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渲染的散文问题群教学
——以《柳叶儿》教学设计为例
2017-02-26顾雪梅
■顾雪梅
教研成果
基于情境渲染的散文问题群教学
——以《柳叶儿》教学设计为例
■顾雪梅
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学作品。散文大多审美特点比较明显,所以,散文阅读教学,也应是一种审美阅读教学,而不是着眼于筛选和处理的信息式阅读指导教学。个人认为:审美阅读式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问题群渲染情境,达到情意共生,这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而用“问题驱动”教学,就要放弃无意义、无价值的问题,提炼出有探究价值的教学问题,促使学生思考。
现以《柳叶儿》教学为例,谈谈基于情境渲染的散文问题群教学。
一、辐形问题:勾勒图像,生成意象
曾有论者指出:散文是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语言艺术。散文依托语言本体的差遣和打造来强化自身并感染读者。散文语言本身富含审美特质,所以,散文阅读应当是一个“析言—悟象—会意”的过程。其中,“言”是散文的魅力所在,散文往往通过具有情韵和哲理的语言来勾画具体、有形的“象”,再把抽象、无形的“意”附着其上,使之富有深邃的内涵。基于此,笔者在《柳叶儿》的教学中,从文章“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出发,提炼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源,并以此为重难点,作为课堂问题群的中心。设置问题时,直接从语言切入,形成问题枝干,具体如下:
师:齐读一下课文题目,假如我们把“儿”去掉,再读一读,这两者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柳叶儿”亲切。
师: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直接读出对柳叶儿的亲切之感?
生:“每当看到那一片片打着细卷儿……慢慢品尝一番那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开头)“我却总忍不住要摘一片下来嚼一嚼。……它能够让你活下去。”(结尾)
师:那么,文章的中间部分写了什么呢?
生:抢、吃柳叶儿。
师:可见全文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柳叶儿展开的,记载的事情都与柳叶儿有关,柳叶儿也承载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一部分中三个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连缀作者创作情境,快速地感知全文的感情基调,助其强化文体特征,勾勒出审美意象,衍生文本意义,可谓以美及美。
二、梯形问题:再现情境,涵泳意象
散文是作家情感与人格的外化。散文创作中,意象的处理受主观意识影响较大。解读文字、涵泳意象是最终把握情感旨归的必要途径。就这一点来说,要想准确解读散文,就要用体悟式提问,把读者带入可感可触的艺术情境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以文本为依托,着重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学识和阅历,对问题中涉及的情感信息进行感悟体验,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例如:
师:作者喜爱柳叶儿,感激柳叶儿,是因为柳叶儿救过我的命,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样的情况下?
生:闹饥荒。
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原句,齐读一遍。
(生读第4小节。)
师:老师这里有一段文字,和原文相比,稍微做了些改动,同学们也一起读一下,看看哪段文字更好?好在哪里?
(展示修改后的文字: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前一年的干地瓜秧、榆树皮都吃光了,大家又抢柳叶儿……那一年,我八岁。)
生:原文更能突出灾情的严重。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的运用,更能突出焦虑、无奈、绝望的心情。
师:我们试着再读一读。
师:宋学孟出生于1953年,抢柳叶儿、吃柳叶儿那年,作者8岁,我们可以算出灾荒发生在1961年左右,老师展示几张照片,大家一起感受一下那段灾荒时期的情况。
师(展示图一):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干地瓜秧吃光了。
师(展示图二):榆树皮吃光了。
师(展示图三):大家不得不爬上树,开始吃树叶。
师(展示图四):当时有一种泥土叫观音土,在大饥荒时期曾被饥民当成食物充饥。可是观音土吃下去之后,既不能消化,也不能排泄,人的肚皮被撑得很鼓,四肢还是骨瘦如柴,最后人还是要死。
师:我们看了这些图片之后,追忆一下当时的情景,大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大家再试着朗读一遍这段文字。
由于作者童年时期是个特殊的年代,现在的学生很难体会其寄托于柳叶儿中的别样情感,考虑到这一点,笔者设置“问题叶”,用多媒体辅助,引领学生朗读、析读。过程中,几个问题逐步深入,后一个问题是对前一个问题的推进,循序渐进实现“穿越”,让学生步入当年的情境,纽系情感,从而促进了学生审美思维的深度发展。
三、树形问题:思维聚合,言意共生
余光中曾经对散文有过精彩的论述:“散文就是一面旗子,旗杆是知性,旗是感性;无杆之旗正如无旗之杆,都飘扬不起来。”他也断言,感性与知性的把握和调配,是散文写作的一大艺术。这提示我们,读出散文中的知性参与,方能到达“以意逆志”的审美巅峰。为此,笔者设计了以下逻辑紧密的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形式烘托意境,训练能力,优化思维。
1.浏览“我”和三叔抢柳叶儿的这段文字,用笔画出给你感触最深的文字,并且说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小组交流一下。
2.强化细节:第11小节中,作者看到鲜红鲜红的太阳,都看痴了,说太阳是肉做的,这是因为作者太饿了。我们之前学过的《幼时记趣》里说:“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同学们能不能仿照《幼时记趣》,将课文中的句子也改编一下呢?
3.为了填饱肚子,我和三叔必须起早、走远路,饱受饥饿和寒冷,那么抢回的柳叶儿是怎么吃的?(课本剧表演)
4.第12小节中,“满心里香得不行”,老师觉得不准确,照道理应该是“满嘴里香得不行”,到底是“满心”还是“满嘴”?
5.文章字里行间都是写的“生活上的苦涩”,为什么全家最乐的是“我”?
6.同学们,作者是幸运的,因为柳叶儿让作者在三年自然灾害这场浩劫中存活了下来,如今作者见到柳叶儿仍然“忍不住要摘一片下来嚼一嚼”,同学们想一想,作者嚼出了什么滋味?
7.一个能苦中品出甜的人,必须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这里的第7个问题是对第6个问题的追问,适时的追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使他们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深层地挖掘文本意蕴,有效地拓展阅读空间,从而在文本空白处彰显师生智慧,聚化学生思维,实现超越文本的创造性阅读。
以上环节中,无论是在小组活动时集中解决的“共享问题”,还是在细节关注、课本剧表演中自然生成的问题链,以及基于感性认识而升华的理性思考,都在课堂的最终促进了思维的聚合。学生在一系列创设的情境下,思维的积极性被最大限度地激发。
研究表明,人类的思维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语文课堂就是由多个问题构成的“问题树”所形成的生态圈,要使散文课堂“生态环保”,教师设置问题时,不仅要注意契合文体、创设意境、渗透情思,更要注意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提高其有效性,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目的。
(作者为江苏省南通市中青年名师李凤工作室成员,南通市田家炳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