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智力因素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2017-02-25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进修学校附属小学周应美

数学大世界 2017年27期
关键词:应用题农场题目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周应美

非智力因素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周应美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应用题是小学生最怕遇到的题型,也是学习比较薄弱的模块。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应用题解题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篇文章主要结合现阶段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谈谈如何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帮助学生及时解决数学学习中的难题,以此来提高应用题教学的效率。

小学数学;应用题;非智力因素;教学方法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大部分的教师都是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数学能力的培养,但是知识和能力都属于智力因素。在教学中,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固然很重要,但是教师也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比如兴趣、习惯、动机、情感等,这些非智力因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欲望,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够使得应用题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和需求,从而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效果。

一、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1.能够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个靠形象思维认识和学习事物的阶段,他们的各项能力和思维还尚未形成,所以非智力因素更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一味地通过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来进行数学教学,将不仅使得数学教学变得枯燥乏味,还会挫伤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使得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例如,教师在进行乘法口诀的教学时,一般都是要求学生对乘法口诀进行背诵,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机械背诵后,仍然记不住,不仅学习的效率不高,还会使学生产生畏难的心理,认为乘法口诀太难了,一点都不好学。从这样的一个小细节中,我们很难相信学生会喜欢上数学,能够学好数学。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更加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观感受,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他们自愿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丰富数学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驱使下快乐学习,享受数学学习的过程。

2.能够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持之以恒

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所以非常脆弱,遇到一点点困难都可能让他们选择放弃,心理产生阴影。而应用题的学习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不断地刻苦钻研才能够攻克它。所以,在应用题教学中注重挖掘学生身上的非智力因素,有助于学生克服畏难的心理,激发他们的斗志和竞争意识,从而能够做到在挫折面前不放弃,这对于数学学习来说非常的重要,尤其是应用题的学习。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当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给予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从而重新燃起学生的学习斗志。例如,当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时,总是记了就忘,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乘法口诀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分析,通过算一算、摆一摆的方式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从而更加有方法地去记忆它,能够对乘法口诀的记忆更加深刻。又例如,当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不能够理解题目的意思,教师可以画出相应的示意图来帮助学生理解,这样能够极大地增加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使得他们更加积极地进行数学学习。

二、非智力因素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运用

1.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应用题的学习和数学其他模块的学习比起来更加复杂,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使得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去。例如,教师进行两步应用题解题方法的教学时,为了降低应用题的学习难度,从而使得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这种解题方法,可以采取扩题的教学策略,从一步逐渐过渡到两步,甚至拓展到三步来进行教学。例如:新安农场今年一共种了50棵树,白林农场今年种了150棵树,请问两个农场今年一共种了多少棵树?学生很快就将这道题目解答出来了,这个时候教师继续提出新的要求:将白林农场的种树数量由直接条件变为间接条件,数量不变,仍然是150棵。学生听完之后,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不一会就想出了很多的方法,如白林农场比新安农场多种了100棵树;新安农场比白林农场少种了100棵树;白林农场种树的数量是新安农场的3倍;新安农场种树的3倍和白林农场同样多。对原应用题进行一个简单的改编,就可以使原来的一步变为两步,增加了题目的难度。这个时候,教师继续追问:这样的应用题你们会解吗?和以前的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在哪?通过教师这样的引导,学生会觉得这些应用题非常简单,因为是他们自己进行改编的。通过这样的应用题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更愿意参与到应用题的学习中,从而不断地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2.重视对学生辨析能力的训练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都比较小,各项习惯和能力正在形成阶段,所以他们的辨毫析微能力还有待加强,这种能力在解答应用题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加强训练,不断强化他们的细心辨析能力。例如,在这样的一道题中:(1)元旦联欢会装饰教室需要9束红花,每束红花由5朵小红花组成,已经做好了6朵,请问还需要做多少朵?(2)元旦联欢会装饰教室需要9束红花,每束红花由5朵小红花组成,已经做好了6束,请问还需要做多少朵?A.5×9=45(朵),45-6=39(朵);B.5×9=45(朵),5×6=30(朵),45-30=15(朵);C.9×5=45(朵),45-6=39(朵);D.9-6=3(朵),3×5=15(朵)。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这样的一些问题:(1)第一题为什么选A,而不是选C?(2)第二题问什么选B?可以选D吗?(3)选项B中,三步分别计算的是什么?(4)选项D,第一步和第二步分别计算的是什么?(5)第一题和第二题有什么关系?找出其中的联系与区别。通过教师这样的引导,学生会对这两道题进行仔细的分析,发现一字之差,竟然会使得解题方法截然不同,让学生意识到在做应用题的过程中认真解题的重要性。同时,学生在这样的一道题中也深刻地体会到应用题可以有很多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所以在做题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选择一些比较简洁的计算方法,这对学生解题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培养。

3.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习惯

数学学习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有许多的计算过程,为了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必须要对计算过程进行验算,尤其是对于应用题来说。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还能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计算能力。在应用题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验算习惯,能够大大提高应用题解题的正确率,还可以进一步地去分析和理解应用题中蕴含的数量关系。例如,在解答“比多比少”和“求倍数关系”这一类的应用题时,学生特别容易犯错误,这个时候通过验算就可以及时发现错误,以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学生必须掌握的应用验算方法应该有以下几种:

(1)代入法

比如,在这样的一道应用题中:小红、小明和小强三个人一起跳绳,已知小红跳了150次,小明比小红多跳了30次,比小强少跳了40次,请问小强总共跳了多少次?当学生读完题目后,马上就列出这样的一个式子:150+30-40=140(次),所以小强一共跳了140次。当学生对这道应用题进行验算时,将算出的结果带入到原题中,会发现数量关系不正确,应该是小强跳的次数是最多的,而算出的结果却是小明反而比小强跳得还多,很快就会发现错误,从而写出了正确的计算结果:150+30+40=220(次),所以小强跳的正确次数是220次。又例如:光明炼铁厂运来了一些钢铁石,第一次的时候运了2800吨,是第二次运的重量的2倍,请问两次一共运了多少吨的钢铁石?当学生拿到题目时,习惯于这样解题:2800×2+2800=8400(吨)。在验算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计算的结是第一次比第二次运得多,这与题目中给出的已知信息恰恰相反,从而发现理解出现偏差了。

(2)换位法

所谓换位法,主要是指将算出的结果当作一个已知条件,改编成一道新的题目,和原题成为一个互逆关系,从而对应用题的计算结果进行验算,看看是否符合题目的意思,提高应用题的解题正确率。例如:百货商店上午一共卖出了250个洋娃娃,比下午少卖了60个,请问百货商店这一天总共卖出去了多少个娃娃?学生在看完题目后,写出计算过程:250+250+60=560(个)。当对应用题进行验算时,可以要求学生将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进行互换:已知百货商店今天一共卖了560个洋娃娃,下午卖出了310个娃娃,比上午多卖了60个,请问上午卖出了多少个娃娃?计算出来的结果是:310-60=250(个),和应用题给出的已知条件一样,所以肯定这道题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换位法的验算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应用题的解题正确率,还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

综上所述,非智力因素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引起数学教师足够的重视。非智力因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数学学习习惯,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数学学习目的,从而正确认识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去促使他们自愿地参与到应用题的学习中去。创新应用题的教学方法,增加应用题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参与到应用题的学习过程中去,从易到难,帮助学生逐渐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树立他们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从而切实提升他们的应用题解题能力,帮助他们形成一个良好的数学思维,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1]杨洁.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26):130+129.

[2]刘月红.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分析与方法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23):119.

[3]蔡晓敏.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1(20):57.

[4]李山林.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5):2+109.

猜你喜欢

应用题农场题目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农场假期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农场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一号农场
走近打折应用题
一道不等式题目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