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2017-02-25江西省高安市建山中心小学周素莲

数学大世界 2017年27期
关键词:小数生活化数学知识

江西省高安市建山中心小学 周素莲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江西省高安市建山中心小学 周素莲

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知识随处可见,人们的吃穿住行等都离不开数学。因此,生活化教学是现在学科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可以使小学生改变心目中数学知识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的印象,感到知识看得见、摸得着,时刻就在身边,这样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同时,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

一、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导入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进行新知导入,就会使学生感到自然亲切,从而诱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愿望。

比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我进行了如下的导入:同学们,你们熟悉自己的身体吗?你们知道在我们的身体中隐藏着很多有趣的现象吗?将你们的手握成拳,翻滚一周就是你的脚的长度;你们的身高其实就是你们双臂平伸的长度,而脚底的长和身高的比例一般都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比如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假如你是一个警察,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些都是利用了身体中一个个有趣的比例。这样的导入让学生感到新颖别致,使他们认识到原来自己的身体中还存在着这样许多有趣的比例知识,从而为学习和探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一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学得格外认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和教师、同学频频互动,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常常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情景,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概念、理解方法的效率都很高。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存在这三种类型的题目:相向而行(或相对而行)、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学生刚接触的时候常常混淆,感到困惑,对这类问题感到畏惧,不愿意接触。为了提高这一类问题的解题效率,让学生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法和技巧,我让学生们实际进行演练,同桌两两一组,分组将相遇的这三种情况进行了演示,学生们对这样的方式都很有兴趣,兴致高昂地进行表演,通过这样的演示,学生们都对相遇问题有了实际的体验,解决问题来也不会觉得迷茫了。

另外,我还针对教材中一些实践性强而学生又经常遇到的知识和问题,在课下为他们提供学习的途径,尽量让学生处在实际的环境中学习。比如,学习小数时,我让学生们在购买文具和零食的时候注意一下它们的价格;学习测量的时候,我让学生实际测量我们教室的长和宽,还到操场上去测量操场的实际面积。经过实践证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借助多媒体营造生活化环境

小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特征,对一些生动形象的事物有极大兴趣,而多媒体集声、色、形于一体的特点可以将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营造氛围,再现生活场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学习小数的时候,我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小明和爸爸去餐馆吃饭的动画,在点餐时,小明对菜单上的价格标签感到迷惑,不认识,这时我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帮助小明看菜单,说出菜单上各种菜肴的价格。这样的形式,学生都很好奇,纷纷作答,在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了小数的学习过程中,同时也让学生感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普遍运用。

四、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运用新知

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只有在具体的生活中应用知识,才能够真正掌握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在生活实践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知识,才能够真正地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才能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普遍性,才能愿意学、乐意学数学。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和观点观察周围事物,寻找身边的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更便捷地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例如,学习小数乘法的时候,我带领学生到街头的超市商场等,在实际的购物活动中让学生理解知识。商品标签上是小数,在购买多个商品时就涉及小数乘法的问题。这种形式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但学生感兴趣,还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又如,在学习完关于求平均数的应用问题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系列的作业,让他们在课下通过询问调查等手段,搜集和整理各自家庭生活中这几个月的水电平均费用,或通过测量等手段得出自己班上同学的平均身高等。

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而且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时时用数学,只有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将学生熟悉亲切的生活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终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猜你喜欢

小数生活化数学知识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小数加减“四不忘”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