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越南出版业现状及其相关对策

2017-02-26任文京阮黄梅

关键词:出版单位出版物职业道德

任文京,阮黄梅

(河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新闻传播学研究

越南出版业现状及其相关对策

任文京,阮黄梅

(河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越南出版单位多年来都努力不懈地落实着各项政治任务,逐步提高出版物质量,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然而,近年来越南出版活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现代化、专业化和社会化三项任务仍未得到有效落实。其基本原因是出版工作人员对出版工作的价值、作用以及对自身的责任与职业道德问题认知不够深刻。

越南出版;出版价值 ;职业道德

在越南,新闻与出版往往被视为文化、思想战线上的两个极为重要的部分。新闻是宣传并呼吁人民群众响应参与革命运动,支持并表扬好人好事及反抗恶势力的有效工具,也是用来攻击敌人的具有时事性和感染力的“尖锐武器”。而出版是社会的知识与精神建设的基石,以自身的特殊性塑造不可磨灭的稳定的社会价值。市场化取向的出版机制有其积极作用,既创造出了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图书市场,也为出版活动带来了许多挑战。这主要表现为:有些出版单位片面追求利润,忘记了出版的社会责任,出版发行了一些有害的、“反文化”内容的出版物,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一、越南改革开放以来出版业回顾

1975年恢复和平后,越南出版业吸纳了许多从越南南方来的同事,特别是来自新闻出版活动早就形成并且活跃发展的胡志明市的同事。出版活动因拥有南方的工作队伍、题材与市场,而丰富了全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然而出版活动在此阶段中的运作仍依赖于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各出版社按照各自的政治任务来组织出版计划。题材、产量、营销都以主管机关、党机关、团体的订单为出发点,发行渠道也要通过国营单位系统。因此,从出版到发行的整个过程都在国内市场进行,出版市场对外封闭,即使扩展到国际市场,也只停在文化交流层面,不带有贸易性质,而且也仅限于在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交流。

1986年,越南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国策,随着越南经济实行自由开放的市场政策,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出版活动在私有团体的参与下也逐步有了新的表现。私有团体最初只介入出版的输出环节,诸多民营公司、代理商迅速而广泛地将出版物投入市场,图书发行方式也随之而变得灵活多样。虽然越南1993年的《出版法》未承认民营商对出版合作工作的作用,但他们实际上已经一定程度上支配了出版活动并给其带来了强烈的影响。在越南,从改革开放到2004年《出版法》的制定与颁布,除了有效地调动社会资源,促进出版业的发展,提倡文化阅读的积极贡献之外,出版市场也产生“钻法律空子”“越线”等负面效应。题材、稿件的“输入”环节无法受到完全的控制与管理,图书出版取向被商业化所支配等。其结果是:许多出版社本该扮演文化思想工具的角色,却被卷入了商业化的洪流,从而忽略了本身的政治目标,逐渐远离了出版的宗旨与目标,主导地位逐渐被私营商所取代。在这种情况下,越南国家管理机关及时采取了相关整顿措施,制定了相关的法令。

经过十年的发展,2004年的《出版法》渐渐表现出某些与出版实践活动不相适用的情况。出版业整体发展中的不足与矛盾已形成许多消极性现象。因此,2012年11月20日,第十三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制定新的《出版法》,取代了2004年的《出版法》。2012年的《出版法》允许集体、个人与出版社合作,共同出版所规定的作品。这为出版社、发行出版物的单位主动进行经营生产活动提供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其第二章第23条也明确规定了出版单位的总经理、总编辑以及合作伙伴在合作出版工作中的责任。出版业在2012年《出版法》颁发后已有很大的发展,出版量不断增长。据2015年统计,“各类书籍上市总量为29 000种,总印数为36 900万册,较2004年增1.4倍”*资料来源:《2015年出版工作总结与2016年出版任务展开》会议记录,召开于2016年3月22 日至 23日,越南,河内。。书籍题材丰富多样,许多书籍已出色完成了自己的政治任务,满足了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了人民文化水平,并促进了国家改革事业的发展。

二、越南近年来出版经营中的消极表现

近年来,在越南加入《伯尔尼公约》(2004年10月)和颁布《出版法》(2012年)之后,伴随着出版市场的活跃繁荣,图书出版经营中也出现许多消极现象。

(一)非法印刷、复制图书

非法印刷图书是现在越南出版领域所有侵犯著作权行为中最为普遍而严重的违法行为。非法印刷行为正在给作者、出版社和读者的合法权利及经济利益带来严重的影响。

非法印刷图书行为经常被有组织、有流程地进行。此流程是从作品的非法复制到该违法复制物的销售。越南信息与通讯部出版局资料显示,越南在2004年前有160余家印刷厂,都属于国家所有,而在八年后(2012年),工业印刷厂数量已增至1 500家。其中,只有1/3的印刷厂受《出版法》(相关法令代码为105/2006/ND-CP)所约束与调节。其余的2/3的印刷厂以及其它的丝网印刷、广告印刷、复制的1万余家工厂不受任何本行业法律条款的约束。因此,印刷活动正往更复杂的方向演变,非法印刷的弊端仍在扩大,难以控制。国家的管理工作也因此而遇到很多困难。

越南信息与通讯部也指出,非法印刷图书现象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公开,非法印刷、复制的各类书籍还公开在路边售购等。“违法对象常以各种手段来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及处罚”*资料来源:《2014年非法印刷防止与制止计划培训》会议记录,召开于2014年8月18日至20日,越南 ,河内。“非法印刷、复制图书的活动经常有组织地在暗中进行,印刷场地隐藏在公司的名义下”*同上。。

管理该事项的相关部门已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措施来阻止非法印刷、复制行为,然而效果都不大乐观。出版单位遇到很多困难,为了能够出版、上市一本好书,出版单位付出了不少心血,可到后来却被非法印刷公然“抢在前头、占了便宜”,夺走大部分的销售市场。被非法印刷、复制的书籍的著作权都由有名声、有品牌的出版单位所拥有,而且这些书籍都是出版单位费尽心思创作内容、组织印刷与发行,甚至做足了公关工作的好书。

为了制止此类欺诈现象的发生,许多单位已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如建设更加严厉的法律惩罚框架;提出一些出版单位的自保方案;举办有关反对非法印刷、复制图书的展会并公开曝光;加强对嫌疑或有过犯罪前史的非法印刷、复制、销售图书场地的检查、监督、清除工作等。然而,这仍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侵犯著作权

2004年10月越南加入《伯尔尼公约》后,越南出版界开始熟悉有关版权问题并产生尊重著作权与知识所有权的意识。许多出版单位已率先实行保护智财权、著作权。诸多版权购买合同被签订,签约对象为国内本土作家、国外作家、国外著作权所有者等,表现了良好的行为和专业经营作风。到目前为止,越南出版业在一体化进程中,因出版单位10余年来的许多关于著作权的成功谈判、交易、购买活动而有所发展。因此,越南读者也有很多与含有新知识的作品接触的机会,也有条件来快速了解不断变化的世界的时事问题,从而拉近了越南公民与全球公民之间的距离。

虽然也有往积极方向转变的表现,但是侵犯著作权仍是越南图书市场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该方面的违法对象类型众多,范围广泛,从出版社(向未注册、登记著作权或以翻译为名义屏障的稿件颁发出版证书)到印刷厂(印量超过所申请的数量)均存在。2009年7月9日,由图书企业FAHASA与有驻越南办事处的Oxford, Pearson, McGrawhill, Mac Milan, Cengage 和 University六家外国出版机构,共同举办“侵犯外国出版社著作权的书籍——现状与解决方案”研讨会在胡志明市召开。会议指出,越南各大学与外语中心现在所使用的英语教材中的90% ,都是以违法翻译、印刷、复制形式侵犯著作权的书籍。单对相关书籍的著作权资金进行统计,该行为每年给著作权所有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 900万美元。

除此之外,未经许可抄袭他人作品,也是越南现在的侵犯著作权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其表现为:以使用、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或作品为借口来抄袭作品,使用他人的想法、创意,原版抄袭他人的作品而不注明来源等。近年来,抄袭他人作品的现象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科研和文学领域内,这被视为知识界无法接受的明目张胆的“盗窃”行为。

(三)出版物经营生产活动中的欺诈行为

出版物经营生产活动中常见的欺诈行为如下:

具有学术性、政治性的内容错误的作品:此类书籍是由于编辑队伍工作经验不足,专业、政治知识欠缺,以及出版社审阅校正工作粗心大意,而造成一些含有错误的作品。

给读者带来不良影响的作品:含有反社会、暴力、淫秽、色情等有害内容的作品;或使读者产生攀比心态,追求自私与不负责任的生活方式,对读者,尤其是年青一代人,带来不良影响的作品。

真假作品混淆上市销售,蒙骗读者;包庇销售假冒、质量差、存在错误或已通知回收的作品。

书籍印刷数量申报不实,未经授权增加印量,违反《出版法》关于出版物存档缴纳的规定。

出版物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取得竞争优势,故意在自己的商品或者营业标志上不正当地使用同行的标志,使自己的商品或者营业与他人经营的著名商品相混淆,牟取不正当利益。

据信息与通讯部的年度报告,越南2014年有41家出版社推出违反《出版法》的出版物,违法出版物总量为234种。其中,被要求重新修订的出版物共16种;要求停止出版,停止加量印刷的出版物共3种;要求重新修订、校正误差的出版物共32种;要求停止发行的出版物共35种;要求停止销售并重新审查内容的出版物共11种;要求停止发行并主动自己回收的出版物共13种*资料来源:《2014年出版工作总结与2015年出版任务展开》会议记录,召开于2014年12月24日,越南,河内。。2014年也被视为反对劣质书籍斗争的“顶端”,出版著作权所有者与违法出版的出版社之间的一系列诉讼案件爆发。其中,有一家出版社因出版工作有许多差错而被要求停止运作;两家出版社与其两个合作对象受到行政处罚;等等。

之所以出版物经营生产活动中出现一些欺诈行为,是因为从业队伍缺乏专业知识,缺乏作为公民对社会的责任感,缺乏职业道德意识。此外,政府各级机关、实施与监督法律的各单位的监督与管理能力未能满足出版物经营市场发展的需求。在所有已出版的用来校对的存档中,每年只有总量的10%(其在2014年为11.9%)受到后期的核对审查。尽管如此,后期的审阅工作也只是次要的原因,而导致越南图书市场中劣质书籍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出版社编辑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足,职业道德缺乏。

三、改善越南出版物经营环境的相关对策

为了克服职业道德蜕化变质问题,尤其是在国家机关工作的公职干部队伍中,营造有助于提高图书出版质量的良好工作环境,获得人民的信任,需要采取如下措施。

(一)革新并加强党政对出版活动的领导及管理

对于现阶段越南的出版业而言,革新、加强党政领导与管理就是要既能确保出版业正确的出版导向,又能确保落实自由权、民主权和个人能力发挥,以保证出版业稳步发展,满足改革事业的需求并能够融入地区与世界的发展中。

出版活动管理在经济市场上是极为复杂的问题,尤其需要提高出版从业公职干部的职业道德、品格修养,并严格执行《出版法》。

为了加强党与政府对出版活动的领导及管理,需要颁布相关规定。规定中要表明党的相关部门与政府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关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的任务,避免重复和出现漏洞。

实行分级管理是促使出版业向上发展的有效办法。与此同时,主管机关、出版社必须加强并严格遵守、掌握自己的责任与权限;授权管理的出版单位必须对自己单位的所有生产活动,以及出版物在社会化中的政治、科学内容、形式、数量、质量等问题承担法律责任。

(二)完善相关法律及法规

《出版法》在1993年的首次颁布已使越南整个出版活动(包括书籍编辑出版、印刷和发行共三方面)进入了有条理、有秩序的发展。面对出版市场的活跃发展,《出版法》在运行的过程中,表现出许多不足与矛盾。为了顺应新形势,满足新需求,促进发展,《出版法》在2004年、2008年经过两次修改,颁布于2012年的是取代了旧《出版法》的最新《出版法》。从长远来看,《出版法》因需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而仍然需要得到完善、补充。出版是社会中活动范围较为广泛的行业。新发布的《出版法》已协调解决了出版活动一些基本、主要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完善法律规范性文件,从中严格管理出版活动,使其能够完成自己的任务、目的、宗旨,履行好自己的职能。与此同时,必须对出版活动进行整顿工作,使其变得更有纪律、有秩序。

(三)加强社会和行业内部监督

从职能方面看,出版活动既是文化活动又是一种经济行业。在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出版活动也受到市场经济所支配。因此,除了加强党政的领导及管理之外,相关部门与社会的检查、监督也是至关重要的工作,能够避免或制止出版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提高业内干部的职业道德素质。具体如下:

加强审核与出版物存档定期校对的工作。该办法对检查、督查、制止流通、销售含有有害内容、质量差、非法印刷的出版物问题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过校对出版物存档和其它信息渠道,出版局每年都发现、查出并处理不少业内的违法案件。

完善管理机制,加强部门协作,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配合,增加检查频率,严格定期监督图书出版、印刷、发行、复制等活动。必须制止和及时处理违规行为。同时,对典型案件要公开点名道姓,以证明透明性和严格性。

出版单位对其从业的编辑人员队伍必须有合理的管理制度,进行定期检查、监督工作。实际上,有不少出版单位因受市场机制的影响而陷入商业化倾向,管理工作松解,因没有及时而严格地要求业内的公职人员掌握自己的政治任务、宗旨及目标,导致进行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

(四)加强道德教育,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出版是一种特殊的行业,因此道德被视为与该行业离不开的第一要素。越南出版协会在2015年9月16日已发布了《出版活动中职业道德规则》。该文件指明了编辑人员的职责。《出版法》已颁发,职业道德规则也已建立,但如何将法律与道德引进出版实践,如何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就需要相关部门、各出版单位以及编辑人员努力自觉遵守。

出版是一种崇高的行业。书籍是人类的无价礼物,是人类智慧的钥匙。为了守候书籍给人类带来的价值,出版书籍的人需要以道德为本,将道德视为成功的起点。图书出版从业干部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道德素养,这样才能促进越南出版活动稳定健康的发展。

面对越南现在公职人员、干部、党员道德素质的现状,越南共产党和政府已经颁发了关于提高干部、党员的道德素质的规范文件体系。然而,由于一部分职员、干部甚至党员遵守法律的自觉意识差,而且相关的组织对道德教育、生活方式问题没有给予适当的关注,没有定期检查执法情况,对违法行为也没有严厉处罚,因此道德建设效果总体上不佳。

对于出版领域中的从业公职人员、干部而言,道德是经常要强调的问题。这主要体现于职业道德、职业良心,也体现于其工作过程中高度的自觉意识。必须定期反思、检讨、评价与职业相关的规定的落实情况。同时,也要注意根据违规行为的严重性,向单位内的全体人员、行内人士或全社会公开宣布、承认错误以示告诫。

[1]陈寿金.编辑书的一些建议 [J].阅读者期刊,2006(5):26-27.

[2]陈文海.专业书的编辑工作(第一册)[M].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2000:140-142.

[3]丁春勇.专业性-现代越南出版的一个紧迫需求[J].河内:越南出版期刊,2008(7):22-25.

[4]黎青平.新闻、出版的管理与发展[M].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2004:250.

[5]黎文安.我国书籍造版情况的现状与客服办法 [M]. 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2012:253.

[6]阮维雄.国家政治出版社提高政治理论书出版的质量与效果的现状与办法[J].知识桥梁期刊,2010(1):36-39.

[7]阮玉勇.出版律的问与答[M].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2005:136.

[8]吴陈爱.出版与发行手册[M].河内:教育出版社,2008:312.

【责任编辑 王雅坤】

Present Situation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of Vietnam’s Publishing Industry

REN Wen-jing, NGUYEN Hoang Mai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Hebei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02,China)

Vietnam’s publishing institutions has made great efforts to implement various political tasks for many years, and improved the publications’ quality gradually in order to meet the readers’ need better.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Vietnam’s publishing activities in recent years. The three tasks of modernization, specialization and socialization have not yet been implemented effectively. The basic reason is that the publishing staff haven’t recognized profoundly the publishing value, function and their own responsibility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Vietnam’s publishing industry; publishing value; professional ethics

2016-12-30

任文京(1955—),男,河北保定市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编辑出版学、文化传播学。

G239

A

1005-6378(2017)02-0133-05

10.3969/j.issn.1005-6378.2017.02.019

猜你喜欢

出版单位出版物职业道德
山西医学期刊社荣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2017年出版物
中国最美的书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