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中动构式的句法语义对比分析
2017-02-26郎佳郭增卫
郎佳,郭增卫
(太原工业学院,太原030008)
英汉中动构式的句法语义对比分析
郎佳,郭增卫
(太原工业学院,太原030008)
中动构式是构式语法的一个热点,本文主要从中动词构式语法的语义方面进行对比和分析,重点讨论了英语中动构式的特征、汉语中的中动构式的句法结构以及汉语中动构式的界定,最后对英汉中动构式论元、英汉中动构式对动词的限制等方面作出分析。通过中动语义对比研究,有助于外语学习者更深入地了解英汉之间的差别与联系,进而更好地把握母语与目标语,以此推动外语教学。
中动构式;句法语义;英汉对比
中动构式(middle construction)是传统语法所描述的“用主动的形式来表达被动的意义”。看以下例句:
(1)Themeatcutseasily.
(2)The clothes sellswell.
(3)鸡可没那么容易杀。
(4)这过期的烟抽起来又苦又涩。
可以发现,中动构式的特点:主语都不是谓语的施事者,而是受事者;每一个中动句包含一个隐含的施事,而这个施事者具有任指性,不具体指某一个施事者;中动句不描述事件的真实性,而是描述主语即逻辑宾语的属性。从以上例句可以总结出来,它们强调的不是“谁切肉、谁卖衣服、谁杀鸡、谁抽烟”,而是强调逻辑宾语的属性:“肉好切、衣服好卖、鸡好杀、烟又苦又涩”;另外,中动构式句大多为一般现在时。本文将对英汉中动构式的特征等进行分析和研究。
1 英语中动构式的句法特征
1.1 具有情态性的特点
在中动语义当中的情态性以及英语系统语言中的情态性,两者是有区分的。中动语义当中的情态性是指事件的不真实发生性,描述的也是整个事件所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发生的能力。简单的讲,中动构式所能够描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事件,是一种可能性,中动的词句中使用的都是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句。也就是说,可以被含有can的被动语句替换。如:This potato peels easily;可被替换改为Thispotato can be peeled easily.在这两个例子当中表达的含义都是:土豆切起来非常容易,实际上是并没有切土豆,但是句子的表达是成立的,后一句中使用了情态词can,这样的被动句所表达的意思与前一句意义一致,可以看到can所表达的是一种存在的情态量词[1]。
1.2 主语不是动作的发出者
主语是被动的角色,然而,中动句和被动句也有诸多的不同,被动结构强调的是某一次动作的完成,而中动构式当中的动词是以主动形态出现的,不含有被动的意思,因此,英语当中的动构式属于主动句,并且带有被动的含义。
1.3 英语中动构式的时体特点分析
中动语义类指特点在英语中也有非常大的表现,英语的中动构式在谓语上使用的是一般现在时,在基本的形态基础之上,英语中并不存在含有类指意义的词汇。在句子上也是用类指来表示一般现在时,在某些情况下,英语中动构式可以使用多种时体来表现,但是不能和表示时间的词汇一起使用。具体的时间和事件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中动构式并不去对单独的事件进行表述。时间和事件是相互联系的,中动构式的词句并不去汇报单独的事件,在具体的时间点上所表述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在语义上有冲突性。
1.4 英语中动构式的句子成分
英语中动构式的句子成分,需要一个副词性的修饰词语,称为“附加语”(adjunct)。例如:The silk touches well;The overcoat washes with no trouble.两个例句都含有附加语(adjunct):well和with no trouble。若没有副词性修饰语的中动句是不能接受的,例如把上面的例句中的附加语去掉,变成:The silk touches;The overcoatwashes.显然,这两个句子是没有意义的。然而,我们可以举出一些不加附加语结构的句子,如:The ironmelted; The boatsank;The ballbounced;The door closed.这些句子结构上像极了去掉附加语成分的中动构式句,而仔细分析却发现这些不是中动构式句,而是作格结构[2]。
2 汉语中动构式的句法结构
汉语的研究起步较晚。对汉语中动构式的研究是从Sung(1994)开始的。他注意到,英语的中动构式句译成汉语时,一般用“NP+V起来+AP”结构来表示。“NP+V起来+AP”是汉语中动构式的结构体现。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NP+V起来+AP”这种格式就是一个简单的构式,其代表的意义并不是NP、V、和AP简单的相加就能够构成这样的结果。例如,在It iseasy to repair the car,这个句子的语义是:这辆车,是让任何人去修理都非常的容易。若是从语法的角度去看,在动词V的基础上,并没有施事的句子表层存在,在句子当中可以感受到施事的存在,就是需要有会修车的人存在,不然这辆车就是自己修理自己[3]。这句话中首先隐含了“必须有一个修理这辆车的人存在”。因此这句话的意思不是句子的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句子结构对动词进行了压制,将动词的含义改为被动的含义。
其次,再来看“NP+V起来+AP”结构的句法分析。在“NP+V起来+AP”结构中,谓语多为表示感知的动词,如看、听、尝…等;NP与V的关系是受动关系;AP的功能是修饰结构中的V,成分相当于附加语(adjunct),这一点与英语类似;结构中只有一个论元,即主语NP;结构中的V往往是状态动词,即使不是,在此结构中也被压制成了不及物性,不是原来真正的不及物动词的词义了。如:这烟抽起来又苦又涩;听起来像一个神话故事。
2.1 “NP+V起来+AP”
在类型上AP指向句首的NP,例如,岳阳楼在结构上精致简单,看起来雄伟壮观。在句子中NP是句子的主语,并不是动作的发出者,例如,洗头发,这么看起来,不仅是一种习惯,而且其中含有情韵;和著名的作家同台领奖,说起来很是光荣。在这些句子中主语都不是名词性的主语,但是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就是主语的功能,所以标记为“NP”。其次,就是V的含义,例如,在汉语的句子当中这听起来很神奇,令人惊讶。这种V起来的意义就是在多数的情况下V已经没有了原本动作上的意义,在多数程度上也被虚化[5]。结构中,动词的形式多为感官还有言说性的动词。在对这个“V起来”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主要把这种感官看成是一种插入语,所表示的也是对客观现象的一种估测,在这些句子当中“说来”“想来”等等都是一种预测和估计。所谓的“V起来”实际上就是一种虚化的反应,也表示一种推测和估计。有时候V所表示的也是一种插入性的成分,意义在于推测。
2.2 “NP+V上去/着/来+AP”
在对中动构式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可以从下列例子中进行分析和研究,例如,这围墙看上去非常古老;他在阑珊处看上去像雕像;声音听上去不真实,像是从远方飘过来;在这些汉语的句式当中都是使用从此充当整个句子的感官动词,在句子的结构以及整个句子的意义上也是和“NP+V+ AP”相类似,这种结构类型都是可以将看上去的上去替换成“起来”,“看起来”这样的机构,句子的可接受程度非常低。
再分析“NP+V着+AP”结构。这种结构可以从例子当中看出来,如,这个人看着有些异样;有的事情我想着就难过;有些话听着就让人悲伤;这东西吃着有点甜;在这样的句式当中也是动词充当感官动词,这和NP+V起来+AP有着一致性的意思,其中的“V着”属于一种插入语,谓语部分也是形容词。使用替换的方式将着放在中动句子当中,如:石头很硬,看着很不容易;汉字字体简单,写着很快,这些句子都可以让人接受,但是第二句的接受程度更低一些[6-7]。
3 英汉中动构式论元
在英汉中的动构式论元当中主要有句法层次的主语具有隐藏的施事性,就像在前文所提到的,在通常的情况下,英汉当中的动构方式的句子在表层中实现论元就是句子的主语。在工具以及主语的来源当中可以是两个论元的句子在表层中的实现。例如,The knife which cuts themeat is very comfortable to use;The pen to write with is very smooth.这些句子中都不是非常典型的中动句子,英汉中的动构方式的词汇可以在两个论元的句法中得到有效的体现,但是不适合在受事以及对象为主语的中动句子中实现,也就是主语是动作发出的对象或者受事者,在句子的表层中就会出现论元[8]。在研究中发现,中动构式的主语都是某一动作的受事对象,其中也有工具、场所还有来源以及感事等等,因此在对英语中构主语进行责任性的分析过程中可以对事件进行主要责任的分析,这种主要责任是内在的属性。
4 英汉中动构式对动词的限制
在中动构式结构中,动词失去了原本的及物动词意义,而被构式结构压制成不及物的含义。如果改变了论元的结构那么就演变成为不及物动词,英汉当中的动构方式在动词的物性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即定的英语中构动词都是活动词,并且及物动词的特征也存在于英语中动构式。典型的汉语中构式动词主要是从自主性和完成性以及动词的及物性这几个方面来判断。英汉中构式的中动词能够更改为“+自主+完成+及物”的方式,英汉中构式动词的限制性是较为一致的,并且有些动词就可以进入到汉语的动构词汇当中,但是不能形成合格的英语动词词句[9]。在某种情况下,英汉中的动构方式动词词汇,主要是在某些情况下,英语中构式动词可以伴随着时和体提升,而汉语当的中动构式也不能带有多种标志,但是在英语当中,中动构式结构的动词可以带有宾语或者是结果补语。在少数情况下主语为工具,汉语的中构结构式动词就不能带宾语出现,并且在这样的背景当中也不容易出现结果补语。
5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英汉中动构式的句法结构与语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发现,英汉中动构式既有一致性又存在差异。这也证实了构式语法在不同的语言中存在着同类性而不存在同一性的构式理论。本文对英汉中动构式的对比研究,希望能对语言学习者加深构式的理解有帮助,同时,也为其他语言关于中动构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1]蒋华华,徐海.方位构式在英汉学习词典中的呈现模式探究[J].辞书研究,2014,22(1):43-50.
[2]张哲.汉英语中动构式句法构件及其特征的认知对比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6,37(11):61-66.
[3]罗思明,查如荣,江晶晶,等.英汉“NA表量构式”中形容词制约的语料库与类型学研究[J].外语研究,2014,22(3):31-37.
[4]王俊红,仇伟.乏词义动词与英汉使役结构的类型分析[J].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16,32(1):98-103..
[5]杨子.构式语法途径下的英汉人名翻译[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2(6):20-25.
[6]田臻,吴凤明,曹娟,等.英汉存在构式与动词语义关联的实证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7(6):826-837.
[7]胡月月,杨玲.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给予类"双及物构式对比研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3):80-86.
[8]武婷婷.英汉被动句构式对比浅析[J].才智,2015,25(19):276-276.
[9]李文静.构式压制下英汉完成体认知对比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5,14(10):120-122.
责任编辑:建德锋
A Syntactic-semantic Study of theM iddle Construc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 Jia,GUO Zengw ei
(Taiyuan Institute ofTechnology,Taiyuan 030008)
Middle Construction is a hot issue in construction study.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Middle Construction semantics.The thesismainly analyzes the semantic features ofMiddle Construc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Itaims to help language learners underst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irmother tongu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aswell as providing an effectiveway to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iddle Construction;syntactic-semantic;English-Chinese contrast
H 314
A
2017-04-18
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2014-069);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259);太原工业学院院级教改项目(2016YJ12)
郎佳(1981-),女,山西省太原市人,讲师,从事认知语言及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