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2-25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中心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7年27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课堂教学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中心小学 李 亮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中心小学 李 亮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促进了教育的信息化,使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成为可能。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手段,它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现代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进入小学课堂,集文字、声音、动画、图形于一体,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性、立体感等方面的不足,使一些抽象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

现代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促进了教育的信息化,使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成为可能和必要。未来的课堂教学方式发展趋势将由目前的“以教为主”变为“以教为辅”。《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源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信息源主要是通过书本、图片、录音和录像等有限的手段获得并向学生传输,信息来源有限而且缺乏灵活性、方便性和交互性。而利用光盘、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更为丰富的包括文字、图象、动画,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信息,从而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2.现代信息技术能全面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传统教学手段很容易导致教学内容和过程枯燥无味。而多媒体课件用动态演示,声色兼备。例如,在执教“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节课时,显示屏上先画出一个闪烁的亮点,然后从这一点引出两条射线,通过演示蕴含了角的定义及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的道理。

3.现代信息技术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多媒体教学为教育功能的全方位扩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深刻变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从而使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巧妙成功的开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其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是否能巧妙突破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在教学内容中,有一些知识比较抽象,若用常规的教学手段教学,则不易向学生表述清楚。而恰当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则无疑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手段。例如,在《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教学中,设计五个环节,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的几何图形。这样,通过直观、生动的演示,使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巧妙地融入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3.练习反馈,提高密度

多层次、实践性的练习是学生形成良好数学技能不可或缺的环节。运用多媒体信息容量大,信息搜索、提取、转换方便高效的特点解决问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一些耗时、费力的板书,一些叙述不清的情境,都可拜托我们的多媒体来迅速轻松地完成,增加了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化静为动,展示知识形成过程

随着新课程的颁布实施,现行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图文并茂,生动有趣,重视儿童的兴趣、特点,但这些信息资源编入教材中,只能以静态的画面存在,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弄清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而多媒体课件用动态演示,声色兼备,不仅能活现教材内容,而且能再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感悟知识的来龙去脉。

5.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提倡“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强调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地学习。计算机网络以其信息的大容量、超强的处理能力、丰富多彩的对象以及生动形象的人机交互实现知识的建构。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让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变革,它给学生创设了大量有情趣的情景,让学生接触了更多的数学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但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传统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各有利弊。我认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于数学课堂教学中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不能抛弃“传统性”

有了现代教育技术,不能丢弃传统教学手段。小学生数学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验性学习,经验的获得大都靠亲自实践操作实现。例如,《圆的周长》的教学,没有学生亲手对大小不同的圆的直径和周长的测量与计算,圆周率概念的理解就成问题,这都需要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增强他们的体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信息技术的应用要突出“辅助性”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主要是用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解决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的更多的是一些形象思维的东西,使学生的视、听感官受到刺激。但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会使学生产生思维的懒惰心理,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应是“画龙点睛”之用,而非“画蛇添足”之作。

总之,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的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力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但它终究是数学教学的一种工具,是否能对数学教学起到大的作用,还要看使用它的数学教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在遵循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服务而不是指导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如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还需要我们不断实践、总结并反思。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数学课堂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