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活力课堂的尝试与探索

2017-02-25蔡新苗

初中生世界 2017年24期
关键词:新苗靠窗尝试

蔡新苗

构建活力课堂的尝试与探索

蔡新苗

充满活力的课堂应该是追求“向无限可能延伸发展的课堂”,应该是充满了智慧火花和快乐的课堂。教师要精心设计富有生命力的、激发潜能的教学环节,搭建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相信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从欣赏的角度倾听学生的发言,用儿童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发现”。这样的课堂才会焕发勃勃生机。

怎样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尝试:

1.从过去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课堂模式。例如语文教师总是把新课文的生字词挑出来放在PPT上,要求学生掌握,久而久之,学生即使朗读时遇到生字词,也不想动手查阅字典。教师完全可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加以引导,让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重要的生字词,搜集整理写作背景、作家作品等信息,为有效研读文本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不能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教师要善于打破定向思维,才能打造出充满活力的课堂。课堂不能总是一个模式,要根据课文、课型、学生来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在学习《答谢中书》这篇文言文时,翻译到“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我故意提问:“这句中的‘乱’字是不是用得不好,破坏了整篇文章的美感?”学生立即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学生得出这里的“乱”字的意思和“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的“乱”意思一样,都是“繁多”,可以理解为“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这样得出的结论肯定比教师直接告诉答案更加难忘。

3.学生学习方式向多样化转变。爱玩好动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多组织一些游戏性的活动,如竞赛、动手实践、角色转换等,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习中小组合作,使探讨深入,激发智慧火花。而“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能力意愿选择恰当的时机,科学地进行,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要多和学生对话,多让学生讲话。学生感受到爱和尊重,就能喜欢上这位教师,就会乐于上这位教师的课。例如,笔者在教授泰格特的《窗》时,绝大多数学生认为靠窗的病人是受害者,但是,有一位学生却认为不靠窗的病人是受害者,理由是靠窗的病人把窗外的景色描写得太美好,致使不靠窗的病人产生嫉妒心理。笔者尝试先肯定这名学生不人云亦云的独立思考,然后将他的这一问题抛出,让学生们一起探讨对错,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最终得出结论:善良和无私的帮助不能成为罪过。这样的探讨看似不在预设之中,却是对学生最好的人性引导。所以语文教师要充分备课,多预设学生在思考及活动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要充分给予学生话语权,鼓励学生质疑,提出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然后科学地引导,使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在和他们平等相处,这样就为师生关系的和谐创造良好的环境。

综上所述,活力课堂理想模型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适度增加学生活动时间;要有真正的互动情态,教师平和,学生激情;课堂交流的形式是多样的,教师的每一个问题都充满智慧,学生的表现灵动而快乐。

猜你喜欢

新苗靠窗尝试
家校合作,共育新苗
毕清云
再试试看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东乡区颁发第二届“杰出新苗奖”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去和来
白发丹心哺新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