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7-02-25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北厍小学廖雨馨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北厍小学 廖雨馨
百家讲坛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北厍小学 廖雨馨
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对于知识的呈现一般都过于抽象、缺乏情境的铺垫,抑或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实施建议”中就提及“在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学习数学”、“创设实际生活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学”。让小学数学知识的抽象和学生思维的具象能有机结合,深切地让我们感受为什么要学数学,学习数学的意义何在,同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把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象性有机结合,解决两者间的矛盾,对学生有意义地去学习数学有着重要的作用,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还能提高教学效果。不过在实际教学中,因为教师对创设情境的理解和运用的理解比较片面,往往会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通过学习研究和教学实践,分析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策略。
一、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数学教学给人一种感觉,就是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平时上课,只要是新授课,就一定要“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而不少教师在备课时也在这一模块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构造情境,想让这节课的呈现更为精彩,但却常常忽视了对学生学情的把握和数学知识的重难点,忽视了数学的本质,精心创设的情境也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和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脱离生活
部分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脱离生活,使情境和实际生活不相符,这点有违“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更会让学生产生数学都是编造出来的想法,长此以往,学生怎么会体会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又怎么会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呢?
2.情境乏味
有些教师在设立教学情境时只考虑了情境与数学知识的联系,而没有考虑到情境也需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参与的兴趣并不高。很多学生对于课堂上老师创设的千篇一律的买东西、交通工具等情境感觉只是变了一个出数学题的花样,并不能很好地融入情境、融入课堂。
3.生拉硬扯
在有的情境教学中,教师简单地为追求情境而创设情境,仿佛没有了情境的课堂就不是数学课。曾听到一次练习课,教师一上课就绘声绘色地说:“小朋友们,今天数学小精灵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喜欢吗?”学生一下就热烈起来了,可后来呢?一张小精灵的图片伴随着练习题、练习题、练习题不断重复地出现,学生立刻就感到乏味与失望了,更有一些学生在那里研究小精灵的模样,这样的情境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对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中问题的解决策略
小学数学的知识相对于其他学科显得比较抽象,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数学学习显得更为枯燥,对于数学课堂更是“度日如年”。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我认为创设合适的情境,可以起到启发学生思维,进入新课节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通过情境来学习数学,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那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凸显教学情境的价值所在,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1.自主开发
数学老师是课程实施的直接执行者,利用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我们教师不应该停留在只是“照本宣科”或者是一味地模仿,而应该是在此基础上去自主开发联系生活实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教师,自主开发是对能力的提升,是对课堂教学的升华,对于学生,生活化和身边的素材所创设的情境也更能让学生有参与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2.从实际出发
在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已有生活背景为出发点,联系生活讲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的魅力,体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对班级学生的认知范围有一定的了解,不能设置过于复杂的情境,导致学生的困惑。只有情境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才能在情境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紧扣主题
一篇文章的主题是中心思想,那么一节数学的主题就是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重中之重,指明了教学的方向,道明了这节课的重难点和教学的深度。创设情境优先要考虑的不是要采取什么方式或者素材,而是要从教学目标出发,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来创设的情境才是好情境。
4.难易适中
在情境教学中,必须设立一个能吸引学生去分析、去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在设立问题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数学能力。问题不能难度太大,这样会造成学生的困惑,让学生无从下手,但也不能过于简单,否则问题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学生的思维集中时间也会很短。此外,如果想要吸引学生持续的关注,可以设立一个连续的情境,在情境中不断穿插。
5.富有趣味性
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习的质量。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等显著的特点,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动画、声音、视频、图片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创设一些生动的问题情境,从而产生主动的学习动机。
总而言之,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一门需要长期研究的艺术,对于很多知识的呈现和学生的认知都有很大的帮助。创设情境时,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服务,以能否呈现数学知识为标准,以培养数学思维的进一步升华为目标。同时,在创设情境时,要结合以上几方面,注重生活化情境的创建,要紧扣教学目标,不脱离实际,“生活化”又不失“数学化”,才能创设出符合儿童内在发展需要的合理情境,让情境创设能为数学课堂添砖加瓦,提升学习氛围,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