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七个要”
2017-02-24王利
王 利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七个要”
王 利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提倡和主导的教学组织形式,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不同程度学生在小组内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共同实现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种符合学习原理与本质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其是否有效,会受到教师教学行为的深刻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需要从以下七个方面把握好小组合作学习的介入和引导。
一要规范行为。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在开展讨论时,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发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或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或有的小组讨论偏离了主题,教师应予以关注,及时介入加强监控和指导,提出明确要求,为他们提供情感动力,使他们在合作学习小组中积极主动地与同伴合作,确保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并且不流于形式。
二要消除误解。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碰到学科知识问题,不能正确理解其内涵时,往往出现有误解,这些误解在小组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可能会增强。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监控,及时介入发表言论,消除学生的误解,而且通过这样的多边互动,有利于教学相长,也避免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步入误区。
三要排除障碍。在合作学习中,时常会出现因为思维受阻而不能深入的情况,遇到复杂的问题可能都没有思路,小组成员没有清晰的认知,表现出暂时的缄默。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介入点拨,帮助学生排除障碍。但应注意,教师的“点拨”,绝不能“越俎代庖”,不能代替学生做他们自己能做的事。要适可而止,还是要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
四要发现火花。交流的过程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这种火花可能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也可能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教师参与其中要尊重学生的表现,用心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努力去感受和寻找学生中思维的火花。更为重要的是要把这些课堂生成的鲜活资源善加利用,促进学生实现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的跨越。
五要指导技巧。由于学生个体的基础、性格、情感、表达等因素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在小组活动时难免存在不协调现象。如,探究环节,个别小组活动过于喧哗,噪声太大;或是被同学认为缺乏学习技能的学生,受到冷落和忽视而失去参与小组活动的信心,坐在一边无所事事等,这些其实都是小组合作技巧的问题。此时,如果教师能及时介入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小组表扬、通过某种信号提示或者指导重新分配角色等来改变这种状态,并适时引导小组成员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各司其职,保证让每个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负责承担独特的一部分任务,使得小组成功依赖于小组成员的个人成功。
六要及时表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由于个别小组长能力相对强一些,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得较顺利,提前完成任务。此时教师若对他们不闻不问,置之不理,他们会无所事事,会给合作学习的秩序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应及时对这样的小组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检查,对正确想法予以表扬,并引导他们整理小组的探究过程和结果,并提出展示交流的要求。
七要引导深化。在采用合作学习这种学习形式时,一些小组的交流讨论往往容易出现交流与讨论浅层次化,导致学生探究活动表层化,不求甚解,这时教师适时介入为小组提出深一层的探究要求,开阔学生的思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教师要始终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给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适时、适度进行引导,真正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发挥,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与活力。■
(作者单位:山东滕州市滨湖镇中心小学)