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生活化教学,挖掘小学数学新奥妙

2017-02-25江苏省兴化市景范学校

数学大世界 2017年29期
关键词:羽毛球拍篮球生活化

江苏省兴化市景范学校 张 艳

巧借生活化教学,挖掘小学数学新奥妙

江苏省兴化市景范学校 张 艳

数学这门学科是小学教学中的“重头戏”,它旨在塑造学生的抽象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因而教师不可轻视教学的任何环节,以“追求万无一失的心态”把握课堂的发展方向。数学学习其实质是服务于实际生活的,所以本文着重分析生活化教学的特色,力求在每一节数学课堂中创造出一种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真正领悟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挖掘;新奥妙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问题在课堂之中并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所以我们需要借助课余时间来解决未解难题。课余时间是与生活最贴切的一部分,渗透生活化教学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联想已有知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为此,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熟悉的事物,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趣事,进而组织教学活动,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完美对接。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开启内容新视野

为了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教师可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这样便于生活化气息的渗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引领他们渐入佳境。教师可以创设与课本内容吻合的情境,吸引学生的眼球,力争每一节课都向学生展现课堂的新鲜感。

例如,在教学《小猴子分桃》一课时,我也拿出9个桃子,要求将它们放于若干个果盘中,每盘个数相等,共有几种放法?当我尝试操作几次后,得出三种方法:每盘放3个,可放9÷3=3(盘);每盘放9个,可放9÷9=1(盘);每盘放1个,可放9÷1=9(盘)。这样一来,学生很快便能观察到结果,只有盘数为1、3、9时,每个盘中所放的桃子数才是相同的,然后教师即可借机引入“因数”这一概念,也就是说一个数只有在除以自身因数的情况下才不会出现余数,这样学生便能在生活情境中领悟到教师的良苦用心。

利用课本内容创设生活情景,借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动物形象,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小学生的所有注意力,帮助他们达到最佳学习状态,同时,课堂与生活相结合也可以提供给学生观察生活、汲取知识的新途径、新视野,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地接受新知识。

二、数学理解生活化,开拓解题新思想

善于捕捉生活细节,嫁接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成为学习动力的有效方法。素质教育强调要求学生用敏锐的数学眼光发觉生活中隐藏的数学问题,探索其规律,落实数学理解生活化。

比如,在教学简单的两位数乘法时,我出了一道题目考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学校组织师生外出游玩,教师28人,学生150人,公园门票为成人30元/人,学生15元/人,总人数达30人则20元/人。请学生设计最佳购票方案。此问题有如下三种方案:①全买团体票:(28+150)×20=3560(元);②不买团体票:28×30+150×15=3090(元);③部分买团体票,另外一部分单买:(28+2)×20+(150-2)×15=2820(元)。这样一来,通过对总价格的大小比较,学生就能应用数学知识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深入问题的本质,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并告知他们数学知识可以应用于理财等生活琐事中,从而渗透生活化教学,发现数学知识能够提升生活品质的奥妙。

三、日常生活数学化,增加学习新策略

为了使数学教学与生活融合得更为彻底,我们不仅要使数学生活化,同时也要将生活数学化,只有两者实现共通,才能让数学课堂中洋溢青春的生活气息,彰显靓丽的时代色彩。小学生的知识体系理应在师生互动中建成,在讨论研究中重组,在资源共享中倍增,这些学习活动的推进都离不开生活的熏陶。

譬如,为了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我引入了“课堂运动器材贩卖超市”这一环节,首先我向学生出示了运动器材的总价目表:羽毛球拍50元/副,篮球95元/个,之后我向学生提问:老师需要买5副羽毛球拍和6个篮球,同学们,你们可以帮老师算一下钱的总数吗?针对这一问题,最普通的解决方法是50×5+95×6=830(元),为了锻炼学生举一反三、多角度思考的能力,我提醒学生:如果我们先分别买5副羽毛球拍和篮球,再买两个篮球,应该怎样列式呢?这都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买卖方法,通过此番点拨,便有学生提出疑问:老师,我们也可以先分别买6副羽毛球拍和篮球,然后退掉1副羽毛球拍吗?听完这一发言,我大致了解到学生都投入了自己的思考,并用生活化的买卖思想来完成这道题目,体现了生活数学化的痕迹,因此,(95+50)×5+95×1、(95+50)×6-50×1这两种做法也同样可得出相同的答案。

通过展示以及对生活案例的思考,小学生了解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可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自主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现问题是展开数学教学讨论的第一步,生活作为教学资源的源泉,必然是承载数学信息的重要渠道,它能够给予小学生问题的提示与牵引,培养他们捕捉生活现象与细节、抛弃无用条件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从小学起就必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拉近学生的心灵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只有将生活与教学巧妙融合,才能真正做到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开辟崭新的思维空间,从而维系学生学习和教师传授之间的平衡,无形中提升了学科的价值,便于探索数学领域中更多的乐趣与奥妙,何乐而不为呢?

[1]刘昌泰.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

[2]张超群.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J].中华新闻报,2012.

猜你喜欢

羽毛球拍篮球生活化
羽毛球拍收纳桶的制作及应用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一次函数”练习卷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能调节长度的儿童羽毛球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