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际合作的民办高校信息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7-02-25龚义建黄玉兰
姚 远,龚义建,黄玉兰
(武昌工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基于校际合作的民办高校信息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姚 远,龚义建,黄玉兰
(武昌工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分析武汉地区部分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院系的合作与交流现状,以基于多校间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为题,探讨民办高校多校间的合作交流运行机制,提出民办高校在师资队伍、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与共建、资源整合与共享模式等。
民办高校;校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 针对民办高校的校际合作探索
民办高校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国家教育部门及各级政府为支持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扶持,但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很多困难,特别是办学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差和师资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合理等,严重制约着民办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样面临这些问题,由于教师队伍力量薄弱、结构不合理,学科专业建设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沿袭一本、二本院校的模式,培养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受办学经费不足的影响,实验设备不能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严重不足,以致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的需求存在较大偏差。
上述问题已引起各民办高校的高度重视,为改变这种现象,各校都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和改革,特别是在国家教育部提出“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各民办高校结合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应用特色,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调整、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取得可喜的成绩。
目前,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已引起国家教育部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如何推进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关注的热点之一,但以民办高校的校际交流与合作为题,进而探讨民办高校的资源整合和共建机制的研究尚属空白。
因此,民办高校之间大力开展校际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交流经验,共同提高,这对于在既无经验可借鉴又有别于公办高校的一种新的办学体制下的民办教育,探索建立一种合作交流、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很有必要。同时在民办高校合作交流的基础上,研究和探索民办高校多校间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共建、资源整合与共享,将会对推进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加速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转型背景之下的多校合作模式探讨以及研究方法和效果进行如下假设,如图1所示,该图分析了民办高校现状以及多校合作给民办高校发展带来的契机。
图1 课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2 民办高校校际合作的背景和理论依据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提出,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首要问题是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统筹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
转型背景下,民办高校的建设发展需要全面考虑师资队伍、学科专业建设、教学质量、科研工作、办学条件、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等问题,逐步形成地方性、实践性、服务性的办学特色,基于校际合作的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即是转型背景下一个重要的尝试。
3 校际合作的初步实践
3.1 启动武汉地区民办高校合作联盟计划
武昌工学院于2013年7月发布武汉民办高校信息学科合作联盟倡议书,正式启动武汉地区民办高校合作联盟计划,随后于2014年4月成立合作联盟组织。武昌工学院、武汉长江工商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江汉大学文理学院等十余所民办高校及独立学院联合初步建立民办高校校际交流与合作运行机制,制订武汉民办高校信息学科合作联盟章程(试行)(以下简称章程)。
联盟充分发挥和利用成员学校的特色和优质办学资源,开展互补性合作,提升各联盟成员的教育质量、办学水平与社会声誉,实现联盟成员的可持续发展。武汉民办高校信息学科合作联盟力争在2~3年内,武汉地区有更多的民办高校(力争达到2/3以上)相关院系加人到合作联盟内来,成为武汉民办高校中有较大影响的群众团体。
3.2 合作联盟组织开展联合编写应用型本科教材工作
2014年5月,合作联盟提出必须尽快启动合作编写教材的工作计划,以此推动民办高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①确定以计算机类和电子信息类两类教材进行教材建设工作,先期启动10本教材的合作编写工作计划;②根据各院校师资情况,参加教材编写的院校按照公平、均衡原则合理确定主编、副主编和参编人选,每本教材确定2位主编,实行第一主编负责制;③推荐优秀的中青年教师担任合作编写教材的主编,教材编写实行主编负责制,同时由教材编委会推荐一名教授担任主审,负责审核教材编写的质量;④根据合作联盟教材编写工作计划,结合教材编写的专业特点,考虑不同出版社的教材出版质量、特色和出版社的影响力,对有合作意向的出版社的合作模式进行分析和讨论,确定教材编写工作的1~2个合作出版社分别出版计算机类教材和电子信息类教材。目前,确定了9所院校在内的武汉地区民办高校信息学科合作联盟教材编委名单,最终确定7本教材在内的校际联合编写工作。这次教材出版工作与机械工业出版社合作,拟于2017年全部完成出版发行并在多校间共同使用。
3.3 试行开展多校间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联合答辩工作
为了加强武汉民办高校的校际合作与交流,促进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2015年3月,在武汉工商学院召开了由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工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和武昌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3所高校相关院系的领导参加的《开展三校毕业(设计)论文联合答辩工作会议》,会议经过充分讨论和磋商,决定从2015年开始试行开展多校之间的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联合答辩工作,推动多校的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联合答辩工作分为互派老师联合答辩和共同组织优秀论文答辩两种形式。高校间学生专业培养质量水平通过这样的活动得以显现,教师队伍建设质量也随之得以印证。目前已圆满完成2015年、2016年的校际联合答辩工作。
3.4 开展校际间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武汉工商学院和武昌工学院近年来积极开展校际间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申报教研和科研课题3~5项,在专业主干课程内推行课程联合备课和联考,互派老师听课;明确专业培养人才的定位,确定需要培养的专业技能,根据专业技能群圈定建设目标相近的院校,进而圈定与之合作的企业群深人校企合作,共享实习基地;避免民办高校间同质化竞争,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呈规模化发展,更加符合区域经济特色发展要求。人才培养方案逐步朝着类型定位、层次定位、学科定位、专业定位合理且特色鲜明的方向改进。
4 校际合作的后续探索思路
高校合作平台已初步搭建、后续合作联盟计划在不断修订和实施进行中,合作联盟组织运转良好。随着多校间不断深人合作,共建师资队伍不断扩大,学科专业建设得到加强,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科研工作成果硕果不断,逐步形成地方性、实践性、服务性的办学特色。
为进一步加强校际合作,提出如下几点思考:
(1)充分发挥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所在院系合作交流平台作用,不断研究、探索和完善民办高校间的合作交流运行机制,通过民办高校院系之间在学科专业建设和应用型转型发展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研究具有武汉地区民办高校特色的高校间合作交流模式,促进共同发展,并为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性意见。
(2)推动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和培养目标定位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制定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推动学科专业建设。
(3)通过开展多校之间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倡多校间的教学方法研究和教学活动、互相听课,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推动和促进民办高校多校间的教师资源共享机制。
(4)积极推进民办高校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学生就业和校企合作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模式,进而推动民办高校多校之间在各个教育环节的全方位合作与交流,促进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5)组织开展民办高校之间的各种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科技大赛,组织校际之间的大学生合作与交流,有利于推动民办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促进各民办高校的学风建设,提高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5 结 语
我们提出的民办高校多校间的师资资源共享、教材合作编写、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在目前办学经费投人不足和师资队伍力量薄弱等共性问题困扰和影响着民办高校发展的情况下,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在民办高校发展历程中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民办高校属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新生事物,传统研究对象往往基于高校个体,本课题大胆扩展视野去进行多个民办高校间的研究,通过开展创新的教学实践活动,创造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是传统基于单个院校选题研究所不能达到的,同时为扩展到其他同类专业或扩展到其他科研领域的合作教育等均可提供有力借鉴和参考,为武汉地区民办高校的发展乃至其他地区民办高校的发展,有较大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1]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 [2016-08-27].http://www.scio.gov.cn/ztk/xwfb/2014/gxbjhzyjyggyfzqkxwfbh/xgbd31088.
[2] 董立平.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J]. 教育研究, 2014(8): 67-74.
[3] 黄兆信, 王志强, 刘婵娟.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研究之维[J].教育研究, 2013(12) 63-66.
[4] 吴爱华, 刘晓宇. 深入推进理工科人才培养机制创新[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2): 1-6.
(编辑: 郭田珍 )
1672-5913(2017)01-0059-03
G642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重点课题(2015GA065)。
姚远,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云计算与软件开发技术研究,3003823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