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根肿病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
2017-02-26叶良阶孙贤海
叶良阶 熊 嘉 孙贤海
(1.湖北省石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434400; 2.湖北省石首市植物保护局 434400)
油菜根肿病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
叶良阶1熊 嘉2孙贤海2
(1.湖北省石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434400; 2.湖北省石首市植物保护局 434400)
近几年来,油菜根肿病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油菜的正常生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油菜发病面积200万hm2,平均产量损失达20%~30%,严重田块产量损失达60%以上。因其病菌传染性强,传播蔓延快,防治难度大,被称为“油菜癌症”。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该病害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导致湖北省宜昌、荆门、荆州等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布。为此,石首市作为荆州地区的重要油菜产区,积极开展了油菜根肿病的研究工作。
1 发生特点
1.1 发生症状
油菜根肿病主要危害油菜根部,发病初期地上部分的症状不明显,以后生长逐渐迟缓,且叶色逐渐淡绿,叶边变黄,植株矮化,并表现缺水症状但不明显。苗期感病,肿瘤主要发生在主根,严重时幼苗枯死。成株期受害初期,地面上部不明显,但生长缓慢,矮小,重者表现为缺水状态,基部叶片在中午时萎蔫,早晚可恢复;到了后期则叶片发黄,枯萎至全株死亡。成株期感病肿瘤多发生在侧根和主根的下部。主根的肿瘤体积大而数量少,而侧根的肿瘤体积小而数量多,肿瘤发生初期表面光滑,呈乳白色胶体状,后期龟裂而且粗糙,最后腐烂。由于根部发生肿瘤,严重影响了水分和养分的正常吸收,从而造成油菜严重减产。
1.2 病原
其病原菌芸苔根肿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不仅危害油菜,还可以侵染包括白菜、萝卜、芥菜、甘蓝、花椰菜等几乎所有十字花科蔬菜,在根上不正常膨大的细胞内长出大量鱼卵状排列的圆形或近圆形休眠孢子,聚合成不坚实的团,休眠孢子囊团淡黄色,单个休眠孢子囊无色,表面不光滑,直径2.1m~4.2m,平均2.9m。
1.3 发病条件
1.3.1 土壤温湿度
该病菌在9℃~30℃均可发育,适温19℃~25℃。田间水量在50%~98%的范围内均可发病,田间土壤含水量低于45%病菌死亡。
1.3.2 土壤酸碱度
该菌适于酸性土质环境,若用工业用水灌溉或大量使用酸性肥料,会造成病害发生与流行;pH值7.2以上发病少。
1.3.3 土质源
黏土地是根肿病发病的土质源。
1.3.4 其它损害
油菜根部的伤害等可诱发该病。如地下害虫危害或人工操作伤害油菜的根部等因素。
1.4 传播途径
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中或粘附在种子上越冬,并可在土中存活10~15年。孢子囊借雨水、灌溉水、害虫及农事操作等传播,萌发产生游动孢子侵入寄主,经10d左右根部长出肿瘤。
2 防控措施
油菜根肿病防控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多个方面进行落实。
2.1 加强种子检疫
禁止从油菜根肿病发生区调进种子,严禁无检疫证的种子进入市场流通。对有嫌疑的种子,一定要用药漫种杀菌灭毒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将种子喷洒后再播种。
2.2 减少传播途径
不要与发病田共用灌溉水,切忌大水漫灌,防止疫水扩散。对跨区作业农机要进行清理消毒处理。
2.3 强化健身栽培
有育苗移栽习惯的地区,可选用无病地做苗床,进行种子和苗床消毒处理,培育无病壮苗移栽。也可适当推迟播种期,避开根肿病侵染危险期。多施农家肥和磷钾肥,控制氮肥施用量,对重病田块适当施用草木灰或生石灰等碱性肥料。及时排除田间积水,认真拔除病株并携出田外烧毁,在病穴四周撒消石灰,以防病菌蔓延。
2.4 适时辅于药剂防治
作物发病后,可用枯草芽孢杆菌、氟啶胺、氰霜唑等进行防治。根肿病在十字花科作物的苗期侵染最为严重,从2叶期开始,每667m2使用10%氰霜唑悬浮剂1 500倍液或1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500倍液进行喷淋灌根,每7d~10d一次,连续施用2次~3次。
2.5 改造酸性土壤
在雨水较多灌溉方便的地方,结合整地在酸性土地块中每667m2施消石灰100kg~150kg,或移栽时用消石灰、草木灰撒在菜塘里调节土壤pH值,可减轻发病。
2.6 实行轮作换茬
对油菜重病田块,实行油菜与玉米、麦类、豆科、茄科、葫芦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并避免在低洼积水地或疫区稻麦田改菜田上种植油菜。
2.7 示范推广抗病品种并适时播种
选择如华油杂62R、华双5号R等抗根肿病新品种,并于9月底或10月初播种,发病较轻;特别是根肿病疫区要做好抗性品种的政府采购和统一供种工作,控制非抗性油菜的种植面积。
2.8 搞好疫情普查
油菜2叶~6叶期是根肿病发病的关键时期,也是防治的适当时机。要在定点调查的基础上,认真组织疫情普查,一旦发现病田,及时上报疫情并做好防治工作。
S435.65
B
1005-6114(2017)05-039-002
2017-05-25
熊嘉,Tel:15972734406,E-mail:wzq_njust@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