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再现在阅读与写作中的运用
2017-02-25刘奎生
文/刘奎生
情景再现在阅读与写作中的运用
文/刘奎生
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突然被眼前一幕惊呆:一辆汽车横穿马路,撞飞一路人,肇事司机魂飞魄散,伤者血流满地,奄奄一息,现场人山人海,很快交警、救护车陆续赶到……第二天,你向同学讲述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平时,不善表达的你现在滔滔不绝,这是现实生活中的情景。
我们学过马致远的“秋思”,根据词中文字,我们眼前仿佛展现这样一幅画面:一位游子,骑着一匹瘦马立在古道上,已是黄昏,秋风萧瑟,小桥流水,一户人家,旁有老树,树叶落尽,几根枯藤,缠络其问,一只乌鸦呱呱叫着。此情此景,令人“断肠”,这是文学作品中的情景。
读完两段文字,不禁要问: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不善言吐的人为什么能滔滔不绝讲出来呢,文学作品中的情景,为什么能生动形象描绘出来呢,这得益于“情景再现”。
1 什么是情景再现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情绪……在我们脑海中通过想象,像放电影一样,形成连续的画面,这画面带有我们的感受、态度、感情,带有作品本身蕴含着的作者的感受、态度、感情及我们因此产生的评价体验的“映象”,也就是说,我们在理解.、感受作品的过程中不但感受到内中的形象一一“景”,而且感受到内中的神采一一q睛”,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这一过程就是情景再现。
情景再现必须注重感受和想象。
感受即“感之于外,受之于心”。“感之于外”不是只感受文字或语言的存在,而是透过语言符号感觉具体客观事物的存在,它打开了现实的大门,通过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从而“感之于外”。“受之于心”即客观事物对我们间接刺激产生了内心反应。
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中的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是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过程,想象分创造想象和再创造想象,文学作品是创造想象的产物,我们通过语言获得作品中的形象是再造想象的产物。
情景再现分三个过程:
1.1 理清头绪
我们头脑中连续的活动画面开头是什么,接下去怎样变化,结果怎样,哪是重点等等,做到心中有数。
1.2 设身处地
即置身其中,把文学作品中所叙述描写的一切作为亲身所见,亲耳户斤.闻,亲身经历。进入到具体的事件、场面中去,不袖手旁观。
1.3 触景生情
这是情景再现的核心,我们通过想象把语言文字的描述转换为形象的连续活动的画面,然后弓I发相应的态度感情。
以《斑羚飞渡》为例,看文学作品中情景再现的运用。
首先:理清头绪,文章写的是一群斑羚在绝境中牺牲老斑羚,保护幼斑羚的感人故事,通过阅读文章分四个层次,斑羚被逼上伤心崖。镰刀头羊一声叫,队伍分为两列。斑羚飞渡。镰刀头羊跳崖。
其次:设身处地,运用想象,设想自己是狩猎队伍中一员,亲身所见,将一群斑羚逼至伤心崖,它们处于绝境中,我听到镰刀头羊一声叫,看到混乱的斑羚群分为老幼两列,随后令人震撼的画面出现:老幼斑羚齐飞奔,老的略快一点,飞渡中小的脚蹄蹬在老的背上,借助垫脚石成功飞渡,老斑羚则掉下崖底,壮烈献身,其余斑羚依照飞渡,最后,伤心崖上只剩头羊,它从容跳崖。
通过想象,设身处地,把文字转化为一幅幅形象的连续活动的画面,很快就能把握情节场面等内容。最后触景生情,读完文章我们有什么情感体验呢,由于运用想象,斑羚飞渡的场景历历在日,情感自然而生:一只老斑羚的死意味一只幼斑羚的生,在生死面前,为了种族延续,老斑羚义无反顾选择了死亡,这种舍已为群的精神不让人震撼吗?特别是最后,头羊壮烈跳崖,从容不迫的壮举不令人油然而生敬意吗?由此,我们的情感还可延伸,进行联想:人类在生与死,利与弊面前,又是怎样的表现呢?
2 情景再现
在阅读中能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在写作中也能帮我们写好文章。以《家乡巨变》谈谈情景再现在作文中的运用:
(1)选材立意:通过对家乡环境的变化对比,突出“环保”主题
(2)理清头续:现实家乡一儿时家乡
(3)设身处地:“回家乡”运用想像,浮现看到的情景,形成画面:高楼林立,池塘于涸,乌)LStl失,噪音四起……。“回忆家乡”同样运用想象,浮现几时家乡的情景,形成画面:蓝天白云,乌儿啾啾,花儿芬芳……
(4)触景生情:家乡环境巨变,我们在干什么?环保重要。
(5)记叙表达:在记叙过程中,一边想象,浮现画面,一边描述,把画面转化为文字。
3 结语
阅读与写作是一对孪生姐妹,二者不可分割,阅读文学作品,通过情景再现,把文字转化为画面,而写作,运用情景再现,把画面转化为文字,两者相辅相成,通过阅读可以提高写作水平,通过写作提高阅读能力,这一过程的完成情景再现起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洪湖市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