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2017-02-26江苏省靖江实验学校
江苏省靖江实验学校 方 胜
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江苏省靖江实验学校 方 胜
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数学学习能力。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综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心设计,使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获得感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时,教师要和学生积极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并对他们进行有效指导,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促进他们数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一、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学生成了学习主体,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快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教师需要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让他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主动学习,促进思维的深入发展,掌握知识的本质,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从多个方面分析知识,对知识形成综合全面的认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做他们学习的好伙伴,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敢于和教师进行交流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快速掌握教材中的内容。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时,教师要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改进,使学生对每个学习环节都充满兴趣,发挥探索精神,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完成学习内容。
二、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问题是促使学生思维活跃的催化剂。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再进行知识的讲解和灌输,而是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主动探究和思考。在积极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使问题作为学生的学习指导,让他们能通过解决问题完成教材重难点内容的探究,促进他们思维的深入发展。例如,在教学“分数除法”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掌握的除法知识进行提问:大胆猜测,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学过的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否相同?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活跃的氛围中,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到“分数除法”探究中,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促进思维的深入发展。
三、结合操作进行探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高年级数学教材中,包括一些抽象的知识,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思考和分析,很难深入理解这些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操作活动,在操作中进行知识的探究,通过直观化的操作促进思维的深入,让他们能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通过教学活动需要让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的名称,通过观察和操作归纳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在操作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仔细观察它们有几个面、几个棱、几个顶点,从直观上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然后,教师让学生探究长方体的展开图,把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纸盒剪开,得到它的展开图,并认真观察展开图,认识到长方体的展开图是由3对长方形组成的,每对长方形的大小完全相同。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利用直观操作掌握了教材中的抽象知识,有利于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使课堂教学在活跃的氛围中高效完成教学目标。
四、创设多媒体情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随着教学改革浪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让他们在直观生动的学习中主动思考、探究,促进思维灵活性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把教材中的抽象文字转化成直观的图片,让学生在多媒体的引导下产生探究动力,积极主动分析多媒体展示的内容。在多媒体教学情境中,教师可以把抽象的知识进行动态演示,在演示过程中,学生会被新颖的教学方式所吸引,激发他们的思维活跃性,让他们的思维跟随演示进行深入思考,掌握数量之间的关系和数学概念的本质,提升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利用多媒体教学,让教师从传统的板书工作中解脱出来,加强了师生互动,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激发学生的活跃思维,让他们有效掌握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例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时,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的图形,在熟悉的生活图形中,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内容产生兴趣,他们认真阅读了教材内容,掌握了圆柱和圆锥的定义。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圆柱和圆锥,让学生在多媒体情境中掌握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再引导学生探究圆锥的特征,并和圆柱进行比较。在多媒体直观教学中,能让学生逐步深入地探究教材内容,使他们由浅入深地理解所学内容,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的有效发展,使数学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教材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数学探究能力,让他们掌握科学有效的数学方法,使学习活动在有效的方法下事半功倍。在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时,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从数学知识中提取信息的方法,使他们通过阅读提取有用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解题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归类的方法、消元法等方法分析数学题目,从多个角度探究题目的解决方法。在进行方法指导时,教师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方法,避免采用“拿来主义”的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向和有效的学习方法,为他们的学习增加了更多促进因素,使他们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究完成了数学学习内容,大大提高了数学探究能力。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需要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让他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探究,获得深刻的理解,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的发展。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活跃思维,挖掘他们的智慧潜力,使他们的数学探究能力不断提高,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