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逆向思维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2017-02-24王保杨
王保杨
摘 要:当下常规思维的广告设计方法已难以突破人们对广告创意求新求异的追求,而逆向思维巧妙应用到广告设计中,将会突破常态设计的思维瓶颈,达到化耳目一新的效果。本文就逆向思维的反转型、转换型、缺点型三种类型方法进行浅要分析,说明了逆向思维在广告设计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逆向思维;广告设计;反转型;转换型;缺点型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2-0064-01
一、逆向思维与广告设计的关联
逆向思维是对我们常见事物或观点用反常规的方式进行新的探讨,从而构建新思想、新形象、新理论,可以说一种敢为人先的创造性思维,它具有普遍性、批判性、新颖性的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广告也在发生着丰富多彩的变化,不再是以往单纯的“广而告之”,而是在此基础上需用更具有表现力、创造力、新颖性、独特性的设计方法来吸引人的眼球。“创意是广告的灵魂”作为一名设计师如果我们将自己的设计思维局限于常规思维,那么对于一件优秀的广告作品我们就很难找到突破口,产生新创意,而如果逆向思维在广告设计中得以巧妙运用,那么我们的广告设计作品将会锦上添花,给人独具匠心、别开洞天的感受,从而赢得别人的认可。
逆向思维在广告设计中固然重要,但我们切不可本末倒置,在逆向思维转换设计观点时,不可忽略广告真正所要表达的诉求点、主题性及客户需求,这就需要设计师运用逆向思维时准确掌握逆向思维设计方法,从而巧妙、恰当运用,达到巧夺天工的作用。
二、逆向思维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1.反转型法。反转型逆向思维在广告设计中运用最为广泛,这种方法是指从已知事物的相反方向进行思考,我们常对事物的功能、结构、因果关系等三个方面作反向思维,从而找准关键点展开设计创意方法。最为代表的是福田繁雄《1945年的胜利》海报,这是一张反战题材的作品,按照常理想到反战首先我们会想到用和平鸽、橄榄枝等表现,而福田繁雄打破常规想到了战争的武器——炮筒,同时又反其道行之将本应该打出去的炮弹调转方向,飞回去,运用逆转思维的反转型法极具讽刺、幽默的表明战争的残酷、发动战争者的自食其果,简洁的图形、单纯明快的色彩彰显主题、发人深省。再如某果汁产品广告把梨和苹果的根茎进行原有规律的反转,替代成了吸管似的螺旋状,突出其原汁原味、纯天然的味道。这种方法的得当应用可以先声夺人,引人入胜,激发受众者好奇心,从而达到强烈震撼的视觉效果、突出主题。
2.转换型法。转换型逆向思维是指在研究一问题时,由于解决该问题方法受阻,而转换成另一种方法,或转换思考角度思考,以使问题顺利解决的思维方法。从小我们就在“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个故事潜移默化的接触了转换型逆向思维法,这种方法在广告设计中也至关重要。如利维牛仔裤的广告设计,在画面中并没有出现牛仔裤,而是出人意料的运用了一个裸体女人的背部和臀部,在臀部上用线条勾勒出了一个牛仔裤口袋形状,整体画面极简但同时又抓住了消费者的视眼,用局部以小见大,转换型逆向思维的巧妙应用使得广告更具表现力、张弛力,同时又突出穿利维牛仔裤给人性感时尚的感受,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还有深入人心的方太系列油烟机的影视广告也是应用转换型逆向思维法,前半部分给人误以为是宣传洗发露、面霜、咳嗽药的广告,但最后笔锋一转、出人意料的是在宣传方太油烟机的的优势,间接的突出了产品诉求点,说明了方太油烟机的重要性。准确的应用视角独特鲜明、开拓创新的转换型思维可以达到超乎凡响的效果。
3.缺点型法。缺点型逆向思维是一种利用事物的缺点,化弊为利,化被动为主动的思维方式。这种方法并不以克服事物的缺點为目的,相反,以劣显优,找到解决问题突破口。如在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不怎么流行的德国大众甲壳虫汽车,它的广告就运用了典型的缺点型逆向思维,画面左上角一张很小的大众甲壳虫汽车,画面下面是一句广告语“Think small(想想还是小的好)”和介绍,右上角和中间大量留白,简洁的构图、缺点型逆向思维的巧妙设计“想想还是小的好”使得该车在同类广告中脱颖而出,它既不否认美国大汽车的优势,同时反转乾坤突出了自己的优势恰巧是大汽车的劣势,整体设计可谓低调奢华有内涵,表现方式较同行的正面标榜显得更具睿智,幽默。美国某脚气水的海报也是应用了这种方法,将有脚气的袜子当做防毒手帕,熏死士兵,突出脚气不及时根治的严重后果。运用这种方式可以抓住受众者心理,形成强烈反差,同时增强视觉感和心理刺激,达到深入人心的目的。设计中不是缺少创意,而是缺少我们革故鼎新的思维模式,在旧屋子里我们面对的永远都是昏暗幽惑、无物以相立,只有我们打开门去看外面的世界,才会拥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美景。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逆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在广告设计中形式多样,是对固有思维模式的突破,恰当应用逆向思维的三种类型去思考问题,变会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创造出标新立异,令人耳目一新的的优秀广告作品。因此,无论在生活中还是设计中设计师都应培养这种逆向思维的发散,让自己的作品更有创意。
指导老师:宗同惠
参考文献:
[1]余明阳.广告策划与创意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诺曼.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