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教学源于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2017-02-25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汴塘镇中心小学张新艳

数学大世界 2017年29期
关键词:苏教版小数图形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汴塘镇中心小学 张新艳

学练研究

有效教学源于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汴塘镇中心小学 张新艳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较强的自然科学,具有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相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数学教学略显枯燥乏味。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部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数学也是如此。教师如果能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及魅力所在,那么学生的数学素养定会不断提高。

一、有效整合各种学习资源,激发求知欲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结合实际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有营养、有价值的学习素材。当然,各种学习资源的利用和结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各个科目的优势,合理有效地进行学科整合,打造一条能够激发每个学生学习兴趣的道路。

1.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特点,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

一位教育心理学家说:当教师的思想感情灌注在教学内容中激起了学生的情感时,学生就能更好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因为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直接的感染作用,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学生,这种感染作用更为突出。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的面积”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运用和实际的大小,可以组织学生先测量,再计算校园的面积;又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带领学生分一分蛋糕或饼干,体验分数产生的过程,从最基本的平均分开始,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同时,可以根据单元知识组织学生参观、访问,或举行“数学科普知识竞赛”、“数学故事竞赛”、“科幻数学”等班级主题班会,把学习目的与生活实践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明确学习目的,使学生深刻地了解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只有具备足够的智力和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高速高效发展的要求,对未来的科学技术和建设事业增加了感知能力,使求知的欲望与未来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责任感,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从内心深处发出“我要学习,我想学习”的深切体验。

2.有效开发数学校本课程,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数学校本教材是我们学校的一大特色。比如,针对一年级的孩子,我们安排了《古诗中的数学》;二年级孩子刚学完乘法口诀,在此基础上,我们安排了《手指上的数学魔法》,手掌中各个手指代表不同的数字,利用手指的弯曲来呈现不同的乘法口诀,帮助孩子记忆乘法口诀。孩子既感兴趣,又觉得很是神奇。一节课下来,孩子反倒是意犹未尽,吵着什么时候还上这节课。我想,如果我们把课堂上的知识也以这样轻松的形式进行教学,是不是效果要好得多呢!

3.结合教材编排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苏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每个单元练习后都设计了一些“你知道吗?”的内容,我充分利用了教材编写的优势,把“你知道吗”这部分知识拓展开来,既让学生学会数学有关的阅读,又从中启迪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的知识时,就安排了在比赛中评委给选手打分,往往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的相关介绍。在学生学习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场数学故事演讲比赛,同时采用这种打分方法,学生真正体会并实际运用其中的知识内涵,同时也最大化地给予知识的发展空间,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4.有效利用现代多媒体,让数学教学生动起来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益。”自从学校安装了多媒体,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把遥远抽象的课堂知识变得活灵活现。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平均数》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小组套圈单人比赛的情况,让学生领会单个人比赛时,只需要看各自套中的个数即可决定胜负。接着,用统计图的形式出示男生4个人的套圈成绩和女生5个人的套圈成绩,引导学生比较男女生谁套得准,这就必须排除个人现象和总成绩的比较,从而领会比较男女生各自的平均成绩比较合适。在求男女生平均成绩时,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移多补少这种方法,可以形象直观地展现做法,让学生一目了然。在练习时,我设计了一些儿童动画,并与平均数有效结合起来,使整个课堂“活”了起来。

二、利用原有教学活动进行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迫切需要

1.由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出发,使其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缺乏学习动机的情况下,可以将学生对其他活动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上,从而产生对学习的需要。例如在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时,这是一个很枯燥的反复利用公式计算的内容。我在调查中了解到一部分学生对图形并不太感兴趣,在此前提下,我要怎样设计才能让学生重新燃起对这部分知识的兴趣呢?我在翻阅了大量教材介绍后,觉得可以从“组合”二字入手在小组里给学生准备好各种不同的平面图形,学生一起动手去拼凑图形,一个崭新的组合图形就跃然纸上了。学生总想着要拼一些喜欢的图形,有的是房子,有的是靴子,有的是大树……接着让学生思考如何求出这些组合图形的面积,学生就会把对图形的喜爱转化为对喜爱图形面积的计算上,孩子不觉得枯燥,知识也变得简单起来。

2.把原有知识作基础,降低新知难度,为学生的学习铺路搭桥

在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学习“小数乘小数”时,我利用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知识作为铺垫,在例题出示的房间平面图中,不动声色地加入了一个小数乘整数的房间。学生在快速列式完之后,会很容易从小数乘整数这个房间的面积计算开始,这样不但复习了小数乘整数的知识点,又点燃了学生对于小数乘小数的学习渴望。这时再让学生学习小数乘小数的知识,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同时也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算法的过程,这样的课堂知识循序渐进,娓娓道来。

三、不断引进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根据学生好胜心强和可塑性大的心理特点,在数学课堂中多举行一些竞赛活动,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文化生活,寓教于乐

在四年级上册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小会计师”的争夺战。在规定的时间内,比一比谁的竖式列得规范,谁的口算速度快,谁的书写更工整。当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给予及时的表现和鼓励,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更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内驱力。

2.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详实的计划,让班级管理在竞争中争奇斗艳

以小组的群体竞争取代了个人的竞争,更能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这种班级中角色的定位给学生带来了很多可喜的变化。它给每个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人人参与,争当主人翁,让老师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如在五年级学习“圆的认识”时,教学活动主要围绕学生找圆(找找生活中的圆)、说圆(说说圆有什么特征)、画圆(想办法画一个圆,再在小组里交流画法)。学生可以在先在小组里比赛找圆、说圆、画圆,再在小组间比赛,看哪组学生回答问题比较积极,找的圆比较多,哪组学生画圆比较好,哪组学生汇报得比较细致,哪组学生能查找错误原因,进步较快,哪组学生提出的疑问含金量高……在正确的引导下,学生把圆的这几方面特征掌握得很到位,甚至挖掘出很多有关圆的后续知识,变“要我学”为“我想学”、“我要学”,而且使整个班级学习气氛越来越浓。所以竞争是学生前进的动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添加剂。

四、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课堂中,教师可以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通过自己的精心设计把学生凝聚在自己周围,让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产生真正的共鸣,我想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追求的高效课堂。

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当上课铃声响起时,学生的注意力还停留在课间的玩闹中,这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设计比较有趣的导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一开始就被新知识紧紧吸引。 例如,在教学“平均数”之后,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景:一位70岁的老爷爷看到这则信息:“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2015年版《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在此次报告中的人口平均寿命为:男性74岁,女性77岁。”老爷爷伤心不已,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学生开始展开讨论,带着问题开始新课,到课堂回顾时,学生就能真正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以致用,借此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巧设疑问,以疑激趣

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说:“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有趣,就要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他们的惊奇感。这种情感能抓住学生的心,使他们迫不及待地想接近和走进数学。”所以,在我们自己的教学中,合理地应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灵活地设计一些有营养、有价值、孩子爱吃的数学问题,不仅在教学伊始让学生体会“数学是有趣的”,更要贯穿在探索数学知识的整个过程中。

3.动手操作,体验乐趣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文字,说华盛顿一家图书馆的正面墙上写着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质朴的话语却道明了学生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我准备了很多例题的主题图,让学生结合条件自己独立思考可以如何解决,并把自己全部的想法在主题图中表示出来,从而切身体验分割法和添补法在解决问题时的不同。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数学学习中,主动经历由观察、实验、操作到猜测进而最后验证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在不断倡导新课改的今天,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调动的学习资源,通过有效的整合、迁移、竞争机制以及教师的精心设计,增强教师的课堂魅力,深度感染学生,创造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犹如春风化雨般,让课堂在教师的艺术熏陶下不断焕发光彩!

猜你喜欢

苏教版小数图形
小数加减“四不忘”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