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2017-02-25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7年18期
关键词:教师应面积解题

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 黄 媛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 黄 媛

课堂提问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师生互动方式,如何利用提问来最大程度地改善课堂教学质量一直是教师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教师通过提问可展开各类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增加师生间对话的机会,有利于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能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提问技巧,通过选择适当难度的问题、采用启发式提问法、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三方面展开论述。

小学数学;提问技巧;课堂教学

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初步阶段,他们急于通过对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应利用学生乐于表达的特点,在课上向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激发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兴趣。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片面注重正确率,在提问时只关注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发散能力,这样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反而容易催生出学生的自卑和畏惧心理,使学生因为不自信而不敢回答问题,不利于师生间的互动。因此,教师应在提问中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联系已学知识去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回答,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一、选择适当难度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难度决定着提问教学效果的好坏。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用经过思考就能直接得出答案,容易使问题失去挑战性,让学生失去探索问题的兴趣。问题难度太大,将给学生造成解题压力,不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教师应选择适当难度的问题作为提问问题,既不会让学生一下子就知道答案,也便于学生能通过一定的数学推导过程得出答案,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比如,教师在教《公顷和平方千米》时,教师可提问学生:“已知有一块正方形土地,正方形的边长为100米,面积为1公顷,请问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什么?”该问题涉及公式推导过程,学生无法直接算出答案,必须经过一定的计算才能得出答案。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正方形平方米单位下的面积,然后再与公顷建立等式关系,即可知道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得到第一个面积等式。教师接着再指导学生求解平方千米与平方米的关系,可知1平方千米等于1000000平方米,即为第二个面积等式。学生对比两个面积等式,即可得出1平方千米等于100公顷的数量关系。在此过程中,教师教导学生学会运用正方形面积知识和等式知识顺利得出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问题是否具有相应的分析阶段,确保问题适合学生的理解范畴。

二、采用启发式提问法

课堂提问是对问题背后潜藏知识抽丝剥茧的过程。教师应以由浅至深、由表及里的顺序分析问题,帮助学生透过问题表面看本质,加强学生对更深层次知识的认知和理解程度。部分教师草草结束提问环节,过早将答案告诉学生,导致学生从主观意识上形成不愿思考的消极学习态度。教师应坚持采用启发式的提问方法,引导学生立足于教材知识去思考问题解决途径。比如,教师在上《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时,教师先提出问题:假设马路长16米,计划在马路的一侧种树,且每隔4米种一棵树,请问总共需要种多少棵树?教师对问题中的“在马路一侧种树”和“每隔4米种一棵树”做具体解说,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建立模型的方法解题,用长的横线段表示马路,短的竖线段表示树。学生从画好的图中可知以4米为一段,可将马路分为4段,竖线段的总数量为5,即为要种的树的总数量。最后教师再举类似的例子,比如其他条件不变,马路长为24米时,总共需种多少棵树。教师通过例子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它们共同的特征,继而得出求解规律,帮助学生的数学能力从掌握单个问题的解题方法向掌握这一类问题的解题方法升华。教师既是一个提问者,也是一个引导者,所以教师既要成功将学生带入对问题的探索思考中,还要在学生分析问题过程中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启发指导。

三、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

小学生年纪较小,心智发展还不成熟,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认可,尤其是亲友和教师对他们的鼓励与肯定。教师应在学生回答提问后对学生给予正面、积极的回应,增强学生回答问题的自信心,使学生更有动力去学习数学知识。比如,教师在上《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先给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提问学生如何求得它的面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从不同方面着手思考面积计算方法。学生A:“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教师:“很好,面积公式是我们最容易想到的方法。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好点子吗?”学生B:“我认为可以利用补或拆的方法,将平行四边形平行或拆解成其他形状,再求面积。”教师:“这是一个很新颖的解题角度,很棒,同学们可以学习这种方法。”教师对不同学生的解题思路都给予了肯定回答,给学生一定的鼓舞,有利于学生继续深入分析问题和思考其他解题办法,同时也为没作答的学生增添信心。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心理,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往更高的知识层面思考问题。

提问是教师最常用到的课堂教学手段。如何用好课堂提问,提升提问技巧是广大教师应当注意的问题。教师既要避免过度简化问题,使提问失去教学意义,也要保持适度的提问频率,避免学生对提问产生烦躁心理。因此,教师需要在问题设计、提问方式、问题分析、问题延伸等方面不断推敲、琢磨,积极发挥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1]谭礼斌.简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10).

[2]陈丽君.小学数学提问的适时与适法[J]. 考试周刊,2011(64):81-82.

猜你喜欢

教师应面积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用“同样多”解题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巧用面积求坐标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