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

2017-02-25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文星小学校顾雪娟

数学大世界 2017年3期
关键词:态度数学知识习惯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文星小学校 顾雪娟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文星小学校 顾雪娟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比较注重传授知识与技能,并着力于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传递给学生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巧,却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感性认知以及价值观念。《数学课程标准》则将数学情感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了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之中,强调在向学生传输知识、技能的同时,要做好情感态度的培养工作。由此可见,情感态度的渗透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毅力等多个层面。本文立足于此,就如何将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做了相应的探究。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的内涵分析

情感态度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目标之一,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树立学生自信心、初步感受数学的学科特征以及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从兴趣、欲望、信心以及习惯这四个方面来贯穿数学情感态度的内容。

1.学习兴趣。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学习兴趣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在具备了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学习动力。数学学习离不开学习动力,教师可以利用数学之美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比如数学思维的严谨之美,数学图形的对称之美等。

3.学习信心。数学以抽象性和逻辑性而著称,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学生需要具备充分的信心才能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4.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解决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升数学学习效果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数学情感态度的计策

1.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表明,兴趣是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对数学学习当然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创新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1)游戏教学法。低年级小学生正处于爱玩的年纪,游戏正能够提升他们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引入相关的游戏。比如在教授《元、角、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扮演商家和顾客,通过表演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对于元、角、分及它们之间关系的认知。

(2)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在教学环节中,引入学生们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生活情境,借助场景化的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授《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教学课件来展示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平移、旋转以及轴对称现象,如风车、陀螺、钟表等。

(3)竞赛教学法。小学生有着较强的好胜心,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学生分组,然后让学生们在竞争中展开学习,竞赛教学法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以及生活都大有裨益。

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学习动力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必要条件,教师可以借助于数学学科的特性,通过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来激发其探究欲望,从而推动其自主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悬念法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在《年、月、日》的教学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去关注日历,可以率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有一位朋友孙阿姨,她今年24岁了,可是只过了6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在一般学生的心里,生日是每年一次的,这种设问法能够让学生去主动探究其中的原因;又如,教师可以采用任务教学法,给学生布置一些数学任务,让他们带着任务去学习。如在教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量一量自己课桌、课本的长度、宽度,并计算出它们的面积。此外,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能够服务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比比皆是,如菜场买菜、比赛积分、重量转换等,这些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直观、形象,还与小学生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强数学与日常生活经验的联系,通过发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如在教授《千克与克》时,可以将电子秤带到课堂之上,让学生们称一称书本、书包等的重量。

3.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

小学数学概念多变、逻辑严谨,运算复杂且容易出错,因此,学生大都对于数学学习缺乏必要的自信,而这又进一步遏制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着重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首先,教师在教学之前,要根据学生的现实学习情形,做好教学的分层工作,给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得到适合自身实际状况的教育,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信心;其次,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或课后习题时,要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先通过简易题、基础题去培养学生的信心,再逐步加大题目难度来磨练学生的意志。此外,教师在学生解题时,要注意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空间,将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引路者与协助者;最后,教师还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引入激励性评价,通过对学生所取得的成就,哪怕是微小的成就予以真诚的夸赞,来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与自信。

4.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习惯成自然,学生数学的学习效果除了跟个人的智力因素有着较大的关联性以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对其数学的学习影响也是相当大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必要保障,对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关注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数学学习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在生活中善于发现数学问题的习惯、勤于思索的习惯、合作交流的习惯、正确的解题习惯、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习惯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引导学生认知、了解并形成这些习惯,这对学生数学情感态度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小学数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不仅有知识、技能的传授,还有数学情感态度的培养,其中情感态度的培养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也是保障数学知识和技能传授的重要条件。数学情感态度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以及在日常活动中培养数学思维和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都大有裨益,因此,教师要从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出发,做好数学情感态度的培养工作。

猜你喜欢

态度数学知识习惯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上课好习惯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态度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好习惯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