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基于三大落点优化数学提问

2017-02-25江苏省海门市海南小学张婷婷

数学大世界 2017年23期
关键词:解题笔者数学

江苏省海门市海南小学 张婷婷

小学数学基于三大落点优化数学提问

江苏省海门市海南小学 张婷婷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化。而有效课堂提问要基于有效落点,才能突显其价值。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知识疑难点和课堂生成点设计课堂提问。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落点

当前小学数学中经常会用到问题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是通过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和应用来实现教学目标的。问题式教学法最大的优势在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的数学能力在学习中得以提升。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提问中仍存在不少问题,虽然看似将合作、探究等方式都用上了,而且课堂十分热闹,但其实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取得实质的效果。有些一看就很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师也要大规模地设置活动,这种问题活动设计显然是不科学的。那么,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有三点需要落实。

一、基于学习起点,设计课堂提问

所谓有效的提问,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但又不至于过难,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这样学生既不会失去思考的兴趣,积极性也不会被打击。设计这样问题的前提是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需要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探究热情。

例如,在教学《鸡兔同笼》的相关内容时,笔者考虑到学生对这方面知识了解得并不多,所以没有设计很难的问题。笔者先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通过表格来推断出有多少只鸡和兔子。但一段时间过后,很少有同学算出结果,很显然他们对这种列表解题法并不熟悉。笔者设计这样的表格解题法让他们不知从何下手,几乎没有起到什么教学效果。

在上第二节课时,笔者总结了上节课的经验,降低了教学难度,先进行了示范解题,让学生们对解题方法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再让他们用列表法解题,推算不同情况下鸡和兔的数量。由于学生已经知道了解题方法,所以在使用列表法解题时非常轻松,大家的解题积极性也很高。

笔者总结了两节课的经验,得出了以下观点:在数学教学中,不能只进行主观臆断,而是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已有认知和学习能力,尤其是换班上课的情况下,更需要对班级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提问无人响应的尴尬局面。

二、基于知识疑点,设计课堂提问

小学生的思维都很直观,他们只能理解具体形象的问题,至于抽象问题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加留意孩子观察、操作、交流、反思等活动的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情感的体验。因此,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研读是非常必要的,只有理清教材中的知识体系,才能创建更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们在问题探究中获得更好的知识体验,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商中间有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相关内容时,我们首先明确了这节课的难点是“在除法中,哪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占位”。笔者先点了几名学生上台板演例题,等大家对这些内容有了一定了解后,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有谁知道0除以任何非0的数得到多少?

生:仍然是0。

师:那么根据刚才几位同学的演示,大家谁能总结一下如何防止计算出错?

之后学生们展开了积极的思考和热烈的讨论,纷纷重复计算和验算了解题过程,得出了如下结论:在除法过程中,当商中间或末尾不够商1时要用商0占位,就这样,本课的重难点就轻松地被同学们解决了。

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关键在于能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这也是教师教学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学习方法。同样,这也需要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要创设合理、有效的问题探究情境,让学生们主动地去感受问题中的情感,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三、基于课堂“生成点”,设计课堂提问

教学预设必须是教师在了解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设计的,往往很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但不管教学预设做得有多好,在实际教学课堂中还会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问题。其实,越是成功的教学课堂,教学中出现新问题的概率就越高。如果教师能“巧抓”意外,合理利用预设外的问题,将这些问题转变为教学中的有效资源的,那么很可能会成为课堂的亮点部分。

例如,在教学《乘法应用题》的相关内容时,笔者先提出了一个预设的问题:某旅行团到达景区宾馆,该团定下了8个四人间,请问这个旅行团一共有多少人?大家看到这道题后,纷纷提笔计算,很快就得出了结果。

生甲:4×8=32(人)。

生乙:8×4=32(人)。

师:能说说你们的解题依据吗?

生:一个房间住4人,8个房间不就是32人咯。

基本上大家都是这样认为的,笔者也没有对他们的解题思路进行否定。这时候,有一位同学提出了:有可能少于32人。大家觉得非常奇怪,难道这种大家都认可的解法有问题吗?该同学说:每个房间最多可以住4人,但不一定全部能注满,所以不能确定有多少人。

在他的提醒下,大家纷纷反应过来:是啊,实际生活中也有可能出现房间住不满的问题,我们在解题时也应联系实际。笔者大大表扬了这位同学的见解,并提问其他同学还有没有不一样的想法。有的同学还提出,旅行社可能为了省钱,让5个人住四人间,所以具体有多少人不能确定。这一观念也十分具有新意,大家在这样的思考中思路变得更加严谨,课堂也更加完美了。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课堂上随机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了解学生已有认知、把握教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设置科学有效的课堂提问,同时还应利用好各种教学资源,如课前预设之外的问题等,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不管是提出问题还是分析、解决问题的阶段,教师都应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引导他们主动学习,进而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

猜你喜欢

解题笔者数学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解题勿忘我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
性能相差达32%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