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艺术润泽儿童的生活

2017-02-25马建

江苏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写字艺术课程

【摘 要】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小学以“写字育人”文化建设作为艺术教育的突破口,在理念提升、队伍建设、课程建设、考核保障等方面走出了一条扎根乡土地域文化的艺术教育特色建設之路。

【关键词】艺术教育;养正发蒙;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5-0022-02

【作者简介】马建,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小学(江苏通州,226351)校长,高级教师,南通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小学坚持以“写字育人”作为实施艺术教育的突破口,写字养德、写字启智、写字怡情、写字育美,提升儿童的艺术素养,润泽与点化儿童的生命。近年来,学校将美术、音乐与书法并重,共同发挥其美育功能,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走出了一条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艺术教育特色之路。

一、养正发蒙:用艺术丰赡学校办学理念

石港小学于2014年整体搬迁,2015年又恰逢建校110周年,我们以此为契机,重新梳理提炼了学校核心文化体系。从学校1930年创作的、如今仍每天唱响校园的校歌《桃李流芳》中,挖掘出“养正发蒙”四个字作为学校办学理念,将学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个个端端正正地写‘人,写出端端正正的‘人字”定位为学校的办学目标,确立“正”为校训,“正己正人”为师训,“走好第一步”为生训,形成了以“正”为核心的学校文化体系。《易经》有云:“蒙以养正,圣功也”,用艺术的芬芳涵养学生的素质,是养正发蒙理念的应有之义,是实现党中央提出“立德树人”目标的有效途径。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写字教学形成特色的基础上,对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又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学校特色倘若仅仅停留在写字这一层面上,形式是单一的,内涵是单薄的,所以我们必须站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高度,要把学校特色做大做强,丰富其内涵,扩大其外延。书法是一种艺术,而艺术不仅仅是书法,它还包括音乐、美术等类型。理念指导着实践,在新校区文化建设中,我们将艺术元素融入景观建设之中。我们的廊道文化建设在突显书法特色的基础上体现了艺术的多元性。每班教室外墙展示本班学生每日一练硬笔书法作品,每周更换一批作品;教室外墙还悬挂装裱过的在校学生软笔书法作品镜框。在每层教学楼走廊天花板上,我们悬挂了文化吊旗,吊旗上端是读书格言,下方主板块各楼层分别展示世界各地文化与石港地域特色文化:底层为蓝色经典——中外名著赏析;二楼为绿意盎然——石港特色盆景;三楼为红色传统——石港京剧艺术;四楼为太极黑白——石港武术传人。

二、植根地域:用队伍支撑学校艺术教育

2014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区域内艺术教育统筹力度,多渠道解决艺术师资短缺问题。”的确,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师资的缺乏严重制约着学校艺术教育的开展。师资队伍的充实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但孩子的艺术教育容不得半点等待!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专业教师引领,强化校本培训。我们在每周一下午的政治或业务学习之前安排五分钟“经典共赏”时间,或聆听一段中外名曲或欣赏一幅世界名画:《梁祝》婉转柔美的旋律触动着每位教师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蓝色多瑙河》让大家徜徉于多瑙河畔;《蒙娜丽莎》亘古不变的微笑,带给教师们无限美好的遐想……教师自身艺术素养的熏染提升了学校艺术教育的情感原动力,而学校艺术专业教师在“经典共赏”中精心设计的推介词也从作品背景、表现手法、美学内涵等角度实实在在地提升了全体教师艺术教育的素养与技能。我们还给写字教师设计了写字练功本,它分学期教学计划、课时计划、书法小故事、经典楷书字帖、教师练字格等五个板块,既是备课笔记,又是练字本。练功本实行每周一检查,一月一反馈,期末进行优秀练功本评选。组织教师编辑了《字里千秋》等5本“写字育人”校本教材,为写字教育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目前,我们正在继续编写基于学校写字育人特色课程建设的两本校本教材:《中国梦》和《书法操》。教师写字备课和校本教材的编写、使用过程,正是教师深刻理解写字育人课程丰富内涵的过程,是教师队伍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二是植根地域文化,吸引社区艺术名流走进校园。千年古镇石港素有“京剧之乡”“武术之乡”“盆景之乡”“书法之乡”四大美誉。我们聘请石港镇京剧票友每周三次走进学校义务为学生进行京剧辅导,近年来先后排练了少儿京剧《说爸爸》《京剧小传人》《贵妃醉酒》等经典剧目,屡屡在省、市、区比赛获奖。我们还在每周四下午将四年级五个班集中起来上大课,邀请石港镇“王家拳”传人王廷和徒弟一起为学生教授“王家拳”。我们还邀请石港盆景园艺界泰斗时兆先老先生到校辅导教师、学生社团制作盆景。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安排学校艺术教师共同参与社区辅导工作,一方面做好学生的组织工作,更重要的是在组织过程中与学生一起学习地域文化艺术。

三、走班选修:用“顶灯”照亮鲜活生命个体

清华大学谢维和教授指出,小学教育要用“顶灯”而不是“探照灯”照亮学生的认知世界。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理解这一理论:一方面我们要把握小学教育的入门性质,它是一种“发蒙”教育,强调的是小学生对外部社会的认识的“直接的完整性”,要为学生展示完整的世界,这里当然包括艺术;另一方面,我们要用“顶灯”照亮每一位孩子,而不是用“探照灯”将艺术教育做成精英教育。

石港小学在上好国家、地方艺术课程的基础上,坚持采用“校本走班选修”制度让每一位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我校在2015年出台了《石港小学“校本选修课程”建设方案》,方案明确指导思想是“为真正‘给学生带得走的东西,让孩子们活在丰富多彩的当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原乡村少年宫活动项目基础上,进一步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时空、教师配备、课程评价方面进行全方位建设,提高学校校本课程的科学性。”本学期,我们加大了艺术选修课程的建设力度,在教师自主申报、教务处审核、学生自主报名基础上开设了京剧、合唱、舞蹈、器乐、儿童画、水墨画、电脑绘画、十字绣、园艺、主持、硬笔书法、软笔书法、书法韵律操等十三项艺术类选修课程。活动时间集中在每周二下午,实现了学生的全覆盖,将艺术教育的“顶灯”之光洒向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

今年国庆节,石港镇首届旅游文化节在我校举行,石港精品盆景、书画作品在我校“文正书院”展出,票友京剧会演在我校报告厅举行。我们适时调整了相关选修课程班孩子们的活动时间,由辅导老师带领他们以“国庆节红领巾走访”的形式将家门口的课程资源用到了极致。上学期末,我们还组织软笔书法班和硬笔书法班的孩子们和石港镇老党员一起开展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老少共书党章活动”,用艺术的芬芳蒙养儿童对党的情怀。

四、美丽展示:用评价升华儿童艺术品位

就国家层面而言,2015年开始对中小学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测评,艺术素质测评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及教育现代化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我们早在2004年就尝试进行了艺术类学科的评价改革,主要从过程评价与终端评价两方面进行评估。2014年修改出台了《石港小学考查科目考核方案》,方案在过程考核方面既有与其他考试科目相同的检查评议,更有针对艺术类课程的“活动展示”加分项目。在学校每年的艺术节活动中,荣获学校一、二、三等奖的节目有相应加分点,参加区级以上艺术展演、对外艺术竞赛获奖、各类业余艺术考级通过的也有相应权重的加分。而终端评价也体现了艺术教育的学科特色。美术考核由考核组临时在全册内容中决定绘画内容,全体学生参与,由考核组人员批阅,计算优秀率与合格率。音乐分书面测试与歌唱测试,书面测试共两题:一是由监考老师任意播放一首本册教材欣赏类乐曲,全体学生写乐曲名;二是直接在答题纸上书写监考老师现场提问的乐理题答案(一、二年级无乐理题,听两首教材乐曲,采用选择题形式)。全对为优秀,对一题为合格,全错为不合格。歌唱测试由考核组人员随机抽取5名学生独唱,每有一个不合格的,书面测试合格率降0.5个百分点。考核结果均纳入奖励性绩效考核教学质量奖考评体系。

猜你喜欢

写字艺术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学写字
纸的艺术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写字
写字大课堂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