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017-02-25浙江省临海市桃渚镇中城小学金崇明

数学大世界 2017年3期
关键词:经验数学知识内容

浙江省临海市桃渚镇中城小学 金崇明

如何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浙江省临海市桃渚镇中城小学 金崇明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策略。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首先要让学生具备合作学习的经验,让学生有能力合作;其次要精选合作内容,让学生有东西合作;再次要营造环境,让学生有兴趣合作。

经验;内容;环境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他们的行为习惯也会得到较好的锤炼。所以,在各个版本的数学教材中,总会安排一定量的数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获取数学知识与经验。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让课堂教学效果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好地提升。下面,笔者就结合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课的教学,来谈一谈如何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一、积累经验,让学生有能力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完全自主的背景下进行的,它需要一定的前经验作为支撑,如果学生不具备完成小组合作学习的前经验,那么他们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就会受到阻力,甚至完成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所以,要想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就要让学生不断积累相关的数学经验,让学生在具备一定数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将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下去,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有序地进行,而不是盲目地进行合作。所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们除了要让学生具备一个发现的眼睛,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还要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进行。

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时,学生对于圆心、半径、直径这些概念都是比较陌生的,但是他们却可以从生活中寻找到一些与圆半径、直径、圆心有关的事物。例如,自行车轮,学生就会发现自行车轮上的车条都是从圆心连接到车轮上面的,而且这些车条的长度都是相等的。所以,我们在教学这一课之前,首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与圆有关的物体,看看它们都有什么样的特征。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观察中不断积累与圆有关的知识表象,甚至会在学生的脑海中产生许多疑问,而这些都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基础。

二、精选内容,让学生有东西合作

学生受知识能力的制约与年龄特征的影响,对于操作过难的小组合作内容往往很难合作成功,而对于一些非常简单的小组合作任务却又产生不了合作的效果。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精选小组合作内容,让学生能够基于自己的前经验来完成合作任务,最好是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合作内容。这样,由于学生平时在生活中就已经接触过很多次,容易对这些合作事物产生情感,从而可以让学生更快速地融入到合作学习当中来。如果我们让学生合作的内容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或者说学生从来没有见识过,那么让学生进行合作的话,学生首先就要先对所合作的内容培育情感,这样才能让合作可以得到更好地进行。这样一来不但浪费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而且由于学生不熟悉,也很难让学生对其产生情感,选择这样的合作内容,势必影响合作成果与效果,甚至会产生合作失败的现象。

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时,让学生测量圆中的各种数据,比如半径、直径、周长,寻找圆心等小组合作学习内容时,我并没有直接安排几个圆形来让学生测量,而是将生活中的自行车轮、烧饭的锅口、茶杯口等抽象出来,让学生来测量,并对学生说:“你们能从这些生活中的物品中发现什么样的数学知识吗?”由于学生对这些需要合作的物品非常熟悉,所以合作情感就不需要教师再一次培养了。况且,学生一听说这些每天都接触到的东西上还隐含着数学知识,兴趣一下子就来了,都想挖掘这些物品中隐含着哪些数学知识。这样,学生就会在自己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而这种好奇心还会伴随着学生的一点点探索与发现会越来越浓的。最后,关于圆中的一些数学知识就会在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好地挖掘与呈现。试想,如果我们就是像平时那样,用几个不同大小的圆来让学生测量,学生就会没兴趣,这样也许合作学习就只能在教师外力的引导下进行,这样的合作既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也不利于探索结果的优化。

三、营造环境,让学生有兴趣合作

小学生受年龄特征的影响,他们的无意注意往往占主要地位,一个不起眼的波动,也许就会让学生的注意力转移,这样都不利于学生高集中地学习新知识。所以,在教学时,我们首先要营造一定的环境,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到学习当中来,特别是合作学习,它完全是在学生自主的背景下进行的,如果学生在合作时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对合作内容不感兴趣,那么这样的合作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要想让合作学习更有效,我们就要营造环境,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投入到合作学习当中来。

在教学《圆》这一课时,我首先向学生播放了安装不同形状车轮的车子在行驶,有正方形的,有长方形的,有等边三角形的,有等五边形的,有圆形的,让学生观察,交流,为什么不同的车轮,车子的抖动程度不一样,是什么原因呢?这样,学生本来对这些千奇百怪的车轮就已经产生了兴趣,而当看到每一辆车子的颠簸程度时纷纷笑开了。当老师提出上面的问题时,学生的思维也就打开了,会说出自己不同的猜想。而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他们的合作学习的欲望就会油然而生。这时再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非常集中,也能够排除外界的干扰,让合作学习的效果大大提升了。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我们只有用好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之前,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合作学习经验,并能够精选合作学习内容,为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营造一定的氛围,这样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1]田京旗.小学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

[2]曾小平.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08).

[3]郜舒竹.小学数学这样教[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09).

猜你喜欢

经验数学知识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主要内容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