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治理现代化:理念、体制与方法论创新

2017-02-26姜权权

关键词:现代化国家

□姜权权



国家治理现代化:理念、体制与方法论创新

□姜权权

2017年4月22日,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和《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高峰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等省直机关领导,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单位领导与研究人员,以及澳门城市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一百余人就“国家治理现代化:理念、机制与方法论创新”的话题展开学术碰撞与思想交锋,并针对如下问题展开研讨。

一、国家治理的解读与哲学反思

国家治理作为一种政治现象,具有因应于历史情境的结构性维度和特点,不同时期的治理有着不同的内涵,同一时期不同国家对于治理的价值判断也不尽相同,特别是在不同国家的运用还需要一个本土化的过程。与会学者从多个角度出发,从国家治理的结构、体系与本土化问题进行了解读,并对其做出哲学意义上的反思。

1.关于国家治理的结构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的宋圭武认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有三层基石,表层基石是经济,包括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与金融安全等,其中粮食安全是最重要的底线;中层基石是制度,核心是公平,公平是一个复杂问题,公平的社会必然是稳定和有效率的社会;深层基石是文化,包括诚信意识、理性意识和敬畏意识等。从长远来看,文化建设是中国发展的治本之策,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形成一个有道德的社会,这需要一次道德启蒙。三层基石互相嵌套耦合、互相影响制约。武汉理工大学孙德忠指出,国家治理总是在特定的文化空间、文化氛围和文化背景下进行。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相通性、互补性意味着国家治理的成功实践,需要尊古而不泥古,援外而不法外;文化的微观性、具体性和渗透性意味着文化样态既可能成为国家治理有效推进的显性助力,也可能会成为国家治理全面展开的隐性阻滞。

2.关于国家治理的体系 天津师范大学佟德志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形成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复合体系,并与“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四个协调构成了国家治理的复合体系。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并同“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一起构成了国家治理的复合体系。从“三者统一”的政治体制改革到“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国的国家治理形成了复合体系,发挥了合力效应,在复合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当中,治理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各个要素的能力,同时更取决于总体的协调性;只有更好地发挥各个要素之间的协调机制,才可能产生复合体系的合力效应。

3.关于国家治理的本土化 北京联合大学唐少清认为,在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首先必须使之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只有通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才有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次,必须要有制度自信,更要有制度自觉,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再次,应立足于中国所独有的国家治理环境和治理结构,构建先进性执政党、服务型政府、稳健型经济、自信多元文化、幸福型社会和宜居型环境;最后,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因此,改进和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必须保持对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的坚定自信和面对世界的改革与开放。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杨述明将县域善治的主要目标定为小康社会,县域善治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基础,而小康社会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形态,县域善治的实现与小康社会的建成是高度统一的。小康社会的基础是经济发展与结构系统,核心是生活水平与质量系统,关键是社会事务与发展系统,标志是社会结构与社会文明系统,命脉是人与自然和谐系统。这五个系统内部分别包含有各自的指标体系,系统之间是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的。而小康社会本身作为一个社会形态,具有质性和量度的特征,小康社会的建设是一个递进的、历史的过程。

国家治理研究院闫帅认为,中国当前的政治问责实质上是一种混合了社会问责与行政问责的问责模式,因此在摆脱“唯选举论”的西式思维前提下,他把这种通过社会问责来提供信息机制和通过行政问责来实施强制机制的问责模式称之为复合型问责,它们形成了中国政治问责的本土解释。

4.国家治理的哲学反思 中共中央党校董振华指出,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不可或缺,没有价值理想的工具理性是盲目的,离开工具理性的价值理性是空想,二者割裂就会出现问题。因此,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要努力寻求一个最具有普遍性的价值理性,这样一来方能实现最终的善治。武汉大学的朱国伟认为,实践的结构是实践理性结构考察的始源。在中国的国家治理实践中,自改革开放以来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划定了国家治理的基本价值规范、现实任务与实践策略。在这其中“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核心的价值原则,“改革开放”作为基本手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主导任务,分别成为中国国家治理中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与事实理性的始源。中国共产党主导的国家治理实践并未用理想主义代替现实,一方面,尊重经验,防止使自身走向经验主义,以致迷失方向;另一方面,也防止过度的理想主义或唯总体论,一味追求顶层设计,使自身脱离实际、脱离人民群众。这种在“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中将价值理性与事实理性、工具理性相结合的实践理性模式,体现了国家治理中三维理性的实践哲学,也许是理解国家治理领域的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方案的一个维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强乃社对习近平主席的国家治理思想中的空间战略内容进行解读,并指出我国在国际提出的一带一路、南海建设及在国内层面提出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国家主要功能区的规划等战略是富有成效的,为空间中的人、财、物等要素的互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推动了我国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南京大学的刘怀玉认为马克思主义既要有历史阶段的时间向度,也要有横向联系的空间向度,他进一步指出,治理中国离不开历史唯物主义,离不开历史辩证法,更离不开空间辩证法的思路。立足于治理中国的角度来看,从传统社会的王朝地理学到革命地理学、建设地理学最后到发展地理学,都与空间辩证法密不可分。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与挑战

国家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存在着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指出,我国面临诸多挑战:在思想方面多种主义共存,经济方面多种所有制并存,社会中阶层分化严重,以及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问题、两岸四地社会制度的差异与祖国统一问题、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文化认同问题、不同区域的经济差异问题、反腐问题以及政府与企业、民众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着多维挑战。

1.半程现代化问题 武汉大学虞崇胜认为世界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各异:少数国家能够较为顺利地实现全面现代化,而多数国家的现代化却往往停滞在半途,迟迟不能实现全面现代化。根据全面现代化的内涵和要求,可以把这种停滞在半途的现代化称之为“半程现代化”。审视目前中国的实际,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消除了政治钝化的同时也带来民众政治参与意识的觉醒,但是制度化的参政与利益表达渠道却并不成熟。此外,由于经济的过快发展,社会阶层重新洗牌,阶层利益冲突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制度所能协调的范畴,导致社会中不同阶层民众之间的冲突增多。再者,制度的发展落后于社会的发展造成制度的引导规劝功能无法在新环境下发挥作用,民众的道德价值观念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出现民众过于追求物质生活而忽视素养的提升。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当下的现代化进程还并不能够令人完全满意,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还只能称之为“半程现代化”,中国的全面现代化之路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改革来推动其前进。

2.城乡关系问题 武汉大学刘伟认为,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在城乡间合理配置治理资源、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是国家治理绕不过的重大课题。建国以后,为了快速实现工业化,我国采用了便于城市从乡村提取资源的城乡二元体制,这是一种资源由乡村向城市的集中。改革开放初期,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城乡二元结构固化期之后,国家逐渐出台政策化解僵硬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互动逐渐增多。2002年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式的城乡关系在党和国家层面得到了肯定。新世纪我国在城乡建设上主要有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两大举措,而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都不是闭门造车,单纯依靠城市或农村。无论是城镇化建设还是新农村建设,在实施过程中都兼顾到了城市和乡村两方面因素,将城乡发展统筹到两大举措之中,这也是我国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对城乡关系的认定和取向。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城市和乡村的关系,对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意义重大,如何理顺城乡关系,对执政者政治智慧和国家治理能力都是重大挑战。

3.生态问题 中国地质大学的黄娟指出,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差距较大,而且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失衡,其表现为绿色要素流动不自由、绿色主体功能约束不强、绿色公共服务不均等、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协调。长江经济带人民虽“同饮一江水”,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绿色发展不协调问题突出。广州大学的李倩认为,目前我国河流污染呈现污染源点多、污染范围广、污染程度深、污染危害大等特点。河流因其流动性,使污染迅速扩散,其影响范围不限于污染发生区,上游遭受污染会很快影响到下游,甚至一段河流的污染,可以波及整个河道以及河道两岸的生态环境,造成附近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农产品质量、产量降低。污染水甚至可通过饮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也可通过食物链和灌溉农田间接威胁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4.智库建设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胡海滨认为,目前,我国正处在由大向强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夯实“硬实力”的同时要提升以国际话语权为代表的“软实力”。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巩固既有话语权、创新话语权以及反制西方的话语侵蚀效应,需要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制度安排,其中智库的国际化是重要的一环。智库国际化在操作层面最为重要的便是其“伐谋”功能,包括设置全球议程、影响国际舆论、广交各国朋友和影响他国政策四大块。而中国智库尚未形成走出国门的全球组织力、主导他国的国际感召力、干预全球的话语塑造力和参与国际组织的人才输送力。因此,我国智库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建立全球品牌。

三、国家治理的理念、体制与方法论创新

国务院参事、《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柯锦华认为,理念、机制和方法论的创新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当中的核心问题,当现存的体制机制不能适应以新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时,这一体制机制就必须加以改造甚至是被创造性地打破。与会者围绕这一内容,提出了各类观点。

1.政府治理领域的理念、体制和方法论创新 山东财经大学的武中哲指出,从短缺走向富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现实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的重要性逐渐让位于消费的重要性,由生产建构的政治也会转化为以消费主导的政治,因而国家治理的基本逻辑和方略需要适应新的社会现实。消费社会来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社会的政治逻辑和整合基础,必然要求国家治理体制的创新。

华南理工大喻锋认为,作为当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权责清单制度导入政府部门考评,不但能有效解决“考评什么”的内容问题,还有利于明晰考评的边界和树立奖惩问责的有效依据。因此,尝试以权责清单制度导入政府部门考评的量化路径探索,引入综合评价方法构建“权责清单指数”,是促成政府部门考核评价优化的一种建设性探索。

2.社会治理领域的理念、体制和方法论创新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认为,作为国家治理的一个子系统,中国社会治理在“十三五”时期及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在新常态条件下通过全面的社会治理创新来实现社会系统的现代化改造,从而内在地支撑国家现代治理体系以及增强国家现代治理能力。

西北大学的雷晓康认为,地方政府在社会治理当中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突发事件频发、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和医疗意外等挑战,不断发展的保险业可以成为政府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帮手。面对一系列治理挑战,保险业有着一套解决方案:强化责任保险,分散政府治理突发事件的成本;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险模式;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在我国,政府与市场合作的共识基本形成、基于“多中心治理”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将要构建,国家基本社会保险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以及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做好了承接服务的准备,这四项条件的形成将促使利用保险优化社会治理成为可能。

3.文化治理领域的理念、体制与方法论创新 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任廖晓义认为,现代治理,无论是社区治理、国家治理还是全球治理,都是为了解决现代社会的问题,问题的解决依靠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变。我国传统儒家、道家、佛教乃至中医文化等的核心都是和,和而不同的和,天下为公的和,乐道尚和,乐在和中,天地人和、乐在其中,“乐和”就是中华文明核心价值的通俗表达。乐和思维是全息思维、系统思维和和谐思维,如何将这一思维方式化为理论范式,乐和家园便是其中一种解答方式。乐和家园是基于共同体社会理想的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实验,在这个社区共同体社会里,党委政府是主导,村民居民是主体,传统文化是主脉,社工服务是助力。用乐和治理去实现个群相和,用乐和礼义去实现心脑相和,用乐和生计去实现义利相和,用乐和人居去实现物我相和,用乐和养生去实现身心相和。这样一种大同社会的当代理想可以成为一种社区治理方案而实施。

4.生态治理领域的理念、体制和方法论创新 黄娟认为,莱茵河流域在治理过程中积极探索绿色协调发展道路,积累了绿色要素整体流动、绿色空间整体布局、绿色服务整体提升、绿色治理整体推进等有益经验。同样,协调发展视域下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也需要探索绿色要素有序自由流动、绿色主体功能约束有效、绿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绿色资源环境可承载工作,将其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或绿色协调发展的先行示范带。

瑞典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季松指出,治理依靠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以河长制为例,这一体制要求由中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这一体制的构建,是我国生态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将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

5.地方治理领域的理念、体制与方法论创新 新疆大学的周永华提出,加强多民族嵌入式社区的建设是我国进行民族工作的一个新途径和新要求,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途径和重要体现,对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有重要意义。多民族地区嵌入式社区的建设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以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享共乐为主要路径,巩固民族团结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最终实现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和共同繁荣发展。

澳门城市大学叶桂平认为,澳门特别行政区作为国家不可分离的部分,其治理应该是一种地方治理模式。澳门回归十七年来的实践清楚地告诉我们,要确保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可持续发展,务必把国家的发展与特区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发挥好“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及时把握国家的发展机遇。在未来的发展中,澳门特区政府将进一步发挥社会引领作用,继续主动融入国家发展,用好、用足国家惠澳政策,搭上国家发展的高速快车,带动特区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进一步深化公共行政改革,努力提高施政能力和施政绩效,努力建设和实现善政、公正、高效和廉洁的法治政府。

6.城市治理领域的创新 上海财经大学陈忠认为,城市是多样文明的空间聚集,城市创新的激活、可持续需要诸多条件,尤其离不开合理、坚实的文明基础、人文底蕴。同城市发展相伴随的文明多样性,为创新的生成提供了重要条件。但文明多样性、多样异质文明的聚集并不必然产生创新。如果一个城市缺乏合理的秩序,如果多样主体之间缺少文明与文化认同,不仅不会触发创新,甚至会成为城市风险的重要来源。推进创新的可持续,建构合理的城市秩序,需要把握、确认创新及其核心载体城市的深层本性、人文底蕴。一个没有人文底蕴的城市必然不会持续繁荣;一种不和城市战略相结合并缺少深刻人文底蕴的创新战略,不可能真正激活创新并实现创新的可持续。

最后,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在闭幕式中指出,这次会议交流充分且意义重大,与会者围绕国家治理的解读与反思、国家治理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国家治理的理念、体制和方法论创新等问题贡献了大量的智慧,一致认为本次论坛将为迎接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和迎接中国未来100年的发展提供理念、体制和方法论方面的准备。因此,这次论坛不仅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还肩负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使命。

责任编辑 吴兰丽

姜权权,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2017-05-10

猜你喜欢

现代化国家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国家公祭日
边疆治理现代化
国家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