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胡蜂科金环虎头蜂的试验研究
2017-02-26姜克森
姜克森
(顺昌县双溪林业站)
人工养殖胡蜂科金环虎头蜂的试验研究
姜克森
(顺昌县双溪林业站)
金环虎头蜂属昆虫纲胡蜂科,是该类目所有蜂类中个体最大的,其在民间有诸多别称,在德宏州的景颇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中以金环虎头蜂蜂蛹为传统美食,金环虎头蜂蜂毒与蜂巢具有一定药用价值。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多的接触并喜爱上蜂毒酒、蜂蛹、蜂幼虫等昆虫食品,此种现象使野生资源遭受了过度的捕猎。
人工养殖;金环虎头蜂;防蜂服;蜂王;职蜂
由于金环虎头蜂的蜂毒数量较高、蜂蛹、蜂幼虫产卵率较高且拥有最多的单巢蜂群数量,本次研究中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将温度计、倒吸式蜂笼、金环虎头蜂防蜂服以及大树筒作为试验材料,另召集一些喜爱在野外山林中瞄蜂子、接蜂子及烧蜂子的群众辅助完成本次研究中相关试验,以此实现胡蜂科昆虫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人工养殖技术进行完善。
1 多个金环虎头蜂蜂王及其职蜂合并混合养殖
1.1 试验方法
因金环虎头蜂的生活习性,不同窝的职蜂会在相遇时产生殴斗,此种状况多发生于金环虎头蜂的捕食区域或打浆区域[1]。可利用多个金环虎头蜂蜂王及其职蜂合并混合养殖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应对几窝金环虎头蜂的蜂王与职蜂进行相应人为特殊处理,然后将其集中在同一个土洞中养殖,使其变成一窝蜂[2]。此种情况下,不同窝之间的职蜂就不会再出现殴斗现象,且几个蜂王同时产卵,蜂群可得到较快发展,蜂蛹产量逐渐增加,可行性较高。
1.2 试验结果
多个金环虎头蜂蜂王及其职蜂合并混合养殖必须在采取人为干预处理后方可实施,如若不然则会出现职蜂因互相殴斗而大量死亡现象。混合养殖的蜂群职蜂数量需低于50个,职蜂数量越少则混合养殖成功率越高。合并混合养殖初期阶段应避免两个或以上蜂王同时共用一个蜂巢,需尽可能保证一个蜂王拥有一个蜂巢,避免蜂王之间对蜂巢进行争夺,以提升混合养殖的成功率[3]。合并混合养殖实施之前应先将不同窝蜂王与职蜂关入同一蜂笼之内实行一段时间人工混合喂养,若在此期间有职蜂殴斗行为发生应对蜂笼进行及时摇动并予以蜂群烟熏处理,以此激发蜂群的防御本能,摒弃敌对识别一致对外。
2 转移筑巢于泥土中的金环虎头蜂至树筒中养殖
2.1 试验方法
大多情况下的野生金环虎头蜂均将巢筑于泥土中,金环虎头蜂蜂王在成功越冬之后会将六角形蜂房筑在合适的土洞中并产第一批卵,蜂王会在对第一批幼虫进行喂养的同时持续产卵与筑建新的蜂巢,由蜂王带领第一批化蛹羽化后幼虫至野外寻找食物及新蜂巢筑建材料,由此形成第一批职蜂。蜂王会带领第二批化蛹羽化后幼虫在土洞中利用口器挖土并将其搬出土洞,在土洞内空间有所扩大之后由第一批职蜂带领它们至野外寻找食物及新蜂巢筑建材料,由此形成第二批职蜂,至此之后蜂王就不再从事其他活动,只负责不停在蜂巢中产卵[4]。
本次研究中将筑巢于泥土中的金环虎头蜂转移至处于地面的树筒中养殖。①参照云南方法进行养殖。模仿自然条件下进行人工喂养。②利用设置通气孔、遮荫等方式将树筒内温度控制在26℃左右。③在因天气原因导致职蜂无法外出捕食情况下利用放置人工喂食平台于蜂群进出口的方式予以蜂群人工喂食。④利用木板封盖树筒上端部分并使蜂饼与之相结合,预防落饼现象出现导致蜂王、蜂蛹与蜂幼虫死亡。⑤于树筒侧边设置一块透明塑料玻璃,平时利用黑布对其进行遮盖,在需要时掀开查看树筒内相关情况,以此明确最佳取蜂蛹时机。
2.2 试验结果
此试验效果不佳。主要是闽北山区夏季高温。超过金环虎头蜂适应的温度(30℃)。造成蜂群整窝死亡或逃离。
3 针对性解决金环虎头蜂捕食蜜蜂及葫芦蜂
金环虎头蜂具有捕食体型小于自身昆虫的习性,如蜜蜂、葫芦蜂等。以往金环虎头蜂养殖与蜜蜂、葫芦蜂养殖之间冲突较为明显,常常出现蜜蜂、葫芦蜂养殖户所养蜂被金环虎头蜂捕食的现象。应充分利用昆虫对有利、有害信息进行传递的特性针对性解决金环虎头蜂捕食蜜蜂及葫芦蜂问题[5~6]。
3.1 金环虎头蜂与蜜蜂
金环虎头蜂主要会成群钻入蜜蜂蜂箱与蜂桶之中将蜜蜂咬死后对其幼虫进行捕食。因金环虎头蜂与蜜蜂体型差异较大,可利用缩小蜜蜂蜂箱、蜂桶出入口大小的方式避免金环虎头蜂进至蜜蜂蜂箱、蜂桶中对蜜蜂及其幼虫产生威胁[7]。或者远离蜜蜂养殖区,避免对蜜蜂及蜂农造成损失。
3.2 金环虎头蜂与葫芦蜂
金环虎头蜂会成群咬开葫芦蜂蜂巢外包层并钻入其中将职蜂咬死对其幼虫进行捕食。可在多个特制小蜂笼中分别关入4个金环虎头蜂并将其悬挂于葫芦蜂蜂箱、蜂桶附近,对小蜂笼中的金环虎头蜂进行定期人为刺激,并对攻击葫芦蜂的金环虎头蜂采取人工捕杀,只需捕杀两批左右就不会再发生金环虎头蜂捕食葫芦蜂的情况。或采用小眼纱网,对葫芦蜂巢进行罩住。效果立竿见影。
3.3 试验结果
以上试验方法对金环虎头蜂捕食蜜蜂及葫芦蜂相关问题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效果明显。
4 制作并应用透气性金环虎头蜂防蜂服
胡蜂科中的大型蜂类具有较强的毒性与攻击性,人一旦被蛰会出现较为强烈的生理反应,甚至丧失生命。以往群众取蜂蛹及蜂幼虫的方法一般为对昆虫趋光性进行利用,于夜间将具有较强攻击性的职蜂用火烧死,此种方法不具科学性且安全性过低[8]。由于市场上并没有专门为金环虎头蜂设置的防蜂服,可利用竹编安全帽、细铁纱网圆筒、带小孔的透明塑料面罩等组成对人体头颈部予以保护的防蜂帽;将材料为胶质粗纺布做成拉链夹克式上衣,用具有较高弹性的橡皮收好上衣袖口与衣底,于上衣背部放置一块长度为40cm,宽度为20cm,厚度为3cm的胶质海绵,并于海绵上均匀钻40个直径为2cm的通气孔,以确保透气良好;将细软纱网覆盖与角质海绵外部,避免金环虎头蜂通过透气孔蛰人。防蜂裤直接采用捕鱼用的下水裤。放蜂手套直接采用市场上水泥工用的长手套。
在行取蜂蛹与取蜂幼虫操作时将防蜂帽、防蜂衣、防蜂裤与防蜂手套全部穿戴妥当,利用拉链链接防蜂帽与防蜂衣,利用橡皮将防蜂衣与防蜂裤之间的连接处密封好,防蜂手套穿戴完成后利用防蜂袖套对袖口与手套接口处实行密封。
5 试验总结
对不同蜂群的蜂王与职蜂进行混合喂养可避免分窝养殖时不同蜂窝职蜂间的殴斗,减少不必要的职蜂损失。转移筑巢于泥土中的金环虎头蜂至树筒中养殖可使职蜂不必抬土而全部外出捕食,给予充足饲料保证,可大大增加蜂幼虫的产量。利用将金环虎头蜂放置于小蜂笼中悬挂在蜜蜂与葫芦蜂蜂巢附近并予以其人为刺激,使金环虎头蜂将该区域标记为危险区域并配合对第一、二批攻击蜜蜂与葫芦蜂的金环虎头蜂进行人工捕杀的方式可有效避免金环虎头蜂对蜜蜂与葫芦蜂的捕食。金环虎头蜂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对其进行批量的人工养殖可起到捕食农林害虫的良好效果,具有相当的生物防治作用。同时,金环虎头蜂幼虫、蜂蛹、职蜂的出售与蜂毒的提取均为养殖户增收不少。对金环虎头蜂等大型胡蜂科蜂类进行人工科学助养是增加林区群众收入的有效途径,具有相当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1]郭云胶,黄国忠.人工科学养殖金环虎头蜂试验初探[J].农业与技术,2013,16(2):138~139.
[2]简绍方.云南省罗平县举办三区中蜂人工育王培训[J].蜜蜂杂志,2015,35(8):42.
[3]陈宝新.论蜂业行业宣传与舆论引导[J].中国蜂业,2014,65(10):52~54.
[4]胡超.深山“蜂王”:养殖胡蜂带动农民增收[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6,21(21):10.
[5]郭云胶,李翠,黄国忠,等.科学开发胡蜂科蜂类资源需要的工具[J].科技创业家,2013,24(4):219~220.
[6]胡宗文,吴水菊,余玉生,等.“三区”科技服务对养蜂效果的影响[J].蜜蜂杂志,2017,37(5):6~8.
[7]王永胜.甜蜜事业—养蜂[J].吉林畜牧兽医,2016,15(12):59~60.
[8]郭云胶,高 陞,罗自旺,等.人工养殖凹纹胡蜂试验研究[J].硅谷,2013,17(4):150~152.
S899.9
A
1005-7897(2017)24-0229-02
201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