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困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探究

2017-02-25吉林省通化县二密镇中学孙福德

数学大世界 2017年3期
关键词:学困生数学老师

吉林省通化县二密镇中学 孙福德

“学困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探究

吉林省通化县二密镇中学 孙福德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学困生,这些学困生的产生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所谓“学困生”,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自主学习,形成主观惰性,客观被动的消极性学习状态,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有的学困生数学考试只考几分,十几分,这样的“学困生”,不要说升学了,毕业也不太可能。他们长期得不到重视,经常混迹于青少年不宜的场所,成了父母和老师心中的头疼事。

一、造成学困生的原因

1.一是孩子学习不受重视,认为现在经济条件比以前略有好转,就业机会也比以前多了。大学毕业也得自己找工作,即使上个初中毕业也可以轻松地托个关系,帮子女进厂找个工作,上不上大学无所谓。二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所以腰包都有钱,再加上父母溺爱,家长们也常常因爱不由自主地放纵了自己的孩子,使他们养成了一些坏习惯,

2.学生的数学知识出现断条。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的逻辑性强,如果学生在某个知识点出现了断层,不具有必备的知识和经验,那么孩子的学习就非常困难。如有的学生在小学时连混合运算都做不好,到了中学怎么能学好有理数的加减,怎么去解方程呢?

3.对起始科目的基础教育不重视。例如通过对刚升入初中学生的了解,有的小学数学教育存在根本上的问题,就是不重视,认为小学教育不重要,甚至有的老师认为反正小学学好学坏都是要升入初中的,再加上现在的九年义务教育取消了相关的考试,对他的教学成绩也不做明显的考核,导致有的学生在小学时就成了“学困生”。

4.学生能力不同,有的本身不强。虽然大部分学生之间是没有多大差异的,但个别学生由于先天不足或后天因素致使各种能力发展相对滞后,也成了“学困生”。

5.对学习没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的学生由于基础差,成绩落后,家长和老师不能及时地给予帮助,而用不恰当的方法去批评、指责,再加上其他同学看不起,这样使他失去了信心,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

二、找准致困原因,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

1.教师要有一个博爱的心态,课堂内外同等对待

对待学习等方面有困难的学生,教师本人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公正平等地对待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绝不能厚此薄彼。要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埋怨”的原则,对学困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和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要表扬鼓励,来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

2.课堂教学中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困生的数学素养,就要多举实例,特别是身边的例子。比如学习盈亏问题应用题时,师:你有过商场购物讲价的经历吗?生:有。师:买什么?标价多少?多少钱买下来的?生:我和我爸妈买洗衣机,标价5000元,4500买下来。师:用数学语言说出标价是多少,销售价多少?同学们帮助算一下商家打几折?若进价3000元,则商家的利润是多少?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思维,加深对盈亏问题的理解,使学生能凭借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尝试探究盈亏问题的解决方法。

3.老师要设计简单的数学问题来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

面对学困生缺乏数学兴趣的现象,教师要设法为“学困生”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投入进去,一旦入了门,便“跟着感觉走”,渐入佳境,自觉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

4.在教学中对学困生的教育应采取渐进性原则

对学困生的教育要掌握坡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论学生落后到什么程度,他们的身上都有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倾注更多的爱,时刻把他们放在心上,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对他们的特别关心,使他们感觉到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从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点燃学习的热情。例如,在讲授新课“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时,教师首先提问:(1)过一点能画多少条直线?为什么?(2)过两点可画多少条直线?这样,教师由浅入深地提问,学困生和其他学生一起动脑、动手,把自己作为研究者,步步深入,将已有的知识、思维方法迁移到新知识中去,学得轻松,记得牢靠。每节课中应坚持面向全体、照顾个别的原则,如果遇到他们不易理解的问题,我就提前给他们辅导一下,细心耐心,循循善诱,并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5.在数学课堂上运用启发式方法来激发学困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常有这样的体会:乏味、平淡的填鸭式教学手段,使课堂气氛总是死气沉沉,学生听课无精打采,特别是那些学困生根本不愿去听,也不想去听,可想而知这样的一节课会有什么样的效果。而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往往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这节课安排的内容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教学中尽量做到老师少讲,学生多讲、多练,并关注每个学困生。让人人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把课堂让给学生,不要怕完不成教学任务,把本是枯燥无味的教学转变到动手操作、观察、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像这样运用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困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困生的思维,培养学困生的兴趣。

6.要布置好“学困生”的作业,要让他们“会”

数学的学习离不开巩固,很多学困生是因为没有及时巩固而造成的,所以练习在数学教学中占主要地位。针对学困生,不要布置较多的作业,而要针对一两个知识点,有针对性的练习、作业,确保他们过关,也不要有难度,因为他们的自觉性和学习能力差。在平时测试时有意识地出一些较容易的题目,培养他们的信心,然后一步步加强,采用鼓励式教学激励他们积极进取,努力向上。

总之,对待“学困生”我们要以公正的态度,平等的眼光去看待,用爱心去感化他们,还要有信心、恒心,经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巩固转化的成果。同时,老师要明白,给予爱心是转化的前提;挖掘他们的潜力和优点是转化工作的突破口;沟通感情、以心交心是转化工作的催化剂;严格要求则是转化工作的核心。相信“学困生”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定能健康地成长。

猜你喜欢

学困生数学老师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老师,节日快乐!
送给亲爱的老师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