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017-02-25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吴桥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17年27期
关键词:建模数学知识意识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吴桥中学 朱 莉

初中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吴桥中学 朱 莉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教会学生基础的数学知识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实践应用意识,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学生自身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数学教学应该与数学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这样现代数学才能够更好地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本文主要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初中数学;培养;应用意识

当前,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比较迅猛,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数学将会以更加技术化的方式辐射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对于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掌握。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加强认识,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最终又会应用到实际中,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随着数学教学的不断发展,实践应用会成为数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应用意识和能力,才能够使学生把所学习的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才能够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一、巧用史料,引导学生认识数学源于生活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涉及古代的数学成就。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介绍这些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的动因,会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有更好的认识。

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人们对于相关知识的认知和了解就是从生产和生活中逐步形成的,正是由于在实践中有需要,所以在实践中逐渐应用后,形成了比较科学的数学知识。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时候,应该从这个方面来引导学生,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实际,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应用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

二、应用实例,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许多数学概念都是由实际问题引入的。例如,在讲解数轴相关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温度计,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内容,引导其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来回答:温度计上面的度数有什么样的特点?在温度计上刻画数值有哪些特点?数轴是什么?通过这样的引导和提问,会使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从而对于直线上的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有更好的认识。这样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数轴概念的理解,会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有更好的思维认识。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会得到更加有效的提升。同样,在学习《方程》的时候,教师应该善于应用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使用方程去计算和理解。这样,学生的数学实践应用能力才会得到更好的锻炼,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才会更加有效,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也就会得到更加有效的保证。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动力。这样才能够给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充足的动力,才能够使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能够在满足自己学习数学知识的愿望的过程中,使自身的数学应用意识得到更好的培养和锻炼。例如,在学习《相交线和平行线》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怎样能够使两条直线相交?两条平行的直线能否相交?”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对于数学知识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会努力通过实践操作来验证这两个问题,这样就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对于数学知识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同时,学生也会更好地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最终有效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开展建模训练,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应该把非数学语言表述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这个过程就是建模,其实质就是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意识。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锻炼学生的分析和联想能力,在建模的过程中,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更加有效的锻炼。

例如问题:“甲、乙骑自行车从相距65千米的两地相向骑行,2小时后相遇,甲比乙每小时多骑行2.5千米,问乙的时速是多少?”在遇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建模,然后巧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建模,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五、开展第二课堂,拓展学生数学应用空间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师应该注重积极开展第二课程,有效拓展数学应用的空间,保证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开设第二课堂的时候,可以巧妙应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利用社交软件,建立微信群或者QQ群,然后让学生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在社交软件上进行交流,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有效提升自身的数学综合素质,实现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意识,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应该注重组织学生开展实践学习,锻炼学生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

[1]李英.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意义和途径[J/OL].中国校外教育,2015(22):118.

[2]倪尔勇.应用·问题·发现——如何提高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12):51.

[3]张学涛.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2(19):133-134.

猜你喜欢

建模数学知识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不对称半桥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三元组辐射场的建模与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