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富情境创设,让小学数学课堂彰显魅力

2017-02-26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南校区陶志香

数学大世界 2017年5期
关键词:渔夫圆柱创设

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南校区) 陶志香

丰富情境创设,让小学数学课堂彰显魅力

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南校区) 陶志香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是最为常用的方式,良好的情境,有助于学生进行高效的数学学习。因此,教师要注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探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数学课堂彰显魅力。

小学数学;情境创设;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显然,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情境创设,可以传递给学生丰富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引发学生对新知学习的期待,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让“课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需求,创设丰富的情境,促使学生在情境中高效学习数学,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在情境中学习数学,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让学生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在教学公倍数时,新课伊始,教师为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村子里住着两个渔夫,每年他们都是从3月1日开始打鱼,甲渔夫连续打3天鱼,就会休息一天,而乙渔夫想多打点鱼,连续打5天鱼,才会休息一天。某一年的3月,有一个卖渔网的师傅,想趁他们一起休息的日子,向他们推销渔网,可卖渔网的师傅犯了难,不知道选什么日子去才能同时遇到他们。同学们,你们有办法帮助卖渔网的师傅吗?(教师趁势在大屏上出示了3月的日历)学生们听了老师的话很是兴奋,立即投入到探索中,但学生们手忙脚乱,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选出合适的日子。老师微笑着对学生说:“看来,选日子肯定也有技巧,毫无方法地寻找,必然会事倍功半。下面我们男、女同学分一下工,男同学找甲渔夫的休息日,女同学找乙渔夫的休息日,然后再对照一下,看看能发现什么。”于是学生们进入了新一轮的探索中……

上述案例,教师从实际生活入手,将新知学习融入在情境中,让学生贴近生活去学习,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更易于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学会数学思考。

二、创设问题情境,实现有效探究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它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引发数学思考。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研读教材,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促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更好地去探索、去发现、去获取。

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新课伊始,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三个大大的“1”,学生们感到很好奇,个个瞪大了眼睛,注视着老师。教师微笑着问学生:“老师所写的三个‘1’,你认为它们相等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相等。”此时教师趁势用等号进行连接,然后,教师不慌不忙地在刚才的第二个“1”后面添加了一个0,变成了10,而在第三个“1”的后面连续添加了两个0,变成了100,这时学生们都大声地说:“不对,不对,1和10、100是不相等的,不能再用等于号了。”教师说:“你们能开动脑筋,想办法使它们仍然保持相等吗?”听了老师的话后,学生都陷入了沉思之中,不一会儿,便有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可以在它们后面填写一些单位名称。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思路,有学生说可以写“米、分米、厘米”,1米=10分米=100厘米,也有学生说可以写“分米、厘米、毫米”,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教师引导学生把它们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得到0.1米=0.10米=0.100米,进而让学生观察这3个小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学生们自然地总结出了小数的基本性质。

上述案例,教师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找准教学的起点,灵活地创设富有实效的数学问题情境,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使学生的思维步步走向深入。

三、创设活动情境,促进能力提升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交流的活动,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学。数学学习其实也是一种活动,它不是单纯地进行知识接受,而是促使学生进行主动建构。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将课本中的知识、结论转化成学生的活动,提升学生的能力。

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教师就创设了活动的空间,课前让学生准备了一些带有包装纸的圆柱体包装盒。新课伊始,教师对学生说:“如果将圆柱体包装盒的侧面,用剪刀剪一刀,会得到什么图形?”学生们猜想的结果不一,认为可能是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怎样进行验证呢?教师让学生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包装盒动手去摸一摸,剪一剪,然后和自己的同桌比一比……学生经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进行了汇报:生1: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生2: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生3: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平行四边形。于是教师让生1和生2、生3到讲台前面进行演示,学生们发现沿着圆柱的高剪开,才可以得到长方形或者正方形。那所得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有什么关系呢?学生们进入到了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中。

有句格言说:“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上述案例,教师通过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探究、体验数学知识,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总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学习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发自内心地喜欢数学,实现全面发展。

[1]金华棉.数学情境的创设应从形式走向实质[J].小学教学参考,2012(14).

[2]朱苏龙.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分析[J].小学教学研究,2011(32).

猜你喜欢

渔夫圆柱创设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渔夫和小猫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渔夫之利
天皇版“渔夫”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圆柱表面积的另一种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