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转化与历史科学的发展

2017-02-26磊,

关键词:中华科学历史

张 磊, 张 苹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转化与历史科学的发展

张 磊, 张 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蕴涵中华民族精神的基因。要坚持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反对民族虚无主义的“全盘西化”主张,摒除颂古非今的全盘复古倾向,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厚古薄今或厚今薄古两种偏颇都不足取。要依据时代特点,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历史科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以科学态度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主要依据,历史科学的发展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传承 文化转化 历史科学

在悠久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其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成长、壮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曾经激励中华儿女反抗外来侵略,保持民族独立,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协调社会利益与社会关系平衡。迄于今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辨哲理、人文精神、教化思想和道德观念,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仍可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启示,而且裨益于人类认识、改造世界的努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视历史科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转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

坚持科学的态度,是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首要准则。

优秀传统文化实为一个民族和国家得以延续及发展的根本,堪称不可割断的精神命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64页,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然而,传统文化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精华和糟粕并存。所以正确的文化继承必须明确区分优劣,弘扬优秀部分,摒弃低劣部分。有所鉴别地、扬弃地对待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才是科学态度的真谛。由于优劣往往共处于一部著述或同一概念中,辨识并非易事,需要以科学的理论、方法为指导,因时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判断,作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从而“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91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此外,还需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时代价值,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以创造、创新精神加以转化、发展,使之适应时代精神和社会需要。必须指出的是,传承、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继承和发扬“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革命文化传统,因为它最切近当代中国社会,是划时代的伟大启蒙运动。夸大其难免的不足和缺陷甚至全部否定,显然是有悖于科学的偏见。“五四”新文化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冲其网罗而卓自树立,破其勒羁而突自解放”,解除了封建主义长期君临所造成的思想锢蔽,接受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并开始了新的思想追求。这是对辛亥革命未竟之业的“继往”——“补课”,也是重新探索拯救和发展中国道路的“开来”——创新。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优秀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途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新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科学对待传统文化,还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其一为民族虚无主义的“全盘西化”论。这种极其片面和根本行不通的主张,完全无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价值和意义;毫不理解它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在当代世界文化激荡中得以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未能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与时代精神相互联系沟通,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因素。这种缺失文化自信的文化取向曾经喧嚣一时,经过一番讨论后败下阵来,十分尴尬。其代表人物胡适不得不修改原有的表述,改为标榜“充分世界化”。意味深长的是,据有关记载称,一些反对“全盘西化”论者曾质询胡适是否不吃中餐,其实他是位地道的地方美食家,并制作过几道著名徽菜。当然,反对“全盘西化”决非固步自封,盲目排外。中华传统文化历来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对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采取学习与借鉴的态度,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和而不同,择善而从,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自身。只是对于本质上为资本利益及代表资本利益的国家利益服务的西方文化,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辨识、扬弃的态度,不要为所谓“普世价值”之类的动听词句所迷惑。

摒弃“全盘西化”论是正确的,但同时也要防止另一种消极倾向——“全盘复古”、颂古非今。这种错误观念古已有之,在目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把传统经典奉为“圣书”和圭臬,认为其中的语句文词和全部论点都是完满的;全盘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主义文化的批判,乃至认可和宣扬其中一些片面化、绝对化的观点,根本否定近代革命文化传统。把元代郭居敬编著的《二十四孝》全部图示于城市宣传栏的个案,就更是令人匪夷所思了。该书中“郭巨为母埋儿”一则曾被鲁迅所斥责,这种违反人性和法制的糟粕早已被抛进垃圾桶里,于今却又沉渣泛起。在传承、弘扬历史文化时,决不能淡化和消除批判的前提。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08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有过厚古薄今和厚今薄古的不同论争。事实上,人类历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每一个时代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同时又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历史的演进遵循一定的规律,从低级阶段演进到高级阶段。历史文化的进程也是如此,每个历史发展阶段都有与之相应的文化。每个社会形态在其初始阶段,都有合理性的一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的矛盾日益严重和激化,并将被新的社会形态所替代。从奴隶制度到封建制度再到资本主义制度,概莫能外。同时,统治阶级和民众的对立必然在思想领域有所反映。与之相应的文化兼有精华和糟粕,且有不同的时代特点,乃是历史的局限,是不可超脱的存在。尽管社会发展程度有别,但对不同阶段的历史文化不宜有绝对化的厚薄之分。历史文化总体而言是不断演进的,不能以古非今;今天是从昨日、前日发展而来,所以也不能以今非古。科学的态度是把历史视为一个自然发展过程,可以实事求是地评价不同时代的社会与文化的本质和特点,比较其异同,理清绵延传承的脉络。至于学术研究有时侧重于某一时代相关的课题,则是社会与科学的需要,是可以理解的。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强调研究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以便广大群众了解新中国是怎样建立的,更加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如何历经艰辛,建立了堪称“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丰功伟绩。研究重点在这个时期孰轻孰重的安排,不能理解为对中国古代的薄待。其实,了解古代和认识近代并无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反之亦然。马克思撰写《资本论》,不仅要研究资本主义的历史,还在《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中研究古代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只有这样,方能完整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深入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特点和矛盾。正如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说:“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反过来说,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705页,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可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应当排除绝对化的厚古薄今或厚今薄古的倾向,而秉持辩证法的发展观。至于常为一些论者所引用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正确的理解应是以往的历史为当代人所研究,被赋予了时代精神,烙上了时代的深切印记。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必须首先辨别精华与糟粕,加以扬弃,而且还需对精华部分中含有的时代价值因素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能实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圆满完成传承、弘扬的全部过程和终极任务。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差异(包括地缘因素),历史文化中的时代价值因素必须进行改造以适应现实。这是文化传承的关键所在,一成不变地照搬是行不通的。时代在变化,事物在发展。“万物皆流转”,这条规律乃是不容漠视与质疑的硬道理。

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使其中包含的时代价值因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各方面适应协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06页,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创造性转化就是按照时代特点与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容和形式加以改造,赋予时代内容和形式,以激活其生命力。在这方面,很多积极推广国学的人士作出了可喜的成绩,如对多个学派经典给以科学的评价和注释,对适合青少年的启蒙读物进行新编详解,近年来问世的《新三字经》《新千字文》等即是代表。尽管这种颇有意义的改造工作尚未尽如人意,但却应当加以充分肯定和支持。每当笔者看到少年们(还包括儿童)诵读和背诵这类未经时代精神解读的传统启蒙读物时,往往担忧这些古籍中涉及的自然观、历史观、国家观、道德观同当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念不尽符合,甚至相悖,对可塑性甚强的孩子们会有消极影响。有些社会复古现象也令人不可思议,如考中著名高校的优秀学生骑马或乘车游街,模仿过去新科状元的礼遇,乃至身着彩色古装(看来颇似戏服)。这种对优秀考生的表彰形式,同我们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显然是不一致的。

不仅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实现创造性转化,还要进一步地创新发展,即按照时代的需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深化、拓展、补充、丰富和发展,融汇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堪称创新性发展的典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中可以深切感受到它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因素,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毫无疑问,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具有质变性质的飞跃,也是实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关键所在。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转化有赖于历史科学的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转化离不开历史科学。无论是坚持科学的态度,抑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都需要历史科学的充分依据和智力支撑。2015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贺信中指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载《人民日报》,2015-08-24。正确传承、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读好历史这本“最好的教科书”。*《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 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载《人民日报》,2013-06-27。

首先,历史科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已逝时代的文化总体及其各个领域,大都为历史科学所反映和记述。思想层面和制度层面自不待言,因为它们主要记载于文本即通史、断代史、专史、典籍、志书等等。甚至物质层面的文化,如工农业生产也需专史的记录和诠释才能较为完整保存。很难设想,一个民族或国家一旦失去了历史记述,将会导致多么严重的后果。各种各样的文本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主要结晶,成为文化得以传承、弘扬的素材,其广泛的意义和效用难以估计。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把史学视为最一般意义的学科:“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是人类史,因为几乎整个意识形态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46页,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历史科学是传统文化的主要承担者,后者的存留大都离不开前者。就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而言,历史科学当是主要途径和手段。

其次,历史科学是以科学态度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依据。传统文化当然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存在着积极面和消极面,然而二者既有区别,却又往往相互渗透;特别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因之,科学地辨识、检验和扬弃,并非简单地判断和抉择,必须以科学的理解和中肯的判断为前提。历史科学的终极任务是揭示历史进程中各个领域和层次的客观规律,从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把握历史进程以及事件、人物活动的实质与作用。因为,唯物史观的指导赋予历史研究以严格的科学意义。

以科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即为明证。在长达一个世纪充满剧变的峥嵘岁月中,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迫切需要独立、民主与富强,救亡图存是迫待解决的主题。为此,必须推翻殖民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双重枷锁。农民战争冲击了封建暴政,但不可能真正“革故鼎新”。维新运动希冀经由自上而下的温和途径和手段推动中国近代化,然而这种“跪着的造反”也遭受了血腥镇压。伟大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绵延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堪称近代中国民主主义具有完全意义的启蒙,但最终还是归于失败,因为这场不彻底的变革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和民众处境。由是,才有“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到来。经过此后28年艰苦卓绝的奋战,终于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历史的进程昭示出这样的规律:无论是农民战争,还是维新运动与正规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都不能使国家臻于独立、民主和富强,更遑论洋务运动、清末新政和民国时期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旧军阀统治。这是不容置辩的真理。只有在这种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相关人物的思想与实践及重大事件作出科学的识别和扬弃,吸取优秀传统文化以推进当前先进文化建设。充分肯定革命民主派的业绩,确认维新派的进步性,实事求是地评价农民战争,对洋务运动、清末新政及民国时期新旧军阀的实质和客观作用的具体剖析,乃是批判地继承百年来历史文化的前提。至于反面的例证之一,则是20世纪90年代曾播出的一部反映近代中国走向共和历史的电视系列片,制作者虽自诩不戏说和演义,但实际上既歪曲了历史的真实,又误导了观众——美化了那拉氏、袁世凯及李鸿章等反面人物,贬低了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志士,丑化了民主革命先行者和近代化先驱孙中山。无可置辩的事实是,走向共和的第一步当然是诞生不久的兴中会策划的1895年广州起义,革命民主派的活动才是促进共和的主流,而非其他。可见,历史科学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意义和作用。“读史使人明智”,是为至理。

回溯往事,可以具体感知历史科学与继承、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密切相关的,历史科学的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转化的基础。

【责任编辑:王建平;实习编辑:陶汝崇】

D64,G122

A

1000-5455(2017)05-0048-04

2017-07-20

张磊,天津市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广东省社科联原主席,研究员;张苹,广东广州人,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中华科学历史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