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法绽放光芒

2017-02-25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张水英

数学大世界 2017年18期
关键词:三角形案例创设

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 张水英

让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法绽放光芒

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 张水英

水无常形,教无定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合理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才能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励学生自觉打开创新思维的翅膀,勇于发现新问题,善于分析、解决比较难的问题,不断提高核心素养。本文主旨鲜明,阐述条理清晰,值得大家一睹为快。

问题情境;操作情境;复习情境;古典情境;初中数学

德国有一位心理学家曾经指出:假如让你直接吞下一勺食盐,那一定不会心甘情愿地全部吃掉;但是假如一勺食盐溶入一大碗的菜汤里,你一定美滋滋地吃掉这些食盐。其实,此处的“食盐”和“菜汤”恰似初中数学课上学生所需的知识和教学情境。作为一线教师,应进一步感知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树立新理念,使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法绽放光芒。

一、创设趣问情境,挖掘学生潜能

兴趣是最棒的指导老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我们只有善于捕捉社会生活中的趣味化现象,并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合理创建愉悦的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挖掘学生的潜能。

教学案例1:我在执教“相似三角形”的内容时,就紧紧围绕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定理、性质等相关内容设置了如下趣味化的问题情境:在汶川大地震救援过程中,武警一连官兵接到命令,立即赶赴某重灾区救助,突然,一条堰塞河挡住了他们的去路,连长要求工兵班搭建应急浮桥,但必须测算出这段堰塞河的宽度。工兵班先将河对岸的岸边某一目标作为点A,并在河的另一边选点B 和点C,使C⊥AB,再选点E,使EC⊥BC,确定AE与BC的交点为D,如图所示,测得DC=50 米,BD=110 米, EC=40 米,请你测算出两岸之间AB 的距离是多少米?

学生面对如此趣味化的问题,都出现了亢奋情绪,许多学生立即挥笔测算,很快计算出了正确的答案,体验到了探究数学知识的重要意义,学习兴趣倍增。

二、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许多学生往往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创设学生参与的操作情境,既有助于理解新知识,又能诱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好奇。

教学案例2:我在执教“地砖的铺设”一节时,就布置学生在课前围绕以下问题进行操作:地砖为什么能铺满地面? 怎样的地砖图案能铺满地面?哪些地砖不能铺满地面?许多学生利用双休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到商场、宾馆、广场和饭店等场所实地观察地砖铺设情况,并把那些地砖图案用硬纸剪画下来后尝试拼接。通过实践操作,大部分学生初步感悟了铺设瓷砖的基本原理,即:只要围绕一点形成360°角,那么相应地砖图案就能自然无逢隙地铺满地面。

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应该让学生直接参与一些小实验,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情趣。

教学案例3:我在执教“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先提出如下问题:①把预习过程中已经剪好的△ABC 纸片逐一剪下∠A、∠B 和∠C,当我们把这些角拼接在一起后,就能组合成什么样的角?②由此,通过思考后你能得出什么结论?③在上述拼接新的图形过程中,你受到哪些启迪?在上述教学情境中,学生一边思考,一边操作,逐步总结出∠A+∠B+∠C=180°,从而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并通过动手拼角找到了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方法,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创设复习情境,以达温故知新

严密的逻辑性是数学学科的显著特点,各个知识点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使用的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也是严格根据知识的逻辑顺序编写而成的,学生在探究新知时,往往要联系已经学过的旧知识,如学生在学习相似三角形时,可以在复习全等三角形的前提下高效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时,必须建立在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基础上。因此,在初中数学课上,我们只有选择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 才能让他们在复习的基础上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教学案例4:我在执教“立方根”一课时,在导入阶段就引导学生先复习学过的“平方根”知识,从平方根的符号、定义、开平方运算等角度巧妙引出立方根的符号、定义、开立方运算,并通过类比分析找出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初步感知了有关立方根的相应知识。类似的教学手段,不仅能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而且实现了温故知新的目的。

四、创设古典情境,弘扬人文精神

出现数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而数学有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历史,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只有灵活创设生动的古典情境,才能让学生轻松了解数学史,真正感悟到数学文化的无穷魅力。

教学案例5:我在执教“正数与负数”时,就开门见山地说出如下导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的诗眼,其中,圆与缺、阴与晴、离与合、悲与欢都经典地描绘了人类生活和自然界完全相反的状态。今天,我们学习的正数与负数,就是表示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数字,与苏轼的名句一脉相承。”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立即被调动起来,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师生互动中去。

水无常形,教无定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虽然丰富多彩,但大胆尝试情境教学法也是明智之举,但愿大家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合理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励学生勇于打开创新思维的翅膀,不断提高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三角形案例创设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三角形,不扭腰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