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17-02-26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阳明镇第二小学陈林英

数学大世界 2017年1期
关键词:创造性小学生情境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阳明镇第二小学 陈林英

谈小学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阳明镇第二小学 陈林英

小学一、二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涉及四则运算、数字认识和图形认识等方面,教学方式主要是以课堂为教学场所进行的书面式教学,不利于对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指在思维的过程中有独特的创见,它能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是人的智力高度发达的表现。因此,为了实现小学数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目标,本文将以上述内容为研究背景,通过教学案例的形式来找到能够促进小学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方法。

小学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可见在小学教育中,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初始阶段,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一主题谈几点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震动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因此,根据数学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来主动构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情境,是培养小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切入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些一年级的小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基本的数字和加减法运算,但还是有一些学生不能够按照顺序背出阿拉伯数字。这一现象的改善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情境化的教学:首先,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数学问题创作改编出不同的童话故事,引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研究,使学生能够在故事所创造的情景中解决数学问题。其次,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设计来实现教学目标。比如,在对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数字教学时,为了渗透基数和序数的概念,数学教师可以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这样的情境:动物王国要举行秋季运动会,它们听说咱们班第一组的同学最爱回答问题,声音特响亮,特地请第一组的同学给它们当“啦啦队”,还要选一名啦啦队长。现在请大家数一数第一组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学生数后回答:“一共有8个同学。”教师请8个同学都站起来,然后接着说:“请数一数小组长排在第几?”学生数后回答:“组长排在第8。”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对比:一共有8个同学,组长排在第8,这两句话里都有8,意思一样吗?通过创设这个情境,学生体会到这两个“8”的意思不一样,第一句话里的“8”是一组同学的总数,第二句话里的“8”是小组长按顺序排在第8。这样很自然地渗透了基数和序数的概念。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情景着手,让学生从故事中体验数学思想,逐渐突破主动思考的难点,可以有效地达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制定创新品质的养成计划

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从课堂训练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在训练中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在教学中,有目的地设置一些简单的训练题,促进学生思维向更深层次发展;出示例题,让学生全面地考虑问题,从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充分运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教学素材进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比如,在小学数学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册中都有关于“认识图形”的内容,在一年级下册中有“有趣的图形”的教学内容,在二年级下册中有“变化的图形”的教学内容,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形的趣味性进行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事物图形引出所要教学的平面图形,通过这些例子,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数学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以此点燃他们的创新欲望和创造热情,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训练中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立性、灵活性,引导学生善于独立思考,灵活多变地解决实际问题。

三、设置开放性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主动质疑意识

现代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或新旧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构成学生认识活动的内部矛盾,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活跃的能动状态,进而唤醒学生强烈的质疑意识,激发求知欲望,使之成为促使学生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比如,在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除法”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3÷2等类型的非整除例题,由教师先给出题目“3÷2=?”,给学生5~10分钟的时间,按照教师所教的除法计算方法进行独立解题,当经过一段时间的解题和思考却无法得出结果时,一定会引起同学们对题目正确性的质疑和思维的发散,此时由教师进行“当只有1个苹果时,2名小学生应该怎样进行公平的分配”等举例的方式进行问题的讲解,这样,就可以在学生的主动质疑和思考中实现小学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总之,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通过教学氛围或情境的构建与创造性思维培养计划的灵活运用和开放性教学问题的设置等方式来逐渐激活小学生的数学创造思维,为小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1]文建蓉.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8):64-65.

[2]杨艳秀.浅谈小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卷宗,2016(7):477-477.

[3]孙天华.浅谈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9):219-219.

猜你喜欢

创造性小学生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我是小学生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