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校教育国际化办学理念现状分析
2017-02-24严明
严 明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黑龙江省高校教育国际化办学理念现状分析
严 明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教育资源国际化配给已经成为整体趋势。文章介绍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综述国内外发展现状,对黑龙江省主要高校的国际化意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黑龙江省内高校的教育国际化意识还有待提高。
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黑龙江高校
高等教育国际化并非是新时期的新思潮,而是伴随国际交往史发展的历史沿袭。每个时期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都受到国际交际特点和大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历时地看待这一现象。此外,各国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国际角色、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差异很大,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性质、特点、程度也都不同,需要有共时比较。本文介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内涵、国内外发展情况,同时对黑龙江省公办本科院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总结。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
文献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应英文关键词一般采用“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international”的定义是“国际的”,①前缀“inter”意为“在……之间;从此到彼”,例如,“interPersonal”人际间的,“intercultural”跨文化的,等等。袁利平认,为“对‘国际化’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国际化这个概念具有两个重要的核心特质:国际化一方面是一种国家间(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活动(或过程),另一方面是一种双向度的交流活动(或过程),即国际化是一个‘引进’和‘输出’的双向过程。”[1](P82)因此,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应涉及教育资源国际间的“引进”和“输出”。汉斯·迪·威特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有三个内涵:第一,是把国际的意识与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职能相结合的过程;第二,是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包括课程的国际内容、与培训和研究有关的学者与学生的国际流动、国际技术援助和合作计划;第三,强调形成国际化的精神气质和氛围,国际教育与教育的国际化是同义语,包括全球的意识、超越本土的发展方向及发展范围,并内化为学校的精神气质和氛围。[2]《教育大辞典》中,教育国际化的解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间相互交流、研讨、协作、解决教育上共同问题的发展趋势。其特点是:第一,国际教育组织出现与发展。1948年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成立,宗旨是推动各国在教育、科学、文化方面的合作。嗣后,国际教育局、国际劳工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等亦相继成立,开始研讨共同关心的教育问题,并派遣专家进行国际援助。第二,国际合作加强。各国文化教育交流日益频繁,教师、研究人员交流增多,留学生增加,教材交流与合作增强。第三,各国均在改革学制的封闭与孤立状况,使本国与国际上的各级各类学校发展趋向一致。未来各国教育在对象、制度、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的共同点将日益增多,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强。”[3](P751)以上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解读基本认同下列关键词:国际间的教育资源流动(教师、学生)和教育资源共享(课程设计及教学内容国际化)。
二、国外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的发展
王海燕引述了美国学者克拉克·科尔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时分类:第一是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第二是18世纪至二战前,第三是二战后至今。[4](P254)就第三个阶段而论,当下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各国高等院校加强了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推动师资国际化交流,课程国际化,培养国际化人才,提高本国、本校和学生的竞争力。20世纪80年代,欧盟的“伊拉斯谟计划”、1995年批准的“苏格拉底计划”以及1999年发表的“波隆亚宣言”等,均着眼于构建欧洲统一的经济框架,通过欧盟成员国之间的人员交流,课程、学分、文凭以及学术资格等相互承认等措施,建立相互开放的高等教育体制,促进欧盟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增加欧洲各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实力。[5](P293)1992年,“美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国际挑战”专题研讨会上提出创办“全球性大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高等教育参与全球性的人力资本市场和智力市场的竞争,才能使美国保持在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临时教育审议会”中多次强调了教育国际化的观点,承认其对国家生产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第一应该在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的基础上对异国文化采取理解和宽容的态度,第二追求人的国际化,站在全人类和全球的立场履行作为国际社会一员的责任。[4](P25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深入,对拥有国际化能力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发达国家掀起了新一轮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新浪潮。刘正良总结了新一轮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征:第一,高等教育市场化趋势加强,竞争激烈;第二,由“政府主导型”向“院校主导型”转变;第三,高等教育的形式和手段日趋多元化。[6](P18)发达国家的高校利用资金和教育资源优势在发展中国家创办大学或分校,同时加强对世界范围内的优等生源的吸引,各国高校在生源流动、师资流动等方面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冷战前,高等教育国际化受国际政策、外交政策、国防、政府等因素影响,冷战结束后,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各国高校开始主动寻求推动教育国际化的对策。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使教育形式多样化,网络虚拟大学、虚拟教室、虚拟课堂不但打破时空限制,还为大众教育和终身教学提供了可行的模式。
三、国内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其中“面向世界”解读为“一是要放眼世界,广泛了解吸收世界上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科学技术和教育经验,以此作为我们制定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的重要参考依据;二是要培养既具有全球视野、又能立足中国、并能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批判地对待世界上的各种思潮的人才;三是要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的文化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4](P25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提出“国家鼓励开展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教育国际化也逐渐成为各省教育工作的重点,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建议“把教育国际化放在首位,加快教师国际化、学生来源的国际化和教育制度的国际化”,武汉工程大学副校长桂昭明指出“充分发挥江苏作为高校大省和高教强省的优势,超前实现江苏高等教育国际化,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大力开展留学生教育、境外合作办学和双边学术交流活动”。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部分中指出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除人才资源配置需求外,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另一动因和目标是提高大学的国际声誉和国际竞争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成为我国政府和众多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这与西方国家参与全球教育资源竞争的发达国家高教机构的目标完全不同,主要因为我国高校就教育资本和资源而言国际竞争力不高。金帷认为,我国教育国际化的特征与国外有差别,具体特征如下:首先,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提出就建筑在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声誉的战略目标之上,是作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策略得以实施的,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质之一。其次,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进行的,国家(政府)和大学在国际化进程以一种协作的关系,共同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一方面,政府制定政策,提供资金,并通过一定的项目实质性地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而另一方面,院校在这一进程中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再次,有组织、有规划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又一特征。目前,我国高校已经普遍将国际化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国际化已经渗透到院校管理以及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7](P5)
确实,以我国高校目前在全球高校不同维度的排行榜中的位置直接参与到国际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竞争中去是不现实的,提升我国高校自身的实力是首要任务,但同时,在师资国际化、生源国际化、校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国际化活动,以及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教育目标都应该与时俱进。
四、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作为连接亚欧的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省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中处于特殊位置。本文以本省24所本科院校网页“院校简介”为语料依据,同时参考了其网站相关内容,考察了我省本科院校教育国际化的定位和实现形式。
表1 黑龙江省本科高校“教育国际化”情况调查列表②
调查涉及的24所本科院校中,除哈尔滨体育学院没有对外交流的描述外,其余各校均有不同程度的国际化教育内容。19所院校在“学校概况”中明确提及国际化教育定位,其中明确提出“国际化”字样的院校有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2所院校没有在办学理念上提及国际化,但是符合我国教育国际化内涵中“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理念(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办学定位为“国际有影响的大学”),以“开放办学”为定位的院校比较多(10所),另外,有5所院校提出“重视”“加强”“扩大”“国际交流”。
从整体来看,黑龙江省高校的教育国际化意识较强,有目标、有定位、有具体内容。从教育国际化实践形式来看,实力较强的院校(211、985院校)以及办学历史悠久、有传统办学特色的院校国际化教育实践形式较多。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国际化理念基本处在与海外高校建立合作和交流的基础上,交流的深度和广度都有限。黑龙江省在海外参与办学的学校数量不多,其中这些院校都具有着特色的专业和悠久的历史沿袭,例如,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美国开设分校,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在海外联合创办孔子学院。另外,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教育资源流动、学术交流比较多,突显黑龙江省东北亚走廊的地域优势,其中,黑河学院与俄方在师资培训、留学生培养等方面的交流凸显地缘优势。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黑龙江省教育国际化的深度和广度仍处在发展阶段,能够与海外院校进行实质性科研项目合作的高校不多,这表明黑龙江省高校自身的科研实力还有待加强。虽然很多学校提及将“学生送出国交流或留学深造”,而这一行为也与培养国际化人才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收集的语料中,基本没有在“学校概况”中提及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办学目标的院校。这说明黑龙江省高校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国际视野和国际化意识还没有上升到教育,国际化的理论高度。
黑龙江省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带一路”战略,提出构建“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其规划内容被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的“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省高校应该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不仅为“经济带”提供国际化人才储备,还要加大发展教育国际化力度,为“一带一路”战略服务。
注释:
①“connected with or involving two or more countries”直译为“涉及两个或多个国家”。
②院校选择根据“高考网”黑龙江省高校列表中所列本科院校。由于本研究的调查依据仅限于院校网页介绍,与其校实际国际化教学实践恐有差距,因此表中院校名称仅采用缩写形式,本研究数据分析与结论仅为学术参考,不具评价性质。
[1]袁利平.教育国际化的真实内涵及其现实检视[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2]Hans De Wit,Strategies for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ustralia,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Luna Negra,Amsterdam,1995.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4]王海燕.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念与实践——论美日欧盟诸国及中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J].北京大学学报,2001,(S1).
[5]黄福涛.“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历史与比较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6]刘正良.发达国家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9,(1).
[7]金帷温.剑波.如何定义高等教育国际化:寻求一个本土化的概念框架[J].现代大学教育,2003,(3).
责任编辑:张 庆
The Awareness of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eilongjiang Higher Education
YAN Ming
(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it is a general trend for educational resource to distribute globally. The concept of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introduced along with the summary of its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abroad. By analyzing the HEI awareness of th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it is concluded that although Heilongjiang Province is very important for “One Belt And One Road "strategy the higher education requires more attention and awareness to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higher educatio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2016-04-21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课题编号:GJC1215119。
严 明(1963-),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
1004—5856(2017)02—0132—04
G649.21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7.0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