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2017-02-25江苏省阜宁县实验小学季海林

数学大世界 2017年6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数学课堂教学

江苏省阜宁县实验小学 季海林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江苏省阜宁县实验小学 季海林

小学数学教师课前必须要做的准备工作就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它主要针对教学活动做出总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师教学的方式、目标、组织等,将这些计划有条理地进行整理,最后形成书面材料,有助于教师进行借鉴。教学设计最重要的是预见性与系统性,虽然并不是一切教学设计都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对于教学质量而言,如果没有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学质量只会停滞不前。优秀的设计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在新课程的推动下,学生的学习状态成为了社会人民最关注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教学效果都与学生的学习状态息息相关,想要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达到最好,就必须要求教师的教学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时刻反思怎样才能保证教学效果,在原有的教学之上进行严谨的教学设计,将学生、教材、课堂三者充分结合,才能使教学设计发挥到极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被尊重

长久以来,我国的教育一直为应试教育,教师的观念也一直是传统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经常会以自己的讲解为主,加入自己平时讲课的经验,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佳,教师在进行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情况,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性格、心理等方面进行设计,使学生成为主体,不再仅仅是一个观众,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式单调,缺乏趣味性

小学数学对于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学习时比较吃力,教师针对此问题应当采取措施,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研究最适宜学生学习的方法,更加注重学习技巧,而不是一味地传授知识,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单调和无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教师的教学设计也应当有所改变,不能只是为了应付而设计,要真真切切地去探索、研究、总结,只有有新意的教学设计,才会使教学注入新的能量。

3.课堂教学设计不科学、不合理

合理的课堂设计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等内容,想要实现高质量教学,就必须将这些方面一一落实。很多教师的教学设计并未达到标准,很多是不合理、不科学的,内容大多只是教学内容,并未真正地设计教学。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教师所设计的内容可能会有所出入,教学内容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范围,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而言,此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质量的策略

1.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的到来为我国的教育迎来了新的篇章,新课改注重学生的学习,将学生作为主体,更加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使学生可以自由地探究、合作,可以自主学习,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教师应当严格遵守新课改的要求,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改变传统观念,学生的主体性应得到充分的尊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起到领导作用,使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最佳途径解决问题。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第二,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好奇心比较强,喜欢表现自己。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创造新型的教学方式及方法,当学生有进步时,适当给予鼓励,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教师的职能就是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在课堂上的重点应当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此外,还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要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因为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是营造一种轻松、向上的课堂氛围。

2.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学生传输知识。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可以根据条件提出相关问题:如“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方形面积=长×宽”,因此“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当然,反之也可推理,两种方法结合论证,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计算出自己想要的答案。教师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兴趣,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决定教学效果,只有创新教学设计,才能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丰富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认为学习无趣、乏味,从而厌恶数学。数学教师应注重新型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多样化。例如,创立小组合作制,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开展数学竞赛,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或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加入游戏,使课堂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充分了解教学中的难点以及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充分利用教具,将知识生动地讲解,使学生更加容易吸收。

4.将信息的积压转变为对文本的理解

学生想要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就必须对文本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文本结构,对教学结构进行优化,有层次、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不能一味地灌输大量的信息,学生不能消化,数学信息就会积压,长此以往,学生积压的信息越来越多,问题越来越多,从而对数学失去信心,失去兴趣。例如:在讲解“圆的认识”这一内容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对物体的形状进行观察,比较圆与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不同之处,对圆的认识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这种方式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与自主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5.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

合理的教学设计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是十分有益的,并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找到学习的重点,现代教育应当积极使用合理的教学设计,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才能使教育更好地发展。合理的教学设计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明确教学重点,针对教学重点进行设计;第二,设计顺序一定要清晰,循序渐进;第三,引导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总而言之,改变传统教育方式的主体是教师,教师要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才能使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数学课堂教学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