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7-02-25福建省长汀县童坊中心学校陈春荣

数学大世界 2017年18期
关键词:情境评价数学

福建省长汀县童坊中心学校 陈春荣

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福建省长汀县童坊中心学校 陈春荣

新型课堂教学中学生必须是学习的主人,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做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良好互动。教师要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特别要教给学生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利用已有数学经验自主探索知识,寻找探索规律的方法,自主归纳结论,以此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转变学习方式和数学思想方法,从而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

一、合理创设情境,使学生想学

“教学源于生活”。好课堂都会注重情境创设,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情境中学习,由于多是现实的生活情境,学生更有亲切感,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只有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获得的知识才更能理解,更能印象深刻。这样的教学能拓展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教学《统计初步认识》时,教师先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校门口车辆来来往往,公路局的叔叔要了解校门口十分钟内各种车辆过往情况,以决定是否要扩建公路,需要我们帮忙,我们该怎样来统计呢?组织学生根据问题情境思考、讨论后回答:

生1:只要数一数十分钟内一共行驶了多少辆车,就可以了。

生2:把各种车辆分开统计,这样更好统计。

生3:这样的话,学习小组分工,你数小汽车,我数大客车,他数大卡车。

生4:我认为可以一个人报,一个人根据车辆加,最后得到结果就行。

生5:我有更简单的方法,预先想好可能有哪几种车,把它们的名字记下来,经过一辆划一杠,最后计算结果。

接着带着学生根据方案到校门口分组统计,统计完成,回教室交流汇报,比较出了最优方案。由于是师生共同探讨,学生自己亲身实践和体验得到的统计方法,所以印象深刻。

二、诱导学生思维,使学生乐学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自己推导结论,讲的应尽量少,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有效的学习不能依靠模仿和记忆,自主探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数学的规律和特点,更好地诱导学生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建构学习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乐学。

比如教学《体积单位》时,由于概念的教学比较难,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如能把这些抽象的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学生就能感受到概念的存在,感受到概念的模型。教学时宜使用电子白板,用直观、形象、动态的立体图形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常用的体积单位时,为了使学生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立方米的空间大小观念,先用电子白板演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立方米的空间大小,初步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再让学生感知实物图的大小,实物出现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大小,再让学生上来摸一摸,体验实物的大小。最后让学生课外自己去找到接近于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许多物体,如铅笔的橡皮头、粉笔盒、装电视机的纸箱等,学生在建模的过程中,不仅借助实物的表象真正形成了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而且理解了体积单位的概念,觉得数学是现实的,乐于学好数学。

三、分层指导训练,使学生善学

教师要允许学生的差异,学生的能力和认知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分层训练和指导,尽可能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学时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把学生分成三层,即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三种,按比例组合成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依据教材内容,分别制定各层次的学习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各层次的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自主学习,得到相应的发展。比如教学“带余数的除法应用题”时,出示例题:筐里有50个橘子。(1)平均分给8个同学,每人多少个?还剩几个?(2)最少加上多少个才可以平均分给9个同学?(3)拿走几个就可以平均分给7个同学?根据不同层次设计3个问题,采用分层练习:学困生做第1题;中等生第1,2题;优等生做3道题。学习小组进行讨论,让各层次学生互相启发,促进思维发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善于学习。

四、自我评价分析,使学生会学

教学评价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老师要鼓励学生自我反馈和评价,开展同学间的互评和学习小组间的互相评价。如:“这位同学的解题符合要求吗?”“还有哪些想法?”“错在哪里?好在哪里?”“这些答案中哪种答案最合理呢?”……通过互相反馈和评价,既学会了评价别人,也学会了评价自己。因为要评价别人,必须自己先做出正确判断,发现它不符合在哪里或错在哪里,在评价过程中,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比如教学“加法6+6+6+6+4”时,要求把它改写成乘法算式,结果大部分学生写成6×4+4,还有部分写成6×5-2。有一个学生写成了7×4。我表扬他大胆创新,但遭到其他同学的反对。这时许多学生自觉地参与辩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堂气氛异常热烈。此时相机引导学生评价:哪些算式是正确的?哪个最简便?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唱主角,在辨析中明理。这样得到的知识牢不可摧,在激烈又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学生心理压力得到减轻,思维得到有效发展,创造力得以发挥,学生不仅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善于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题,起到触类旁通的效果,而且学习富有独立性。

实践证明,只有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理解、质疑、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练习、评价等活动,就能使学生逐步形成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课堂就会鲜活,就会生动,课标精神才能落到实处,课标理念才能凸显。

猜你喜欢

情境评价数学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