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运用分层教学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2017-02-25青海省海北州第二高级中学杨永德

数学大世界 2017年3期
关键词:分层评价数学

青海省海北州第二高级中学 杨永德

合理运用分层教学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青海省海北州第二高级中学 杨永德

数学是初中教育的基础学科,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自新课程改革实施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强调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改革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满足素质教育要求。分层教学即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其分为不同层次展开教学,让每位学生在愉悦、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中掌握知识。本文从学生分层、课堂教学分层、作业评价分层等方面分析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望给予数学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应用;有效性

目前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依旧过于偏重理论知识,再加上受应试教育影响,惯性地运用学生成绩以及高考升学率来衡量办学成败,以至于班级中逐渐出现优等分化,这无疑严重挫伤了部分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全违背素质教育目标。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应用分层教学改变两极分化局面,让每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增强学习自信心,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实施学生有效分层,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分层教学的第一步是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就在于教师在学生分组方面是否恰当。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在分组和教学中收放自如。教师应充分掌握每位学生的智力因素、个人努力程度、学习态度等多方面情况,尤其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要考虑学生的自身性格和家庭背景,成绩中等的学生则要考虑其日常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对于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则要重点分析其学习态度和学习数学自信心。数学教师在分层前一定要让学生了解教学中采取的分层只是手段,更是暂时的,全班学生共同进步才是分层的最终目的。分层后一段时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分层,以此做到流动分层教学。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将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小考、期中考、期末考等成绩及课后练习题完成情况作为分层流动参考依据,可以有效激发落后生奋起直追,对于中等生和优等生来说也能促使其不断努力,各个层次学生相互鞭策,共同提高。

二、实施课堂教学分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即课堂教学,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面对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因材施教,所以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使集体教学有效结合分类指导,实现教学空间和时间的纵横交错,从而优化数学课堂教学。首先要在教学中选准起点;即充分保证所有学生都能掌握知识,并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逐渐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主动性。选择起点时要将旧知识结合新知识,从学生实际情况着手,更要了解后进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由此确定本节课起点。其次要设好梯度;坚持由单一到综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设置教学层次,之后根据教学层次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根据梯度掌握知识,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如教师在讲解“函数概念”时,就可根据不同学习水平情况设置课堂提问,对于基础落后的学生可提问:“什么是映射?什么是函数”,“如何理解自变量x有一定的取值范围”,这两个问题属于基础类问题,中层和优秀层学生也可回答,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之后继续提问:“x、y的取值范围可构成集合吗”、“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有一定难度,需要优等生和中等生掌握。再提问:“函数记号如何?”“新定义和旧定义的区别”,最后两个问题难度较大,优等生需理解掌握。可以说,这种分层提问能使学生理解基本概念的同时锻炼思维能力,所有学生均能掌握知识。

三、实施作业评价分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分层教学中的评价也是重要组成部分,良好且有效的评价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探究数学知识。对于A层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要善于鼓励和表扬,运用放大镜寻找学生优点,及时肯定此类学生在学习和作业中的进步,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对于B层学习水平中等的学生,则要以肯定评价为主,多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同时也要给予适当的批评和点拨。而对C类高水平的学生,则要以高标准和严厉的要求对待,要求学生掌握举一反三的解题思维,并提醒此类学生多帮助A层,一方面能巩固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学会与他人合作,因为给他人讲解知识时也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此外在考核方面,教师也应层次性编排考核内容,激发学生的挑战心理。数学教师在教学后还要进行自我反思,成功的教学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共同发挥作用的成果,在运用分层教学法时要及时观察学生的反应,因为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极有可能产生新的知识,从而调整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效果显著,完全符合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强调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在分层教学中应完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通过对学生、课堂教学、课后作业评价的分层,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让每一位学生能以极大的热情参与数学活动中,真正实现数学教学目标。

[1]朱效生.让学生在“分层教学”中整体提升——浅议新课程下高中数学分层性教学策略的运用[J].数理化学习:高三,2011(12):74-76.

[2]孙林.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浅论[J].数学教学通讯:中等教育,2013(21):20-21.

[3]张应军.浅析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3(2):76-76.

猜你喜欢

分层评价数学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有趣的分层现象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