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

2017-02-25江苏省昆山市裕元实验学校

数学大世界 2017年3期
关键词:刻度新知周长

江苏省昆山市裕元实验学校 王 倩

低年级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

江苏省昆山市裕元实验学校 王 倩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反思或反省是人心对自身活动的注意和知觉,是知识的来源之一。培养小学生的反思习惯,有利于学生不断总结失败的经验,使自身的学习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反思意识;反思习惯

反思的过程不仅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内“醒”的过程,反思就是自我唤醒自我。反思是源于心灵的力量,而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无法激起学生的共鸣,无法唤醒学生内心的求知欲。反思是心灵成长的原动力,通过反思,学生可以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参与者,使学生学会学习。

一、追溯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在学习中,教师得让学生明白没有反思便没有自我纠正的意识,明确反思不仅能及时纠正错误,还能优化已有的认识,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必须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

1.课前预习,激活经验

学生也有自己的见解和经验,并能够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探寻、建构新知。对有些学习的内容可布置预习,并提供一些思考方向,以便学生在预习中反思、评价,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学生在学习反思中能发现知识的新增长点,为新知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鼓励学生在预习中学会反思,是培养学生反思意识的一个契机,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反思获取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使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有所体悟,并自觉地将思维指向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以提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过程中反思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课堂应是学生的课堂,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反思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反思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首先要找准学生的“新知生长点”,激活学生有效反思,其次要充分挖掘教材,分析把握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细致分析学生的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切实做到“以学定教”。《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激活学生的经验进行有效反思。最后教师要综合知、情、趣于一体的应用练习,真正使学生达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练”为“乐练”的境界,并且通过练习,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三维目标。

3.课尾反思,自省得失

在课堂结束前,往往老师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其实,这就是教师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引领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学习的过程以及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有条理地梳理,不仅可以巩固新知,而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的思维弱项,进行查漏补缺,有助于提升解题策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这一课结束时,可以提问:你有哪些方法来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及长方形的长,如何求长方形的宽?如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已知正方形的周长,如何求正方形的边长?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还可以通过反思,知道反过来求边的方法。

二、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1.通过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例如,在教学《认识厘米》这一课时有这样一道题:让学生测量一条线段的长度。我叫了小红上讲台来展示她测量的过程,她刚刚把尺放上去,就有同学议论纷纷,小声地说:“错了!错了!”等到小红填完20厘米时,同学们议论的声音渐渐地变得疑惑:“怎么是一样的呢?”于是我就叫刚刚议论的最起劲的小宇回答:“为什么你刚才觉得小红是错的?”小宇不确定地说:“应该是从零刻度开始测量的,而小红是从10刻度开始量的。”“那小红的结果正确吗?”小宇不确定地回答道:“和我的答案是一样的,应该是正确的吧?”于是我解释道:“其实,刻度尺上一大格是1厘米,从刻度20开始数到刻度40,是20大格,也就是20厘米。这种方法很特别,也是对的!”同学们这才恍然大悟,接着又重新去测量,兴致很高。不少学生又有新的发现,纷纷举手:“从刻度5开始到刻度25也是20厘米!”“从刻度8开始到刻度28,也是20厘米!”甚至有同学总结道:“只要两个刻度之间相差20,这条线段就长20厘米!”

2.通过集体研讨,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集体研讨的反思方式,即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班级讨论或多个小组合作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集体反思。由于反思在心理学中属于自我意识范畴,属于自我评价体系,更多体现的是学生本人对认知活动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但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能力差,所以学生在自己进行反思时,有时候不知如何下手,或者不够全面。这就需要小组、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到学生反思过程中,三者有机结合,共同发挥监控和指导的作用。其中小组间的交流评价对于提高反思的实效性具有积极意义,它有利于学生间各种知识以及学习方法的相互补充。

3.通过课后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课后反思不仅包括对习题中错误的订正,更要让学生反思思想中存在的知识误区以及思想方法的应用错误,让学生探索更优解法。通过这样的举措,从学生个人的实际出发参与到反思中来,并在反思中进一步深入,使学生学得有兴趣,教师教得有意义。学生有兴趣地在活动中学习,在玩中学,这样学习的效果必然事半功倍。

总之,我们只有把学习和反思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必须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人总是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提高的。在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反思中,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知晓自己的缺失和不足,从而坚定“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信念,认真学习。

猜你喜欢

刻度新知周长
新知
生活新知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欧姆表的刻度真的不均匀吗?
——一个解释欧姆表刻度不均匀的好方法
巧算周长
被吃掉刻度的尺子
谁大谁小
测量三字歌
周长小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