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估算能力

2017-02-25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中心小学叶祥夏

数学大世界 2017年3期
关键词:位数黄豆意识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中心小学 叶祥夏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估算能力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中心小学 叶祥夏

学生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往往会涌现出许多不同思路,对此正确的应给予肯定和鼓励,错误的应给予纠正。通过对学生估算的训练,能够调动学生动脑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良好的估算教学环境,让学生体验估算的优越性、简便性及实际应用性等。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估算能力提出几点看法:

一、加强教师估算意识的培养和技能的培训

在传统的教材中,估算只是作为计算教学的一个可有可无的部分,然而在新教材中成为了必修内容,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没有把估算教学作为一种计算能力来培养,教材中要求则教,不安排则不涉及,难以把握估算的教学要求和教育价值,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应针对此问题,通过网络、材料、书籍等进行自我学习,更新陈旧的估算理念、培养自身的估算意识,要尽可能走在时代的前沿,做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

二、加强估算意识,使学生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鼓励学生用估算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简单的估算和预测,对数学规律进行猜想,探寻解题思路,检验解题结果等,将估算思想贯穿教学始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估算意识。教师还要有意识地运用估算解决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或精确计算较难取得答案的问题,有步骤地将估算与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逐步渗透,让学生不断加深认识。教学时,可以设计一些学生利用精算无法或者很难找到答案的问题让学生解决,如估计学校操场的面积;估计一篇文章的字数;估计学校旗杆的高度等,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利用估算解决问题要比精算更方便、更有效,增强学生利用估算的意识。教师还要把估算渗透到学生平时的计算中,如在进行计算时,可先对结果的位数进行估算,然后再用笔算来精确计算;或先计算出得数,再估算结果的位数;最后把计算得数与估算结果的位数进行比较,如果计算的得数的位数与估算结果的位数不相符,则说明在很大程度上是出现了计算错误,应对计算过程进行检查,及时纠正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三、创设具体情境,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

只有选好题目、提出好问,学生才能体会到估算的价值和必要性,小学生的估算意识才能不断增强,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比如,一家三口去饭馆吃,当时点了一些饭菜,价钱分别是42元、56元、19元、33元、25元、9元,当时就大致地估了估,不到200元。服务员收费时却报出了226元,这显然是错误的。经查证,服务员将42元记了两次,多收了42元。正是因为有了估算的意识,才避免了服务员的错收费,这就是一个有估算价值的问题。作为数学教师,要想办法搜集或者捕捉一些好的素材,在具体的问题情境当中让学生去感受,什么样的问题解决需要近似值,哪些问题解决一定要算出精确值,比如像刚才一家三口出去吃饭的例子,只要估算即可,但作为饭店的收银员就需要精确计算,估算显然不行。

四、结合教学,渗透估算方法,提高估算能力

1.与精算相结合,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计算中,精算与估算互为补足,既相辅相成,又互相促进。训练中,不论是先估算后精算,还是先精算后用估算检验,都要如实记录估算与精算的结果,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出入,不断改进估算技巧。

2.在检验中,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在小学数学计算题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验算是完全必要的。但有些教师无论什么问题,一律要求学生用笔算严格验算,这样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是没有必要的,有些错误用估算很容易发现,就不必要求学生用笔算检查了。如在检查198×2=296是否正确时,让学生采用估算的方法。在学生独立估算的基础上,组织交流各自的方法。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估算,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既提高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同时便于学生运用所学的估算方法检查平时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养成自我发现、自我矫正的习惯,在发现错误的过程中,找到估算的优越性。

3.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估算能力

在应用题计算中进行估算,可以发展学生的估算策略,认识估算的重要性,而且能更进一步地培养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审题、分析、解答能力,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与灵活性。如教学《平均数》时,在学生探索出求6个同学的平均体重的方法后,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计算结果,可以先提出这样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不计算,你能估计出他们的平均体重大约是多少千克吗?学生略加思索后纷纷举手,有的说是30千克,有的说是31千克,还有的说是29千克。这时,教师继续追问:他们的平均体重会比22千克(最轻的)小吗?会比41千克(最重的)大吗?为什么?然后再让学生计算平均体重,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主动地去验证谁估计得更准确。在此基础上,小结出平均数只能存在于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为学生的估算、验证找到依据。

4.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提高估算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数黄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操作、实验、推理等活动得到一堆黄豆大约有多少粒。这个实践活动,学生有的先将黄豆分成大约相同的若干等份,先数出一份黄豆大约有多少粒,然后进行计算;也有的先数出50粒或100粒黄豆,然后按照50粒或100粒的大小进行分堆。这样做可以让学生通过经历估算的过程,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逐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提高估算能力。

五、感悟方法,鼓励策略多样化

例如286+312,有的学生把286估成290,3l2估成310,290+310=600,结果约是600;有的学生则把286估成了整百数300,3l2估成3l0,300+310=6l0。估算策略不同,结果也不相同。另外,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在讨论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训练优化策略的思想方法。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渗透,需要教师每堂课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努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尝到估算的甜头,从而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意识,才会进发出许多有价值的、创造性的估算方法,学生的估算能力也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憧憬是美好的,有向往才会有未来,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估算能力,是每一位教师长期探索的问题。但不管何种优化的策略,只有用心探索去实施的教师才能真正发挥它的有效性。伴着环境的变化、社会的发展、数学的改革,培养小学生的数学估算能力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位数黄豆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黄豆噼里啪啦
五次完全幂的少位数三进制展开
黄豆变形记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黄豆成长记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遥感卫星CCD相机量化位数的选择
“判断整数的位数”的算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