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是哪里人

2017-02-24蒋方舟

感悟 2017年2期
关键词:脸谱化珠珠波顿

蒋方舟

一个朋友到一个新的公司,与同事聚餐。在坐定之后上菜之前的尴尬时刻,一桌人开始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来进行“破冰”:“你是哪里人?”

对于这个简单的问题,这位女同事却用了四十分钟的时间来介绍她身世的几次重大转折:父辈迁徙、祖辈受迫害,她生在一处,长在一处,落脚点在于——其实她是个上海人。

在心理学里,当人们开始认识世界和他人,往往容易选择一个脸谱化的印象,因为这是最省力的规则:天蝎座阴险、双鱼座多情、白羊座冲动、处女座万人嫌……

而一旦有人超越这种固化的认知,人们就会惊讶地说:“完全看不出来耶!”那个女同事也同样意识到这种偏见,她认为湖南蛮横,陕西太土,上海更符合她精致高素质的精神气质,所以会这样介绍自己。

然而我不能理解的是,她为什么要花四十分钟的时间去解释这件事?她到底在焦虑些什么?

说到底,这是一种身份的焦虑。“身份”是多种因素混合的結果,包括财富、地位、家室等等,越高级别的身份,就能带来越多的资源、空间和他人的尊重。

因此我不断地在他人自我介绍时,听到类似的表述:“我爷爷是个大资本家”、“我太爷爷是正宗正黄旗的”“、我祖上出过状元”……这些明明和自己没什么关系的荣耀,都成了为自己的身份添砖加瓦的道具。

是不是客观、甚至贬低自己的出身地或者家世背景的人,就毫无身份焦虑的困扰?也并不是这样。

上周,我去某个大学做讲座,观众中有一个女孩是我的老乡,她不解且愤怒地问我:“为什么在你的文章中或者采访里,我们老家总是一个脏乱差的穷乡僻壤?”

的确是这样,介绍自己的老家时,我总说:“那是一个湖北的二线城市。”而介绍自己的家庭背景时,我也总爱强调自己如果不写作,就会像一起长大的同学一样,成为火车上扫地查车票的乘务员。

我反思一下,这似乎是一种逆向的“炫耀”,如同总是强调自己农民出身的企业家,以及领奖时总是穿着母亲做的棉袄和布鞋的公众人物,强调自己出身的平庸,甚至贫瘠,是为了强调白手起家的不易,以及才华和能力的突出。

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一书的中文版序言中写道:“现今,身份的焦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因为每个人获取成功的可能性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我们每时每刻被成功人士的故事所包围。”

要么接近想象中的自己,要么降低对自己的想象,才能有一天平静地面对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你是哪里人?

珠珠摘自《作文与考试》2016/33

猜你喜欢

脸谱化珠珠波顿
波顿历险记
上帝理发师
上帝理发师
孙国华教授与外孙女孙珠珠在一起
蒂姆·波顿:怪物也很美
巨人的小房子
波顿(东莞)香料项目奠基典礼
论十七年小说脸谱化叙事中的反面人物形象
爱犬“珠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