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学生法制意识的策略
2017-02-26王俊卿
◎ 王俊卿
增强学生法制意识的策略
◎ 王俊卿
近几年,未成年人的犯罪倾向表现为年龄越来越小,且手段令人咋舌,他们对法律知之甚少,受害者也不懂得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总结起来,原因无非与家庭、学校和社会有关。因此,需要实行依法治教,把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法治轨道,作为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通过对学生开展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意识,让他们形成法律观念,从而提升法律素养。以笔者之见,要增强学生法制意识,应当采取以下“四项”策略。
一、落实日常行为规范
日常行为规范是指国家规定的对中小学学生日常行为最为基本的要求。规范虽然不是法律,但却是根据我国教育法律法规而制定的,具有规范学生行为的功能。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要落实这些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增强法制观念。
首先,要学习这些日常行为规范,在开学初以班级为单位学习规范,熟记内容。由学校德育处对学生有关规范的识记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并作为班级管理的积分存档。其次,对违反规定的学生及时进行教育和处理,学生在学校出现的不良现象,如打架、旷课、上网、早恋等行为,老师发现后要及时根据情况进行教育,并利用规范进行处理。最后,在学期末,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在校行为表现,对照规定进行反思,哪些规范执行了,哪些规范违反了,分析原因,找到改正的办法,从而加强法律意识。
制定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指导思想就是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国家观、集体观、道德观、法制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理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学习课堂法律知识
对于专业的法律知识,我们现行的中小学教材中没有作为一门学科进行教学。在教育教学中,学校只是对学生的行为意识进行培养,特别是思想政治课中,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法律知识和观念的渗透,让学生了解一些法律常识。例如,小学思品课中课文“我爱家乡山和水”、“家乡的物产多又多”、“我家门前新事多”和“让家园更美好”这一单元,都很适合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法律教育。“让家园更美好”单元的课文还可以渗透《野生动物保护法》。通过说明道理,让学生懂得人类生存的条件必须靠环境来保障,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明确人类要跟动物和谐相处,懂得关爱动物就是关爱人类自己,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法不可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单元的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法律的基础常识,明白违法的事千万不要做,不要因为一点小利益而去触碰法律,这样的后果是很严重的,通过学习让他们认识到法律不是儿戏,要尊重法律,不做违法之事。
同时,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从而提升学习法律的实效。法律知识往往比较枯燥,在教学中要用生动的语言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掌握。可以通过编排小品让学生表演;通过观看漫画解释含义;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方法去掌握各个知识点和内容,让学生乐学、善学,学的有效果。例如,买到假“阿迪达斯”鞋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解决?从而引起学生的激烈讨论,他们认为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向人民法院提交诉讼。在老师引导下,学生们发表了自己的诉讼理由。学生们掌握了遵纪守法的理论依据,进一步了解了法律内涵,形成了法律观念。
三、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具有多种功能,不仅可以丰富知识,拓展视野,也能向学生渗透法律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可以从不同途径对学生传授法律知识,让他们自觉学法、知法、懂法、用法、护法,从而更好地预防犯罪,远离犯罪。
首先,制定班级公约。在行为规范的基础上,争取大多数学生的同意,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班级公约,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某班班级公约有十条:不打架斗殴,不辱骂他人;不偷窃,不故意损坏公共财物;不乱扔瓜皮果壳纸屑;不无故旷课,夜不归宿;不看、不听色情音像,不读无益身心的书刊;不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不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不违反交通规则;不做违背社会公德的事情;尊重他人劳动成果,遵纪守法,争做文明学生。这十项内容规范了学生的行为,让他们遵守法纪法规,自觉抵制不良风气。
其次,要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教师摆放一些有关法律知识的图书,也可以让学生们捐赠,为学生了解法律提供方便。以主题板报形式,在全国法制宣传日来临之际,制作一期有关法律和安全的板报,通过宣传让学生树立防微杜渐的思想意识,不断矫正不良行为,有效地预防犯罪。
最后,每个学期让学生制作有关法律知识的手抄报,并进行评比,优秀作品张贴展览。学生在制作手抄报时,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强化了自己的法律意识,展览和评比又为学生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通过手抄报活动,提升了学生的法律素质。同时,可以在班级的文化墙上张贴法律名言警句。如“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强森)。”“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马基雅弗利)。”这些名言都是对法律的最好诠释,以此来警示学生。
四、开展校园法制讲座
由于学生处于学习期,对专业法律知识尚不能完全理解,学校可以在课堂中渗透,并开展一些法律知识讲座,千方百计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应用法律知识。
对于依法治校,上级非常重视,每所学校都配备了以最近辖区派出所副所长担任的学校法律副校长,专门负责依法治校工作,负责法律知识的普及。由此,法制讲座成为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途径之一。
首先,学校法律副校长为学校师生每学期开展1—2次法律讲座,也可以聘请司法工作者来校做专题法律讲座。学校教师、法律副校长、司法工作者共同组成了法制教育队伍,不断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切实做到知法守法。
其次,讲座要依据不同情况选择相应内容。如为何要学习法律、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学生应当掌握哪些法律、如何加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等等。专家讲座依据以上内容分别进行准备,分析案例,一一讲解,从而使讲座主题明确,内容充实,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也避免了内容上的重复。
最后,要求师生做好法律讲座的笔记,写出反思,作为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和评价。对法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收看电视节目《法律讲堂》,自学法律知识,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
总之,增强学生法律意识,提升学生法律素养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育实践中努力开展法制教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手段,开展多样的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
(作者: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第一小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刘斌]
G415
B
1673-9949(2017)02-0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