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编辑工作中的敏感性

2017-02-24刘洵韩素华

现代出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敏感性书名社会效益

刘洵 韩素华

摘要:编辑在选题策划、编辑加工、装帧制作和市场营销过程中,始终要保持敏感性,才能制作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皆佳的产品。

关键词:编辑;敏感性

“敏感”,本义为生理上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引申到出版工作中来,一名编辑的敏感性是指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书的反应快。当然,这个快指的是从蛛丝马迹中敏锐发现市场热点,并迅速转化为立项选题;在编辑加工工作中,发现并改正书中的错误;从各种营销方式中,迅速找出适合推广自己图书的方案。

一、策划阶段

可以说,策划阶段最重要的是对选题的敏感性。一个好的选题,从萌生想法到最后确定作者、交稿、编辑出版、上市营销,始终不变的是符合市场需求,能够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這就需要编辑平时多观察,多积累,有一定的积淀才能厚积薄发。全媒体融合更需要敏感性,现代出版已经不是出版一本纸质图书这么简单了,而是要视、网全方位融合。只有整合资源,对于各种媒体扬长避短,保持足够的敏感性,才能做好、做透一个选题。如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围绕杂志本身开发了图书、网络频道、地图等衍生品,亮点与杂志一样,也是图片,而且从单一的杂志制作经营转变为内容产业。内容产业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对于每一种出版方式的选取,都需要具有敏锐的眼光,以最适合的形式扩大对资源的利用,达到预期目标。此外,书名及外观的敏感性也是不可或缺的。无论实体店还是网店,书名和封面都是读者购书的第一要素,直接决定其是继续翻阅查看更多信息,还是掉头走掉。要对读者的心理需求保持敏感性,才能定出具有吸引力、畅销书气质的书名来。

二、编辑阶段

编辑首先要对内容具有敏感性。进入读图时代,很多书特别是生活图书,文字量减少,但是也不能放松警惕,这就需要编辑时刻保持警醒,有高度的敏感性,才能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例如,在编辑《设计史》时发现,作者还是用旧提法“司母戊”大方鼎,因为高度的敏感性,笔者将其改为了“后母戊”。其次,编辑要对图书设计具有敏感性。图书装帧设计是系统工程,包括外封、内文和纸张的选择等,能够给读者带来更舒适的阅读体验。一个好的图书设计能让图书增色,甚至影响图书的销量。

三、营销阶段

或许很多人认为,营销发行是发行部的事情,跟编辑没有关系。实际上,编辑对图书的了解与认知比任何人都要深刻,从为什么要出此书,到作者背景、图书特色和卖点,都了然于心。如今的营销,网络已占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于是,读者所搜索的关键词,以及编辑推荐,是各出版社各编辑的必争之地。尤其是搜索关键词的选择,虽然寥寥几个字,但往往透出编辑的功力。此时编辑的敏感性就体现在对图书卖点的把握、读者心理的推敲、文字介绍的精准和营销时机的掌控上。

总之,编辑工作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案头为主、“剪刀+浆糊”的方式,而是立在时代的潮头,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原则,引领阅读方向,将科技生活的精髓通过图书传达给大众,普及知识,传播正能量,为和谐社会做贡献。

猜你喜欢

敏感性书名社会效益
医学学术期刊在媒介传播生态系统中的发展研究
第十八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获奖名单
新媒体时代培养记者新闻敏感性的策略
我有故事,你带钱了吗?
何为盐敏感性高血压
图书馆财务管理与社会效益分析
文化资源与青少年校外教育结合的几点思考
完整的书名
瞳孔大,决策力差
瞳孔大,决策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