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权变理论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以宿州学院班级管理工作为例
2017-08-08丁和平邓琪郭玉侠
丁和平,邓琪,郭玉侠
(宿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宿州234000)
领导权变理论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以宿州学院班级管理工作为例
丁和平,邓琪,郭玉侠
(宿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宿州234000)
班级是高校最基本的组织单位,辅导员是班级工作的引导者,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辅导员的引导有着很大的关系。采用问卷法、访谈法调查了领导权变理论在宿州学院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高校班级管理中运用领导权变理论的必要性,探讨了领导权变理论在高校班级管理中如何运用的具体问题。最后指出,领导权变理论对提升高校班级管理水平、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
领导权变理论;高校;班级管理;菲德勒模型
菲德勒在1965年出版的《让工作适合管理者》一书中,提出了明确的领导权变理论,即领导方式应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根据领导者的特性、被领导者特性和环境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1]。在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中运用领导权变理论,对提升高校班级管理水平、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已有一些学者研究了领导权变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问题,如:平配配通过问卷调查,为领导权变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了可行对策[2];朱岚分析了权变理论在高校学科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和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策略[3]。从相关文献资料来看,这些研究没有针对某个特定学校进行个案研究。本文以宿州学院班级管理工作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了解领导权变理论在宿州学院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发现领导权变理论视阈下宿州学院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为领导权变理论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1 领导权变理论概述
在有关领导权变理论的研究中,菲德勒的权变理论和保罗·赫塞的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权变理论的代表。菲德勒将领导权变理论分为三个方面:岗位权限、任务程序化程度和领导下属的关系,他认为,领导环境较好和较差时,应采用低LPC领导方式,领导环境中等时,应采用高LPC领导方式。保罗·赫塞的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领导方法应考虑下属成熟度这一关键因素,根据下属成熟度不同,采用授权、参与、推销、指点等不同的领导方式。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比菲德勒的权变理论更加易于理解和运用,但它只强调下属成熟度,不包括领导行为的其他环境[4]。
本文结合菲德勒的权变理论和保罗·赫塞的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研究在高校班级管理中如何更好地应用该理论,提出班级管理的应用策略。图1为菲德勒和保罗·赫塞两家权变理论要素的整合图。
图1 菲德勒和保罗.赫塞两家领导权变理论要素整合图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运用图1中开列的领导权变理论各要素,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对宿州学院的班级管理工作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调查对象为宿州学院的辅导员,回收60份,调查问卷结构如表1所示。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访谈法深入地了解班级管理中领导方法的运用存在的问题,访谈对象为宿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5名辅导员和随机抽取的100名学生,访谈提纲如表2所示。在整理、分析调查问卷和访谈记录后,分析领导权变理论在宿州学院班级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表1 调查问卷结构
表2 访谈提纲
3 领导权变理论视阈下宿州学院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辅导员缺乏班级管理工作理论的学习
根据领导权变理论,高校班级管理要求辅导员能够根据班级的客观情况和学生生活、学习、思想动态变化的不同阶段采取合适的领导方式。访谈发现,很多辅导员不仅缺少对领导权变理论的学习,有的甚至不知道什么是领导权变理论。辅导员手头的有关资料几乎都是关于班级管理的书籍、辅导员工作经验总结或其他理论书籍,未发现领导权变理论类的书籍。
3.2 辅导员没有自觉地运用领导权变理论
宿州学院的辅导员大多是新进专职或兼职辅导员,他们缺乏管理经验,几乎没有班级管理理论知识,更谈不上有意识地运用领导权变理论。有些辅导员在管理班级时无意识地融入了不少主观意识,如,有的辅导员性格温和,认为在学生中不需要“领导”,班级管理一般由学生自己讨论解决;有的辅导员性格比较强势,认为在学生中树立辅导员的绝对权威才能管理好班级,所有规定都是自己说了算;不少辅导员在管理班级时没有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不同年级、不同工作进行区别管理。总之,辅导员没有自觉地运用领导权变理论。
3.3 辅导员没有运用领导权变理论合理调整工作重心
通过访谈发现,大部分辅导员平时的工作重心在评定奖助学金、检查卫生等琐事上,在指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上花费的精力和时间很少,并且极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有的辅导员将工作甩手给班干部,太相信班干部管理班级的能力,使班级管理偏离了正常的轨道,除了工作时间几乎不和学生接触,很多学生对此有意见。
3.4 辅导员没有根据学生的成熟度灵活运用领导权变理论
宿州学院作为安徽省宿州市一所公立省属普通高等院校,尽管其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如清华北大的学生,但是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人都是多方面发展的,比如2013级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各科老师都反应学生的学习能力差,不爱学习,其成熟度较低,但是现在他们已经毕业,正在各地实习,他们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吃苦耐劳、勤勤恳恳、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学弟学妹们学习。这也说明了班级管理领导方式权变的重要性,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合适的管理方法。
3.5 学校缺少领导权变理论运用方面的指导
通过访谈了解到,大约80%的学生认为学校的班级管理模式与中学几乎没有区别,班级活动没有吸引力,很多班级活动在走形式,没有真正地结合他们的兴趣爱好。学校的活动很多都是走过场,没有真正的从学生角度举办活动。
4 领导权变理论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4.1 掌握和理解领导权变理论,增强理论素养
想要有效地发挥领导作用,辅导员除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外,还要学习领导权变理论知识,深刻理解领导权变理论的内涵,了解不同领导方式的应用原则和应用方法,根据学生的特质运用合适的激励方法。学校在这方面可以增加一些培训,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学习、亲身体验等方式提高辅导员的班级管理理论素养。
4.2 恰当地应用领导权变理论管理班级工作
4.2.1 运用权变理论与学生交流沟通沟通定律认为世界上70%的矛盾都是由于沟通不畅所致[5]。通过访谈发现,很多学生反映平时和辅导员互动太少。有的辅导员很忙,班级里的事情很多都交由班长一人全权代理,导致班级权力太过集中,加上个别班长有私心,导致不公平现象的产生。因此,辅导员应该重视和学生的沟通,听取每个学生的意见,制定合理的沟通方法,比如经常开班会、组织班级活动、和学生父母保持沟通、通过问卷调查听取学生的意见等[6]。通过这些沟通方法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管理班级。
4.2.2 运用权变理论激发学生的潜能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往往是由于学习没有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针对这些学生,辅导员应该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目标,经常表扬他们,运用多种方法激励他们。相对而言,班上学习好的学生,他们目标明确,自主学习能力强。针对这些学生,辅导员工作的重心应该放在他们自身素质的提高上,经常把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交给他们,激发他们的潜力。
4.2.3 运用权变理论促进学生的成长每个人都是不断成长变化的,领导权变理论的运用还要考虑学生的成长阶段。学生刚进入大学时,周围环境都是全新的,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辅导员的关心和爱护[7]。一段时间以后,学生适应了大学的环境,辅导员应该帮助他们完善自己,全面发展。到了大三大四,辅导员可以放手让他们独立完成各项工作,对他们的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尊重并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8]。
4.2.4 运用权变理论管理不同特点的班级学校统一的班级管理方向是学生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不玩手机、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堂知识掌握扎实等。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我们不能因为某些学生学习能力差就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如上文提到的2013级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明显不如本科班,但是有特长的学生很多,有的学生写的一手好诗,有的学生弹的一手好吉他,有的学生有一副好嗓子……所以应从各个方面关注学生的发展。
4.3 学校层面需灵活运用权变理论
高校是一个多方向发展的舞台,然而学校的班级管理模式仍比较传统,限制了学生的个性。比如学校要求低年级学生必须上晚自习,很多学生反映他们是从一个高中到了另一个高中;平时学生会组织的活动太形式化;学校的奖学金金额太少,奖学金评定制度又欠公平,都不利于推动学生学习。因此,学校可以从改革班委制度和班级制度入手,逐步改善班级管理模式;组织多样化的学生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9-10];大胆创新管理方法,如2013级市场营销专业现在实行的导师制,老师和学生都对其评价不错。总之,环境在变化,随着独生子女、90后大学生的增加,学校也要学会运用权变理论,跟着环境走、跟着学生的心声走,才能将我们的学校发展的更好。
5 结论
班级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领导权变理论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具有较大的可行性。通过对宿州学院班级管理中领导权变理论运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领导权变理论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发现领导权变理论确实适合在高校班级管理中应用。但因自己学术水平有限,论文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调查问卷问题的设置和访谈内容不够全面;该研究成果适用于类似宿州学院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其他类型学校的研究有所欠缺。领导权变理论强调了情境的重要性,这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剖析和探索。
[1]姚远,奚敏.权变理论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探索与运用[J].科技风,2010(13):19.
[2]平配配.领导权变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淡定位论文,2015(5):4-5.
[3]朱岚.浅析权变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J].才智,2015(02):26.
[4]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M].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45-249
[5]罗雅婧.高校辅导员如何有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J].统计与管理,2015,7(10):158-159
[6]徐向学.高校年级辅导员制度下班级管理模式的问题与出路[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3,20(2):117-120
[7]韦耀阳.大学生心理安全感与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5,37(1):62-69
[8]张朝霞.学生为本的高校班级管理的理念与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4,23(19):45-47
[9]王洪明.从“管理”到“辅导”:班级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4):115-133
[10]刘雄.基于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高校班级管理[J].中国成人教育,2014,23(11):42-44
责任编辑:吴艳玲
Leadership Contingency Theory App lication in University ClassM anagement
DING Heping,DENG Qi,GUO Yuxia
(Suzhou College Economicsand ManagementCollege,Suzhou 234000)
Class is the basic organization unit in university,Counselor isa leader andmanager ofuniversi⁃ty students,and the people students contactwith often,the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counselor's style of leadership is closely related.By questionnaire to understand the leadership statusof classmanagement in Su⁃zhou Institute,through the interview to learnmore about leadership contingency theory application in classman⁃agementof Suzhou Institute,find the problems in the leadership contingency theory application,and with experi⁃ence as a instructor,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leadership contingency theory,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of leadership contingency theory to promote classmanagement in colleges.
leadership contingency theory;university;classmanagement;the Fiedlermodel
G645
A
2017-03-21
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市场营销特色专业(2014tszy032);宿州学院质量工程项目市场营销特色教研室(szxytjys 201303)
丁和平(1986-),女,山东省济宁市人,助教,研究方向:物流工程与供应链,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