激情的台词令人心潮澎湃。仅此而已。其实,我们只需要静下心来,耐心聆听学生回答,切合实际地提问,精炼有效地评价,用浅显的生活语言和学生真诚交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不理解到理解,从粗浅到深入,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这样,更朴实温馨,更接近学生心灵。
真实,是一切教育的灵魂。范例的“伟大”、手段的“繁复”、语言的“空洞”是以往背离真实的课程所留下的灾难。把实实在在的生活用实实在在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和他们进行实实在在的沟通,才能使他们在课程中找到真实,才能使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逐渐一致,才能使学生们的言语和行动不再分离。
从学生出发,追求、探寻,我终于找到品德教学最美好的模样。美好的品德教学是心灵与心灵的真诚相遇,是教育与生活的真心相融,是言语与行动的真实相通……只有在这样的品德教育下,学生们才能在润物无声中浸染熏陶,在耳濡目染中悟理感召,在水到渠成中自然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