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2017-02-25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尚瑶瑶赵院娥
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 尚瑶瑶 赵院娥
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 尚瑶瑶 赵院娥
情境创设成为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领域内的一个热门话题,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成为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对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问题进行了探索。
数学情境 ;创设情境
所谓的“情境创设”就是以新鲜有趣的事件为载体,创设与数学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结构紧密相关的问题,是教学的首要环节,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创设教学情境有以下方法:
一、借助问题创设 ——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设置具体也可以分为以下三种问题情境:
1.引导式问题情境
引导式问题情境就是展现问题过程或以旧引新。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情境,从而引出本堂课所要学的新知识。
【案例】一位教师讲授“三角形面积的求法”。
师: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图片,我们已经学习了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同学们能否通过前三种图片的面积求法,猜测三角形面积的求法?
学生开始研究前三种图形与三角形的关系。
师:尝试通过折叠、裁剪,能否将三角形变成长方形、正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呢?
生:将三角形的顶角向底边平行对折,再沿折痕剪开,把得到的小三角形沿着中间对折再剪开,分别补在剩下图形的两侧,就变成一个长方形。
师:观察这时这个长方形与三角形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三角形的底没变,高缩小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通过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使学生自己得出三角形的计算公式,最后老师再将三角形的重点强调,就能使学生牢牢记住公式。
2.示错式问题情境
示错式问题情境即通过老师的故意出错从而引起学生关注,而这个错误一定是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的,学生通过已有知识能够判断出错误,再由老师解释原因并引出本节课的知识。
【案例】在学习函数的单调性时,在上课之前,老师将函数的图象故意画反,然后让学生根据所给条件回答相应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发现所求的值与图象相反,从而发现错误,老师再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轻易掌握了单调函数的图象特征。
3.悬念式问题情境
悬念式问题情境更能激发兴趣。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撞机”的场所,在课堂上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而设置悬念式问题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
【案例】在进行抛物线的定义教学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抛物线的定义,创设如下情境:
师:同学们在初中接触过形如y=ax2+bx+c(a≠0)的函数吗?它是什么类型?
生:一元二次函数。
师:它的图象是什么?
生:抛物线。
师:它与我们今天学习的抛物线定义一致吗?
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联系旧知识,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二、借助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
将数学问题生活化、拟人化、本班化、本人化,是创设教学情境一种非常好的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
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经过层层引导,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问题,同时轻松地理解和掌握了此重要结论,与此同时,学生深刻记住了此项重要结论。
三、借助动作创设——活动情境
在数学活动教学中,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就要针对学生思维和心理特点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自我组织、自我发展、自我总结的能力,真正做到学生起主体作用、教师起主导作用,真正做到乐中学、学中乐。
【案例】在学习“平面几何中的平面坐标系”时有如下情境:
师:今天上数学课之前,我们先玩一个 “找朋友”的游戏。规定竖排中间和横排中间的同学不动。
活动1:其他同学上讲台抽取老师提前准备好的写有几排几号的座位号,然后依据所抽的几排几号在教室中找到对应的位置。
活动2:其他同学抽取老师准备好的有排无号或有号无排的座位号,学生们发现不能找到对应的座位。
这样通过两次数学活动就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游戏活动,此活动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活动完成后,相信学生很轻松地就能够理解数的一一对应这一性质。
四、借助语言创设 —— 语境情境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往往能够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理论变得生动形象,带来意想不到的课堂氛围和学习效果。
【案例】有一位数学老师在讲“点的轨迹”时,高高举起手中的一块蓝色粉笔,朝着同学们说:“老师现在手里有一只刚从墨水瓶中爬出来的小虫子,在保持到某一定点30厘米的距离处不断爬行,身后留下了点点墨迹。你们看,这就是这只虫子的运动轨迹。……”
在老师生动的描述下,学生跟随老师的节奏学习点的轨迹。
五、借助“背景”创设 —— 故事情境
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引入历史典故、数学史趣闻、科学家轶事等,既调节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增长了见识。
【案例】一位老师在负数教学中介绍了复数的发展史:
师:负数在世界上最早出现在我国西汉时期的《九章算术》中,因解方程的需要引进了负数的概念“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明之”,同时还完整地叙述了正负数的加减运算法则——“正负数”。直到1637年,法国大数学家笛卡尔发明了解析几何学,创立了坐标系和点的坐标概念,负数才获得了几何意义和实际意义,确立了负数在数学中的地位。
此种数学发展史创设数学情境,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热爱数学,进而更好地学习数学。
[1]王友伟.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创设[J].数学之家,2012(20):1-2.
[2]林锦.数学课的“引导与讨论”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教学研究,2014(4):54-55.
[3]赵菁蕾.中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几种方法[J].丽水学院学报,2005(5):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