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善学术期刊编委审稿不及时现象的几点建议

2017-02-24明桥艾文霞石鹤

现代出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编委学术期刊稿件

明桥 艾文霞 石鹤

一、编委审稿不及时的原因

1.编委身兼数职,分身乏术

由于学术期刊特有的科学性、创造性、专业性导致学术期刊编委多由相关专业领域知名度高的教授级学者组成,而绝大多数学者不仅身处科研一线,而且在相关领域担当要职,甚至承担相关学科的教学任务,以上种种原因常导致他们投入期刊审稿工作的精力十分有限,审稿不及时,甚至撤审等屡见不鲜。

以《放射学实践》杂志编委构成为例,除去年事已高、不在科研一线的名誉主编、顾问以外,近180名编委、审稿专家中,近83%(150名)为全国各三甲医院放射科主任、教授,部分甚至兼任院长等职务;不仅如此,绝大多数为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和/或学组成员、各省市放射学会委员,除了上述学术、行政职务,他们还需承担临床医疗(门诊、手术)、科研、教学(带硕士、博士研究生)等任务。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1月至12月编委审稿的近600篇稿件中,约30%的稿件(近180篇)没有在规定审稿期限内审回;约7.5%的(45篇)稿件直接被编委以“工作繁忙,无法完成审稿工作”等理由撤审。

2.审稿流程不合理

和一般通俗论文一样,学术论文也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分,如果不经任何筛选,而使大量良莠不齐的投稿进入专家审稿流程,往往会浪费专家宝贵的工作时间;另外,具有创新性、科学性的高质量稿件能使审稿者在审阅的同时,发现新的研究思路或借鉴点,从而有助于审稿人自身能力的提高;而质量差、毫无发表价值可言的文稿,可能会使审稿者对期刊的编辑业务水平,乃至期刊的专业性产生怀疑,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审稿的积极性。故如何杜绝劣质稿件不加选择地进入审稿程序是学术期刊迫在眉睫的问题。

3.不适合的审稿人选择

由于各学科的逐步细化,学术问差异不但表现在学科与学科之间,同样也存在于学科内部。一级学科内的不同专业领域可产生巨大的学科差异,而课题研究方向的差异甚至可导致相同学科领域稿件的审阅障碍。以《放射学实践》为例,其受众群为广大的医学影像学科的医、技师及相关科研工作者,而医学影像学科包括X线摄影、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简称CT)、磁共振成像(简称MRI)、核医学、超声等,根据系统(中枢神经、呼吸系统、消化道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骨关节系统等)划分上述分支学科,可形成非常细致的、局限性的专业研究方向。如中枢神经系统的MRI诊断及研究、消化道系统的超声诊断、骨关节系统的CT诊断及研究等。受专业研究方向局限性的影响,如遇到与研究方向不太相符的待审文章,审稿人往往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来查阅文献,评价稿件的创新点及可取之处,抑或是以“对待审论文的专业不熟悉”等理由退审。故错误的、专业不对口的审稿人易导致审稿不及时、周期长等问题。另外,在不合适的时间送审亦会导致审稿过程的不畅。除了每年各专业学术会议密集的时间段,硕、博士研究生答辩期间等既定的行程安排外,出国研修、休假、身体抱恙等均易导致审稿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二、改善编委审稿不及时问题的几点建议

1.另辟蹊径,人尽其用

对于行政职务多、科研任务重的编委来说,在自身科研团队、高产量基金论文的支持下,及其在业界的威望,为期刊荐稿(推荐好稿)、组稿工作显然要比耗时的审稿工作容易得多。近几年,《放射学实践》杂志有针对性地对社会任职、学术任职多,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且平时审稿工作几乎不能准时完成的编委进行约稿、组稿,以减少、取代他们审稿的工作,将此类编委的作用发挥到恰当的方面,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稿件质量。近年来,《放射学实践》杂志组织的“能谱CT影像学专题”“CT低剂量影像学专题”“艾滋病相关肿瘤的影像学专题”等极大地提高了期刊的被关注度和影响力。

2.推荐优秀中青年审稿人

当知名的专家编委因工作繁忙等原因对稿件撤审时,可要求其推荐业界发展潜力大、知识储备完善、业务能力强且目前尚未担任过多行政、学术职务的中青年骨干作为审稿专家。许多年轻的学者不仅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还有较多的学术联系,特别是一些学术新秀,他们不仅科研领域前沿,而且精力充沛,完全能胜任学术期刊的审稿工作。另外,在个人晋升、教授评级等考核机制中,学术期刊的编委或审稿专家可作为加分项无疑能激发中青年学者对期刊审稿等工作的积极性。从2010年开始,《放射学实践》杂志鼓励编委,尤其是来自全国医院综合实力排名前列的知名专家为杂志推荐审稿专家(至少是副教授职称),被推荐人通过考核期,正式聘任为审稿专家。为进一步提高审稿专家的积极性,我们还采取了一系列激勵机制:审稿工作一如既往地出色完成(质量高、时间短),考虑聘为下届编委会委员;在杂志每年的学术年会上,对审稿认真、及时的专家进行精神、物质方面的奖励等。目前,《放射学实践》杂志审稿专家为35名(35/180,占19.4%),均为知名医院、知名专家推荐的相关领域的业务骨干,我们的审稿周期为14天/篇,而绝大多数审稿专家能提前3-5天完成审稿任务,大大改善了审稿周期长的状况。

3.实行“双送审”制

稿件送审时,同时请两位专家审理,若在规定审稿时间内,只有一位按时审回,可按照事先约定,直接将稿件进行终审等后续流程,减少催促专家审理、专家临时退审所造成的时间损耗;若两位专家均在规定时间内审回,可综合两位专家意见,更准确地判断稿件的价值,为后续的处理节省一定的时间。《放射学实践》杂志在2014年开始实行“双送审”制,审稿不及时、周期长现象等得到明显改善。

4.切实做好编务初筛、查重、资深编辑筛稿等流程性工作

编务初筛即由编务接收所有来稿,对于明显与杂志办刊方向不一致的稿件,直接进入退稿程序。经编务初筛后的所有来稿,在各专业文献不端检测系统进行查重,结合检测报告进行细致分析,直接剔除涉嫌抄袭的稿件。资深编辑筛稿是专家审稿前最后一道关卡。由医学影像专业硕士毕业的资深编辑对经上述两个步骤筛选后的稿件进行初审,对于文题陈旧、无新意、本刊已多次发表过的稿件,直接纳入退稿程序;对于研究方法,结构等存在明显缺陷的文章,直接提出修改意见,待文章达到修改要求后再进入专家审稿程序。审稿流程的优化减轻了专家审稿的工作量,从而有效改善了专家审稿不及时的情况。

5.精确送审、有效送审

根据研究方向、研究课题等尽可能细致地对专家进行划分,并建立专家信息数据库,以便精确送审。为避免选择时间不适宜的审稿人,建议在送审前,以邮件的形式发送专家审稿通知,并预留几天“审稿回复期”,以确认专家是否有时间完成审稿,如在“审稿回复期”未收到专家回复,可以以电话或短信形式联系专家直至得到审稿回复再送审。

猜你喜欢

编委学术期刊稿件
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
好老师智库·特约编委
好老师智库·特约编委
好老师智库·特约编委
我的问题③
新创办的学术期刊发展探讨
《分析化学》公布2019-2020年度优秀编委
陈道明越俎代庖
总局首次开展学术期刊资质审核认定
学术期刊评价指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