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堰山区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现状与技术浅析

2017-02-26十堰市农机推广中心付晓星郑荣华

湖北农机化 2017年4期
关键词:机具农艺覆膜

十堰市农机推广中心 付晓星 郑荣华

房县农机推广站 孙军

十堰山区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现状与技术浅析

十堰市农机推广中心 付晓星 郑荣华

房县农机推广站 孙军

湖北省马铃薯种植区域,除17个平原地区马铃薯主产市、县外,其它大部分分布在山区,十堰是湖北省产薯大市之一。为了促进马铃薯机械化在湖北省协调全面发展,从2014年底,十堰在产薯大县房县军店镇定庚马铃薯专业合作社首次开展马铃薯机械播种试点,又在第二年马铃薯收获时节开展马铃薯机收试点,通过几年的示范推广,切实开展以“冬作区高垄双行覆膜机播机收技术”为重点的技术攻关及试验示范,探索出了一条山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之路。对提高马铃薯田间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促进山区“小土豆”做成大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房县马铃薯种植现状及主要栽培模式

马铃薯种植在夏粮收获中占比较重,在短缺经济条件下,马铃薯为保障粮食供给、解决山区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作出了特殊贡献。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马铃薯种植由过去主要是高山群众自产自食、商品量很少逐步向马铃薯产业化方向发展。随着马铃薯种植效益的提高,其生产发展较快,现在每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近6万亩(1hm2=15亩),由于房县海拔高,日照好,昼夜温差大,土壤疏松,具有适宜马铃薯生长的得天独厚条件,“高山洋芋”因品质佳、口感好深受人们喜爱,传统种植中马铃薯因品种、栽培措施、水肥管理、用工量等因素的影响,产量弹性较大,少的亩产量仅达150~200 kg(鲜重),多的亩产量也能突破2 500~3 000 kg(鲜重)。近年来,由于国家马铃薯第四大主粮战略推动,马铃薯由过去的一家一户种植为主发展为以农机大户种植和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种植为主。马铃薯冬播比例也逐步增大,地膜覆盖迅速铺开,为马铃薯生产农艺与农机相融合提供了必要条件。十堰农机部门把握马铃薯成为第四大主粮的趋势,以拥有土地流转的马铃薯生产专业合作社为全程机械化试点基地,以马铃薯耕种环节、收获环节机械化为突破口,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为契机,大力引进先进适用的马铃薯播种、收获机具,加大示范推广工作力度。抓好示范基地建设,以点带面,加快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步伐。

2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初探

2.1 实施点的基本情况

示范地点选在房县定庚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为实现机械化连片作业,该社在军店镇何家村流转230余亩土地种植马铃薯,以沙性土壤为主,适合大中型拖拉机作业。种薯是从内蒙古引进荷兰优质高产品种,栽培模式采用冬马铃薯净作种植方式,为地膜覆盖单垄双行,垄底宽80 cm、垄顶宽35~50(垄距35 cm)。近年来,先后选型引进耕整地、起垄、覆膜、施肥一体化播种机和收获机械6台(套),在示范园区适时开展机械耕整地、机械种植、机械化收获等全程机械化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100%,为实现马铃薯全程机械化应用与推广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2.2 主攻方向

机械播种、机械收获。

2.3 发展路径及技术路线

(1)发展路径:在普及应用深耕深松、灌溉、植保、施肥等环节机械化技术的基础上,重点推广多行高效多功能马铃薯播种机和两段(割秧、挖掘)收获机械。

(2)技术路线:机械旋耕→播种→喷洒化学除草剂→中耕施肥→杀秧→收获。

2.4 技术规范

(1)整地要求:①地面平坦,土壤疏松细碎,一般不应有直径大于2 cm的土块;②深浅一致,耕深16~22 cm;③墒情控制在15%左右,直观上手捏不成团,但有湿润感,散落在地无块状。

(2)播种要求:①合理密植,均匀一致;②垄高20~25 cm,垄宽35~50 cm,一垄双行;③覆膜后必须用田园管理机进行培土,以免出苗不及时“捂苗”。

(3)收获要求:马铃薯收获一般可以分为杀秧和挖掘2个部分。①杀秧:通常在收获前10 d左右,先用割秧机割掉全部薯秧。②挖掘:打完秧之后10 d左右可以挖掘。

2.5 机具使用

(1)耕整(深松):58.8 kW以上拖拉机带深松机,可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

(2)旋耕:29.4 kW以上拖拉机带旋耕机。

(3)播种:马铃薯专用播种机(振动型),起垄、施肥、播种、覆膜一体化;2垄4行,配套40.425 kW以上拖拉机。

(4)收获:150型收获机,一次二垄,配套29.4 kW以上拖拉机;200型收获机,一次三垄,配套40.425 kW以上拖拉机。

3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3.1 种薯切块全靠人工

为适应机械化作业,防止种薯块间粘结,需用草木灰或生石灰等拌种。劳动量大。

3.2 杀秧

现行杀秧机易造成马铃薯破损,一般破损率在5%左右,目前采用人工杀秧。

3.3 捡拾土豆劳动强度大

人工捡拾土豆每袋40~50 kg,每袋支出费用10元。

3.4 贮藏

收获后湿度大,如不及时摊晾易腐烂变质;需解决如何让马铃薯收获后快速进入休眠问题,需建立贮藏保鲜设施。

4 发展建议

4.1 因地制宜,不同种植规模分类指导

目前十堰山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针对的是流转土地1 000亩以下的马铃薯生产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此类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的马铃薯生产模式主要以大中型机械为主、种植机械一次能完成单垄双行马铃薯的开沟、播种、施肥、扶垄、喷药和覆膜等工序,收获机械一次能完成单垄双行马铃薯收获任务。而对大范围一家一户的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示范推广还处在空白,须重点开展小型马铃薯种植关键技术装备—半自动马铃薯施肥种植机的示范引导,一次作业可完成马铃薯(包括种薯、切块薯、微型薯)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覆膜(选装)、铺设滴灌管(选装)等多项作业,抢农时、效率高,且农机农艺相结合适应性强。在马铃薯收获上,重点开展由13.23 kW以上拖拉机驱动的4U1Z型单行振动式马铃薯挖掘机。通过示范引导,进行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不同种植模式探索试验,探索丘陵山区农机化作业模式和技术路线,示范带动整个山区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实现根本性改观。促进丘陵山区马铃薯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4.2 农机农艺协调发展,播种收获同步推进

十堰市农机部门结合全市马铃薯生产现状,从过去单方面要求农机服务于农艺的思维转变为今后农机农艺各自调整,相辅相成,融为一体,共同为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服务。比如统一改春季播种为冬季播种;改露地栽培为覆膜栽培;改平作为垄作;改套种为净作。使马铃薯全程机械化在房县定庚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能顺利实施。农机农艺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构建农科教、管推用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机械化农艺体系、作业规范和质量标准,培育适于机械化作业的作物良种,强化农机从业人员农艺知识培训,组织引导农民统一作物品种、播期、行距、行向、施肥和植保,为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实施高效农机化规模生产示范引领工程,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农场和种植大户建设。

4.3 完善和提高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机具性能

与国外先进机具相比,当前市场上的国产马铃薯作业机具虽然有价廉的优势,但在技术性能上与进口机具还存在很大差距,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实际需求。适合山区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机具少,科研投入低。山区马铃薯机械化生产作业需要体积小、重量轻、科技含量高的作业机具。经过前期作业的试验示范来看,适合山区作业的机具少,满足不了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要求,特别是适合山区马铃薯施肥、播种、覆土一次性完成的作业机具和马铃薯收获机挖掘后配套代替人工捡拾的作业机具相当缺乏,适宜机具短缺影响技术普及。需强化科技攻关,农机推广部门要及时将应用推广信息反馈生产部门,加大山区新机具的研发。进一步加大对山区机械化发展的科研投入,农业科研院校、农机生产企业、农机推广部门联合公关,研发出山区真正需要的作业机具,及时完善改进机具,提高机具质量,完善机具性能,提高机具的适应性、稳定性,增强农民购机用机信心。

4.4 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力度,推进马铃薯全程机械化快速发展

从十堰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程看,政府扶持一直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大面积实施机械化马铃薯生产,也同样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政府要积极出台促进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奖(补)政策,山区作业机具特点要“小、巧、尖”,这就要求机具科技含量高,动力要大,体积要小,重量要轻,但这样的机具价格普遍偏高。要利用购机补贴政策,对山区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补贴额度,增强农民购买力。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从事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组织和专业合作社的补贴力度,保障参与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示范项目的科研单位、推广单位、生产企业以必要的科研试制、推广经费,推进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为实现现代农业的长远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2017-06-25)

猜你喜欢

机具农艺覆膜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打造新亮点!山西将这个产业的7类机具全部纳入补贴!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原位开窗用覆膜支架织物覆膜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电务系统大型机具上道时的作业防护
14份蒌蒿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评价
花生新品种锦花20覆膜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