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体验式课堂,构建高效教学—浅析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

2017-02-25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实验小学沈敏异

数学大世界 2017年3期
关键词:体验式数学知识情境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实验小学 沈敏异

打造体验式课堂,构建高效教学—浅析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实验小学 沈敏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多样化的教学中进行探究,加深学习体验,获得更深的学习感受。在主动探究环节,教师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和启发,使他们结合实践操作进行深入思考,掌握数量之间的关系,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提高他们的数学探究能力,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使他们掌握适合自己的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深刻理解所学内容,使体验式教学获得实效。

一、运用故事进行导入,加深学生的快乐体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探究能力,深入挖掘知识的本质。在教学一开始,教师可以创设故事情境,用趣味性的故事进行导入,使学生受到吸引,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故事情境中,学生的思维活跃,他们对所学内容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主动进行教材内容的分析和探究,从中获得新的知识,促进知识之间的融合,加快对知识的内化。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故事情境: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小兔子和妈妈一起去森林里采蘑菇,妈妈采了9只蘑菇,小兔子采了4只蘑菇。你能帮它们算一算小兔子和妈妈一共采了多少只蘑菇吗?在趣味性的故事中,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他们从故事情节中提取数学信息,并利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激发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在兴趣的指引下高效地完成学习内容,有效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

二、结合生活开展教学,加深学生的实践体验

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用到了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把生活和数学教学相结合,给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进行探索,能够结合生活经验分析数学知识。通过在生活情境中进行数学学习,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进行探究活动。例如,在教学“垂线和平行线”时,学生在掌握了垂线和平行线的定义后,教师让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找一找生活中的垂线和平行线。在寻找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在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垂线和平行线的身影。在结合生活体验进行数学探究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他们对数学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通过积极的思考去探究数学教材中的知识。在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观察,在体验中感悟数学知识,并掌握知识的运用方法,使他们的学习充满乐趣和成就感,实现高效的学习效率。

三、在操作中探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小学生在分析数学知识时,主要运用直观的思维进行思考。在学习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时,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不容易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操作活动。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能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探究,得出操作的步骤,并通过积极的操作活动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使他们理解知识的本质,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进行探究,引导他们在操作活动中进行分析和思考。在操作过程中,有的学生把多边形的内角和剪下来,拼成一个大角,用量角器测量大角的度数,还有的学生把多边形剪成几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进行推导。通过多种操作方式,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深刻的体验,使他们掌握了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公式,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

四、创设数学体验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知识只是通过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获得的,缺乏实际体验,很难让他们对这些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理解知识的本质,掌握数学概念。例如,在教学“行程问题”时,“相对”“相向”“相背”“相遇”“同时”“同向”等词语容易让学生混淆,分不清每个词语的正确含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数学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掌握“相对”“相向”“相背”“相遇”“同时”“同向”等词语的含义。在体验过程中,教师可以让两个学生一组进行合作体验,通过体验活动加深对行程问题的理解。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活动动态,对他们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指导,使他们通过直观的感受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

五、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获得运用知识的体验

问题情境的运用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认真阅读和分析,在思考中获得新的收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使学生能对问题产生好奇,认真探究题目要求,从已有的知识中寻找解决问题的信息。在主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根据问题进行思维的发散,从已有知识中寻找相关的信息。通过多方面的分析和思考,学生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已经掌握的除法计算方法来进行探究,利用知识的迁移作用分析,在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计算除法算式时,如果除不尽应该怎么办?教师提出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思维深入的方向,使他们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加深了学习体验,促进了数学探究能力的有效提高。

总之,在小学数学体验式课堂上,教师需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让他们充分参与到知识的探究环节,通过思考、分析、操作等活动来进行深入学习,促进数学思维的深入,加深他们的学习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思维活跃性,让他们能亲自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让他们在体验收获的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主动投入到数学探究中,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数学知识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