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拓展阅读
——愚溪诗序(节选)
2017-02-25柳宗元
[唐]柳宗元
《愚公移山》拓展阅读
——愚溪诗序(节选)
[唐]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余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记于溪石上。
(选自《古文观止》,钟基译注,中华书局2016年)
【参考译文】
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往东流入潇水。有人说:“有户姓冉的人家曾在这里住过,所以这条溪水被称为冉溪。”又有人说:“这溪水可以用来染色,以它的功能来命名,所以称它为染溪。”我因为愚笨而获罪,被贬到潇水边上来。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那里安了家。古代有“愚公谷”,现在我把家安置在这条溪水旁,而溪名究竟叫什么难以确定,当地的居民还在为此争论不休,看来不能不改名了,所以把它更名为“愚溪”。
水本来是聪明人所喜爱的。可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水位很低,不能用来灌溉农田;又险峻湍急,有很多浅滩和石头,大船进不去;水道幽深浅狭,蛟龙又不愿在其中居住,不能兴起云和雨。它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可言,而这些恰和我相类似,所以即使让它受点委屈,用“愚”来称呼它,也是完全可以的。
宁武子在国家政治黑暗时就显得很愚笨,那是聪明人故意装糊涂;颜子从来不提与老师不同的见解,像是很愚笨,那是通达之人貌似愚钝。他们都不是真正的愚笨。如今我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却做出与事理相悖的事情,所以再没有像我这么愚笨的人了。因此,天下人谁也不能和我争这条溪水,我可以独自占有它并给它命名了。
溪水虽然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可它却能够映照万物,清秀明澈,能发出金石般的响声,能使愚笨的人喜笑颜开,对它眷恋爱慕不忍离去。我虽然不合世俗,平素也还能用文章来安慰自己,鲜明生动地描摹各种事物,表现它们的千姿百态,没有什么可以逃过我的笔端。用我愚笨的文辞来歌颂愚溪,茫茫然和愚溪不相背离,昏昏然和它融为一体,超越天地宇宙,融入空虚寂静,在寂寥空阔中达到了忘我的境地。于是,我写了《八愚诗》,刻在溪边的石头上。
鉴赏空间
唐代中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百姓赋税沉重。为革除朝政弊端,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革新集团。革新只持续了100多天就以失败告终,柳宗元也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到永州后,母亲病故,王叔文被处死,他自己也不断地受到统治者的贬斥,心情压抑悲愤。唐宪宗元和五年,柳宗元在城郊发现了冉溪,于是结庐而居,并改其名为“愚溪”,又写了《八愚诗》,此文便是诗的序言。
全文用“愚”串联:首先交代“愚溪”之前的名称;然后写以“愚”命名小溪的原因;接着写“愚”的种种类别;最后写愚者的乐趣,交代写诗缘由。
细读这篇《愚溪诗序》,作者虽是写愚溪之景,实质是借景自喻,表达自己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孤寂悲愤之情:愚溪“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结果却是被遗弃在凄清冷寂的荒野,无人知晓,无人欣赏。
读有所思
1.联系作者的遭遇,谈谈你对“凡为愚者,莫我若也”中的“愚”的理解。
2.第二段中,作者说愚溪“无以利世”,好像是对愚溪无用于世的贬斥;第四段中又说“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又好似是对愚溪的褒扬。你怎么看待这样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