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量时代”的知识观变革与教学转型
2017-02-26许昌良
■许昌良
“新质量时代”的知识观变革与教学转型
■许昌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立德树人”的教育战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明确提出“质量为本”的要求,国家“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也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一切都表明党和国家高度关注教育质量。而面对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挑战,这里的质量与我们传统的质量有很大的不同,换言之,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质量时代”。这个“新质量时代”,就是不再以分数指标、物质计量、工具价值来判断教育的效率,就是要放弃关注教育的显性即时功效,只关注其工具价值,转向回归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回归教育的人文价值,致力于学校的内涵建设,这些已经成为判断今天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新尺度。为此,需要重塑现行教学之知识观,实现教学的转型。
一、“新质量时代”知识观的嬗变与重构
近几十年来,特别是这十几年来,世界的知识观正在嬗变,人类对于知识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明晰的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人的发展就是人在学习过程中吸收各种符号系统的过程;要制定积极训练认知能力和培养个性的策略;不但要注意心理活动的结果,而且要重视认识过程的开展方式;学习过程的实质不是对固定性知识的复制与粘贴,而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即从“接受”到“建构”;所获得的不是“关于世界的知识”,而是“进入世界的知识”;不仅要懂得知识的科学性,还要知道知识的价值性;不仅是一种对象化学习,而且是“自我感建立”;不仅是知道知识的“假定性意义”,而且具有学习者的“个性化意义”;不仅懂得了“学科的逻辑”,而且训练了自我的“思维方式”。
当前初中教育阶段我们面临许多挑战,初中教育在基础教育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是人生当中极其重要的发展阶段。初中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基础教育质量。初中学生朝气蓬勃,思维敏捷,求知欲旺盛,理应是立志进德、明理启智的黄金时期,也是其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是教育最富有张力的一个时期,然而这也是一个极富挑战的时期。初中三年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飞跃期,也是面临中考选拔性考试的严酷的学业竞争期,这两个“高峰”相遇,相当多的孩子遭遇冲击,成为失败者。当下初中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学内容是以考纲为纲,学习方式上就是题海战术,死记硬背,教学评价上就是分数是王道。所以,在许多学校,非考试科目形同虚设,甚至完全被淡化和边缘化。究其实质,学习生活相对于一部分学生而言,就是消费青春、消磨意志、宰割兴趣、畸形发展。学生厌学,社会适应性差,不是学习能力问题,当然也不是智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知识观陈旧以及教学方式的简单化,许多学生学习失败乃至沦为差生,实际上是师缘性的,是知识观的错位所导致的。初中教与学的现状以及初中生发展进入到“内控性”为主的特征都决定了初中教育知识观转型的必要与可能。
其实一个世纪以前,集进步主义教育与实用主义哲学于大成的教育家约翰·杜威先生就提倡建立“儿童中心”的学校。在这种学校中,学习的过程不是由教师和教材来决定的,主要是由儿童来决定;教师影响他的学生成长,不是通过把一点一滴的知识硬灌到他们的头脑中去,而是通过控制在其中实现生长的环境;应该以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取代灌输教材;教育应该是生活本身而不是生活的准备;所有有理性的生活都是学习,因为它包括经验的解释与改造。因此,学校应该是儿童学习批判地和有理性地生活的一个场所;教师的职责是提供建议而不是依靠权威来指挥。面对“新质量时代”知识观的变化,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到知识是一种经验的工具,是应付连续不断的新情况的工具,应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并把它和经验结合起来。不仅要具有知识技能,而且要有运用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在内的种种心理和社会资源的能力,在特定的情境中能够应对复杂问题,这种能力背后支撑它的知识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知识。知识是一种系统和结构,是“灵活”知识而不是“僵死”知识,不是聚集了解的知识而是有体验支撑的能够运用的知识,是能够汇集、编码种种见解的智慧。知识不仅是能够解释理解的东西,而且是借助语言思考的东西,是每个人能够给予证据和根据,且有自己回答的智慧,也是能够基于反思,拓展语言范围,把问题解决的智慧。
二、新知识观下的教学转型及其实现
“新质量时代”的知识观变革不是一个理论层面的讨论,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实践问题,即每一个教师具有知识观变革的自觉,在每一天的教学场境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都要围绕新知识观之价值取向实现转型。在新知识观下,教学转型方式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1.教学内容的转型:从确定性内容传承转向对知识可能性的智慧探索。
关于教学内容的转型不是新近凭空而生的,近代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早就揭示过这个问题。存在主义哲学观认为,正确的知识应当能产生自由,因为它能把人从无知的偏见中解脱出来,并使其看到自己真正的样子。因此学校必须完全修改传统的知识观,必须不再认为教材本身就是目的,或者是为学生从事未来职业作准备的工具,而应当看作是培养自我的一种手段。因此,教学内容的转型,即不再是给学生一堆陈旧的、孤立的、碎片化的知识,也不光是教授书本固定的确定性的知识,即所谓的“教教材”,学生不是一个有待装满的仓库。未来的学生应该是一个“有待点燃的火把”,教学的过程是给予一种探索的可能性,面对知识,学生首先具有研究的意识。以作文教学为例,传统的初中作文教学,教师一方面兴叹学生作文水平差,提高成绩是如何如何的艰难,另一方面给学生的又是陈旧的教学内容与方式:布置题目,学生做八股文,写出来后教师给一个分数,老师苦苦相逼,学生草率交差。改变传统的作文教与学的知识观,走出以本为本的藩篱,就是以“本”为基,多元多向探索,教材应该是动态的,与学生经验发展是连续相关的。作文要紧密联系生活,淡化文体意识,淡化写作数量的要求,要培养学生敢于个性表达、探索的精神。可以先放后引,不拘一格,让学生纵情地表达生活,展露个人的心灵世界。文体形式上倡导多样化,可以写成文言文,也可以写成诗歌、散文,慢慢地,学生在表达生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什么叫作文,能体验到写作是心灵的舒展、是自己和自己心灵的对话。不要总是把教学探索和中考对立,也不要用“影响中考”之类的托词来掩饰我们对教学探索的怠慢。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语文课本知识为原点,扩展开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坚持“用教材教”。比方说大量的非连续文本的阅读,让学生广泛地接触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传统的阅读与写作教学把学生逼到一个狭小的空间里,用规定动作做规定的事情,思维越来越僵化,视野越写越狭窄。我校语文教研组每学期都进行一次全校性的课本剧展示,要求半数以上学生参与,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就把知识转化成了实践。新知识观念下的阅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家园、关注文化,不仅是进行海量的阅读,而且随时随地有实践体验的机会,让他们走进生活,关注生活中的问题,甚至思考人生与社会,在关注问题的过程中思考、搜集、对话、整理、请教别人,这个过程其实就真正发生了学习。
2.教学方式转型:从死记硬背应对考试转向探究与协同学习。
死记硬背也许可以得到一些分数,但是不能解决学习问题,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大量死记硬背是极其有害的,是智力发展的大敌。学习上必须培养统整性思维,综合梳理各方面知识,形成整体的认识,教学的最大意义抑或本真的教学在于把知识转化成为鲜活的自我认识。在教学的方式上,可以引领学生参与研究。要引导学生关注问题,创设情境,考察身边的生活现象,激活他们的意识,鼓励他们去探究,指导他们像做课题研究一样观察、实验、参观、探险,同时学会搜集资料,分析整理材料,分析信息、整理信息,最后进行总结和个性化表达,向别人传递和表达。教师工作的重要任务在于给他们舞台,给他们机会。这个过程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考、探究机会,是有目的、有意义的,是多维多向的探索,而不是没有目的、没有意义、单向的灌输,这种学习才是能动的。因此,从本质上讲,教育是教给学生关于方法论的知识。
3.教学评价转型:从以考试分数甄别优劣转向促进反思与改进。
与传统教学评价所不同的,新知识观下的评价的重要功能转向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后续学习,获得终身发展的能力和渴求学习的愿望。一是鼓励学生发挥优势,更加卓越地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改进学习;二是帮助教师反思教学,改进教学。因此,新知识观下的考试远不止纸笔测验,也不是对学习态度端正与否、分数高低的甄别。在具体的评价方式上,教师要把握好三个要素:(1)从自我完成教学任务转向观察学生。我们要观察、指导学生是怎么思考的,他会做什么。(2)综合理性推测。推测学生表现背后的认知过程是怎么起作用的,进而怎么指导。(3)科学判断把握。清晰地把握学生表现背后的认知过程、知识面貌。要把三个要素整合起来。评价的目的不在于给学生定等第、下结论,而是为了进一步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兴致提升。新知识观下的评价要利于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学生成长观,关注真实的“经历”“感受”,让学生获得“自我充实”感,为后续学习提供积极情感基础。每一次评价都是一个起点,而不是一个终点,所以应当是发现、赏识,是多元、反思、改进式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才回到了教学评价的原点。
在对核心素养的考查与检验上,还应进一步拓宽认识,如对学生生活情境中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还可以把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与学科知识相结合。知识观变革需要对考试实行变革,要进行考试形式多样化的探索,如实验、观察,写实验性报告和论文,开展“无领导小组”的研讨交流等。在考试的组织上,可以给予多次选择,如可以提供多次考试,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
(作者为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